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超级兵工帝国_龙魂在华夏【完结】(237)

  大部分德国人还是对希特勒抱有很大的期望。毕竟魏玛共和国的14 年统治对于他们来完全是一场丧权辱国的灾难,人民生活水准比一战前的帝国时期大大下降。所以他们对这个民主政体及其政党并无好感;旧工会连起码的就业率和工人最低生活保障都争取不到,更遑论其它。

  此时希特勒还是无法坐享独裁之权力,他在内阁中要受到总统权力的限制和内阁联合伙伴的制约。在该内阁中,总统决定内阁多数人选,直接掌握国防和外交大权。希特勒出任总理,只能决定除自己之外的两名民社党人入选。帕彭才是内阁中握有实权的人物。在由11人组成的内阁中,民社党只占人,以帕彭为首的保守派8人。总而言之,希特勒的内阁依然在宪法约束范围内,尽管国会的权力受到了严重削弱。但是各党派仍有可能利用宪法中规定的权利,反对希特勒政府,也有可能在民社党违宪时,通过宪法程序表示反对。

  此外,兴登堡总统对希特勒依然不完全信任,倾向于保守派。根据双方规定,总统不单独接见希特勒,只有在副总理帕彭陪同和在场的情况下,方可听取希特勒关于工作的请示和汇报。而且,总统并未授予该内阁依据紧急法令执政的权力,兴登堡随时可颁布紧急法令解散内阁,把希特勒和民社党赶下台。副总理帕彭认为,自己在内阁的优势加上与总统的交情,预期可以围堵希特勒。他扬言:“我们聘用了希特勒为我们服务!”“在两个月之内,我们就会把他逼到角落里哇哇乱叫!”当时在希特勒上台之初,当时德国舆论界亦普遍认为:民社党“执政的时间不会长久”,“也许很快就会下台!”,社会民主党右翼领导人也在党员中散布:“希特勒政府将在很短的时间内自行消亡。

  总理职位满足不了希特勒的胃口。希特勒一心追求的目标是彻底废除议会民主制,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远在19年1月,他就明确表示:“那粹党要求全部权力,绝不同其他势力、保守派政党和派别长久地分享权力!”

  现在希特勒已手握行政大权,要独裁还须获得立法权。但是要攫取全部权力并非易如反掌之举。希特勒首先要获得国会对他出任总理的认可,然后打破魏玛宪法的约束,通过一项彻底改变国家体制、使自己不受限制地行使权力的法律,以“合法”程序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这就是“授权法”。魏玛宪法第76条规定,通过任何一项改变宪法的法令,须经国会/多数通过。当时执政的民社党和德意志民族人民党在国会中只占41.9%,于是希特勒上台后不到两天就决定解散国会,重新选举,改变国会中政治势力的格局。

  ☆、第二百一十六章 拉拢人心

  希特勒沉默了片刻,直到气氛有点冷,他才摸了摸自己的耳朵,然后开口道:“两位,今天请你们来,是想得到你们的强力支持。 大概你们也知道,现在德国经济非常糟糕,现在德国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六百万失业人口的吃饭问题,我早就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振兴计划,其中就包括大力发展和采购军备,拉动德国工业的增长。龙魂兵工联合体,作为欧洲实力最强的兵工企业之一,如果你们能够帮助德国重振兵器工业的辉煌,也就是在支持德国政府,支持我!”

  不得不说希特勒是一位善于拉拢人心的高手,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历史上许多政治人物都是靠演讲来成就自己的霸业的。他的演讲真的可以把死的说成活的把黑的说成白的,希特勒在演讲前沉默的时间更是可怕,他一定要沉默很长的时间,在与人交谈时也是如此。而且希特勒的言语都极具煽动性,听起来仿佛很是感人!

  至少梅塞施密特已经被希特勒的话感动了,这样一位一心为人民着想的总理,也许就是德国兴盛的希望吧,梅塞施密特心想,所以希特勒的话一说完,他就立即表态道:“总理阁下太客气了!为了德国的未来,为了德国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一定会按照总理阁下所说的,努力发展兵工产业,为德国的重新崛起贡献力量!”

  希特勒闻言大喜道:“好,好,好!今天我真是太高兴了,你们是我第一个请到总理府的客人!也是第一个如此坚定支持我的人!为了德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团结合作,政企联合,把德国兵器工业做大做强,从而带动德国工业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准备实行金融制度改革,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从德国私有中央银行手中收回货币发行权。如果能够摆脱这种以国债为抵押才能发行货币的低效率高消耗程序。然后在华尔街资本的帮助下,德国的经济一定会有一个明显的上升。一个国家并不靠货币的表面价值来维持生活,而是要靠真正的生产,而生产才能使货币获得价值。生产才是货币的真正准备,银行保险箱中存满了黄金并无意义。所以你们龙魂兵工联合体一定要做好大量生产的准备,你们的新型飞机新型航空发动机还有各种武器,一定要大量的造。不但要装备我们德队,还要卖到世界各地。为德国经济发展做出你们的贡献!”

  国家的安全不能寄托于别人的恩赐上,历史总是在军刀上前进,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要生存要尊严,就需要有强大的军备。这就是希特勒的名言,所以希特勒一上台就希望能够大力发展德国的军事工业,用最先进的武器武装德队。1932年,德国的军费支出为6.7亿马克,约占当年国家总支出的十分之一或国民收入的1.5%。1933年-1939年秋的六年备战期间,德国全部备战支出在400亿马克以上。约占同一时期国家预算总支出的五分之二或国民收入的10.6%。巨额的军事订货使德国垄断资本集团获得了高额利润。以军火工业康采恩克虏伯公司为例,1932/1933年度至1938/1939年度,公司从国家接受的军事订货总值由930万马克猛升到1.45亿马克,即提高了近15倍。在同一时期,公司的纯利润额则由650万马克上升到1.22亿马克,即提高了近18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