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粹统治之下的卡特尔需要处理许多问题:防止工业的生产过剩;设法使某一工业容易从事新的生产,以适应消费者时尚的改变以及其他市场波动;设法使各工业适应新的原料;调解季节的波动;改进家务型工业工人之环境;维持某一工业部中大中小企业间的均衡;保障某一工业生产方式独立性不为别的公司侵犯;将若干种国民福利所必需的任务交付大企业;防止过度机械化,以维持高度熟练工匠的利益;维持类似企业之间的分工,以免浪费劳动力和生产资源。
不过,肖卫国也知道,这个时候若是不答应希特勒的要求。那么龙魂兵工联合体就面临着解体的风险,梅塞施密特公司本身就是政府的投资,而且它是在德国注册的一家公司,而且还是一家军火公司。所以它肯定会受到德国政府的强力管控。如果不申请成为卡特尔,结果可能会更糟糕,那就是被希特勒强行收归国有。这在希特勒执政的历史上很常见,肖卫国知道,著名的容克飞机制造公司就是因为反对希特勒而被强制收归国有,容克本人也被驱逐出他自己的公司。最后抑郁而死!在强权的面前,一切都会变得很脆弱!当然,在瑞典的龙魂飞机制造公司和博福斯防务公司肯定是不会受到影响,可是梅塞施密特公司被政府收回,龙魂兵工联合体就等于断了一只脚,而且也不可能在德国有什么业务了。
想明白了这些,肖卫国便哈哈大笑道:“好啊!总理阁下,其实我们都很赞成您的卡特尔政策,不管怎么样,只要有利于德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我们龙魂兵工联合体的发展,这样的事情我们肯定第一个响应!我们保证会很快向德国政府经济部申请成为卡特尔,全力支持总理阁下!”
听到肖卫国这样一说,希特勒高兴地站了起来,用力地鼓掌道:“好!菲利普先生,你和威利博士是第一个明确表示支持我的企业家,所以你们理应得到最好的待遇,以后你们的公司如果遇到政府部门为难,可以直接来找我!其实成为卡特尔之后,只是在名义上要归经济部管理,实际上只要你们为德国经济发展服务,跟以前并没有太大区别,你们仍然可以向德国政府售卖武器,也可以向国外买家出售武器,只要得到相关部门批准就可以!”
☆、第二百一十八章 德国战车计划
说到这里,希特勒突然道:“菲利普先生,你们有没有兴趣跨入战车的领域?现在我们德国需要一种能够用于训练的轻型坦克,这种坦克不需要有多厚的装甲,也不需要有多强大的火力,只需要能够训练出大量的优秀坦克手。我想这个技术并不会太难,以你们龙魂兵工联合体的实力,完全可以做得到。过一段时间国防部就会对这个轻型坦克项目进行招标,我希望到时候可以看到你们公司投标。”
梅塞施密特惊讶地道:“啊,总理阁下,这个轻型坦克项目绝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只是我们龙魂兵工联合体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怕难以研制出一款达到要求的战车。”
希特勒哈哈大笑道:“不止是你们公司,其实到现在还没有一家德国公司有这样的把握。要知道我国坦克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有了初步的技术发展,但那是与苏联合作中建立起来的设计能力,我国坦克的起步比英法都晚,而且缺乏使用经验。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不会受到历史遗留的固有经验限制,我们可以吸收一战中别国的经验教训,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性,设计出一款先进的坦克来。我想你们要是不去研发坦克就太可惜了!未来坦克一定会成为各**队中需求量最大的装备。”
肖卫国心道希特勒的野心还真是大呢!刚刚上台便有了坦克研制计划,不过坦克的确会成为未来的陆战之王,想想那时的二战欧洲战场,坦克装甲集群作战就令人为之生畏!成千成万辆坦克在战场上纵横驰骋,那种所向披靡的威风,的确不愧有陆战之王的美称。肖卫国自己不就是在二十一世纪的未来主战坦克研制当中遇难,才来到这个时空么?而当年肖卫国是最年轻的武器设计师,在坦克设计方面也有深厚的造诣。所以他觉得希特勒的这个轻型训练坦克,实在不是一个好坦克,因为对于任何一款坦克来说。重量太轻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致使的缺点。
想到这里肖卫国便对希特勒道:“总理阁下,您的轻型坦克项目,我认为有必要改一改!不管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即使是主要用于训练的装备。都应该要具有一定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坦克,评价一种坦克有好几个指标。首先是火力,坦克炮的威力是不是足够,这关系到坦克在战场上能不能有效打击敌人。其次是装甲防护,装甲和火力是盾与矛的关系。通常坦克都追求盾坚矛利,能击毁对手而保存自己。最后是机动性,这个包括引擎、传动和悬挂等等。坦克是强调机动性的陆战武器,然而过分追求火力和防护,就不得不牺牲机动性。火炮口径越大,装甲越厚,坦克就越重,在坦克动力有限的情况下,机动性自然受到影响。因此最优秀的坦克,是三个指标的完美平衡。即使是训练坦克。也应该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如果没有作战能力,那么您训练出来的,最多就是一批坦克驾驶员,而不会有出色的坦克车长和炮手。”
听了肖卫国的话,希特勒显得无比震惊,他瞪大了眼睛道:“我的上帝!我完全没有想到菲利普先生还对坦克有如此深入的研究,我原本以为你只是在轻武器和航空方面有深厚的造诣,却没有想到你对坦克也有独到的见解!我原本计划是要建造一种五吨左右的训练坦克,并没有打算运用于实战。不过听了你的意见,我觉得的确有必要研制一种体积和重量更大的坦克。15吨怎么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