有一点不可否认,奥匈帝国在捷克公国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如果恩斯特不在的情况下卡尔大公以奥匈帝国皇帝的命令外加伪造的恩斯特命令,捷克公国可是很有可能回到奥匈帝国的怀抱中。
那个时候即便恩斯特被放出来也只能认栽,他有几十万忠心耿耿的军队又怎么样?难道他还真的可以对奥匈帝国动手?
家族的荣誉高于生命,有这一句话可以明白家族的重要性,恩斯特无论如何也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奥匈帝国是哈布斯堡的根恩斯特如果动用武力那么背叛的就不单单是国家还有家族。
恩斯特很纠结而玛利亚女大公同样非常的纠结,她此时已经是捷克公国的皇后,即便她并没有前往布拉格参加婚礼也根本去不了。
西伯利亚经过一番整顿此时大约还剩下20万陆军,大量的青年被裁撤下去回归农间。这样的结果也是玛利亚女大公迫不得已的做法,毕竟没有俄罗斯的支持仅仅凭借西伯利亚地区根本养不活多达30万的陆军。
新的军队由新任西伯利亚王国(例如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王国)元帅舍尔纳将军负责,参谋部设在西伯利亚城,玛利亚女大公也把自己的生活场所设置在那里。
因为不知道现在圣彼得堡的态度怎么样,舍尔纳将军在西伯利亚和俄罗斯的边境上设置20万军队,毕竟这个时候俄罗斯才是西伯利亚的主要大敌。
剩下的军队除去少部分留在西伯利亚城,其余都集中在东南角防备日本,随着北洋政府的解体、俄罗斯的革命,日本终于忍不住开始蠢蠢欲动。舍尔纳的本意是不在乎日本方面,但是出身捷克陆军学院华裔军官们却不敢轻视日本,正是他们的强烈要求才让舍尔纳在海参崴地区安置7万余陆军。
如果但是这7万余西伯利亚陆军自然是不太保险,毕竟精锐的外籍军团都被调派到西线防备俄罗斯,被安置在海参崴的都是有些散漫的俄罗斯军队。幸好还有东北的张作霖同他们互相呼应,否则西伯利亚的东南地区很有被日本攻陷的危险。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先知”苏菲
再三思索,最终恩斯特还是于1917年5月末前往维也纳,这一次陪同恩斯特前往的只有十几位皇家警卫局的卫士,可是在奥匈帝国同捷克公国的边境上3万余皇家精锐士兵临阵以待随时准备战争。
恩斯特的防备自然都被维也纳的贵族看在眼中,内心表示不屑的同时维也纳的贵族们也有些小小的失落,毕竟这真的是一个拿下恩斯特、收复捷克公国的好机会。
1917年的5月有几件改变世界大事,其一是美国终于忍不住对德国宣战,可以想象这个时候一战基本上已经走向结束。同时俄罗斯临时政府开始面临第一次危机——苏维埃和俄罗斯贵族们两权并立。
说实话苏维埃政府此时的实力远不如俄罗斯贵族们,但是这个时候俄罗斯贵族们做错一件足以印象他们整体实力的事情,那就是临时政府有意继续战争直到协约国或者胜利或者同盟国胜利。
面对这样的结果工人和农民们自然表示不满,前线30万俄罗斯军队都已经投降、西伯利亚几十万军队也选择投降于西伯利亚总督、前皇室公主玛利亚,这个时候俄罗斯还哪里有实力继续战争?
市民抗议之下主张战争的时任外交部长不得已之下只能引咎辞职,而临时政府也第一次遭遇市民们的不满,没有办法之下他们只能邀请苏维埃政府同他们组成联合政府。
这样的结果对于恩斯特来说也是好事,他自然是不希望俄罗斯继续参与战争的,毕竟俄罗斯的战争潜力实在是太大太大,外加这个时候美国已经参战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削弱英法美三国的实力才是正途。
就在这样的复杂局势中恩斯特来到维也纳——这个让他抱有复杂情绪的地方,这不是恩斯特成为摩拉维亚伯爵之后第一次回到这里,但是这一次回到这里意义自然完全不同,弗朗茨皇帝的葬礼上恩斯特如同新上任的卡特大公一样站在最前面。
恩斯特到来的时间微微有些晚,火车到维也纳的时候已经是葬礼的当天上午,匆匆赶来皇家墓地的时候弗朗茨皇帝的祷告词都已经念完。卡尔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朝他微微点点头,斐迪南大公也在其中,但是坐在轮椅上的他再也不复当年那强硬、固执的样子。
仆人的带领吓恩斯特站在卡尔的旁边甚至还在斐迪南大公的前面,这一点没有人表示出异议,毕竟这个时候恩斯特的脑袋上还挂着捷克公国大公的头衔,而随着一战的白热化捷克公国也在战争中开始名扬世界。
悲凉的氛围下客人们开始缓缓散去,这里面恩斯特还看到很多的熟人,其中不乏英法的一些贵族,战争是战争可是大家同时也是亲戚的关系这个时候没有理由不送弗朗茨皇帝最后一程。
花园的角落里,恩斯特和卡尔对面而战,一根雪茄递到卡尔的面前,犹豫一下卡尔也没有检查什么就直接叼在嘴里,随后恩斯特亲自帮卡尔点着,安静的花园角落里两人开始吞云吐雾。
“爸爸去世前曾说过一番话。”
冷不丁卡尔突然说起奥托大公,脑海中浮现奥托大公相貌的同时恩斯特也有些好奇他会对卡尔说些什么,当然好奇的主要原因是恩斯特清楚这番话一定和自己有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