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超级兵工帝国_龙魂在华夏【完结】(390)

  另外,小龙自行火箭炮,同样受到了青睐,它的车体仍然是采用小龙坦克的底盘。但是在车顶上安装了一部箱式火箭发射器,并且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同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口径。当然。现在只有130毫米火箭弹可供选择,这种火箭弹的最大射程达到了15千米,每一辆自行火箭炮发射车可以在十秒内发射完车顶发射箱内的19枚火箭弹,同时车内还备弹60枚。这样强大的炮兵火力,更是吸引了无数的买家。

  小龙履带式步兵战车战斗全重为13.6吨。乘员3人,载员8人,采用顶置式单人炮塔。安装20mm火神炮,高平两用,能变换射速和弹种,可首发自动装填,电击发,为双向单路弹链供弹,有爆破榴弹和脱壳穿甲弹,弹药基数400发。并列机枪为5.8毫米轻机枪,弹药基数为1000发。炮手采用可见光高平潜望瞄准镜,能变倍率,对地射击时为6倍,对空视场大于40°。设有余弹计数器,可同时显示两条弹链上的剩余弹数,并能在需要补充弹药时发出信号并终止射击。炮塔两侧装有130毫米反坦克火箭弹发射器,每侧各1具。这种车还具有水上浮渡性能,可以说是世界上性能最强大的步兵战车,就是面对各国主战坦克也不会落下风,因为它不但有反坦克火箭弹,还有火神炮。

  小龙自行榴弹炮,同样非常受欢迎。它构造简单,在小龙轻型坦克底盘上加装一门博福斯105mm榴弹炮,无炮塔开放式设计,仅在炮身正面设置一面炮盾。此外车上也没有任何瞄准射控系统。炮身水平转动范围左右各22.5度,炮身俯仰范围为+45到+80度,一般射程8km,最大射程12km,备弹50发。辅助武器为1挺7.62毫米班用轻机枪。小龙自行榴弹炮编制车长、驾驶与五名炮组人员,炮组人员在行驶时位于车尾舱内,操作时则需暴露于车外。当然,在加上了榴弹炮之后,车体重量就达到了20吨,行驶速度降为45千米每小时。

  虽然自行火炮也不是新鲜玩意,1917年,第一门自行火炮由法国发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诞生后不久,法国人为了使笨重的牵引式炮具有更好的机动性,能够在各种地形条件下迅速地思考转移阵地,在一辆履带坦克底盘上安装一门野战炮,使具有机动越野性能。但这时的自行火炮没有装甲防护,只适用于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援。

  但是比起小龙自行榴弹炮来,法国的自行火炮就差得远了。而其他国家还在发展之中,所以这种105毫米的榴弹炮一亮相,就吸引了非常多的目光。各国都纷纷订购了这种威力强大的小龙自行榴弹炮。订单数量突破500辆,这还是在很多国家想通过试用,然后进行仿制的情况下。

  ☆、第三百五十九章 自行迫击炮

  小龙自行迫击炮,也是一种强大的步兵支援武器。由于中口径、大口径迫击炮的发展,它已经可以起到部分榴弹炮的功能。加上迫击炮结构简单,携行方便,中小口径的迫击炮发展极为迅速。不过,中口径迫击炮的机动已不能靠肩背人扛,需要牵引或车载。于是,一批车载式的中口径自行迫击炮应运而生。以口径120毫米的为主流。从结构类型上看,有履带式的、轮式的,有炮塔式的、后开式的等。但是小龙自行迫击炮,采用了双管120毫米迫击炮和后装式车内装弹。这两种自行迫击炮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双管120毫米迫击炮,能在15秒内发射6发弹,最大射程可达10千米,火力相当强大。

  当然,各国都在发展重型迫击断然,不过在现有的自行迫击炮中,小龙自行迫击炮性能超众,比其他国家的自行迫击炮强太多了。首先就是它的底盘先进,第二是双管设计,发射速度快。

  1934年希特勒上台伊始,便积极扩军备战,为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为了能够攻陷马奇诺防线一类坚固设防工事,希特勒对一些重型兵器青睐有加,重型迫击炮便是其中的秘密武器之一。

  在二战史上,德国搞出了很多超级大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600毫米迫击炮。为了对付法国建造的“马奇诺防线”,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从1935年起就投入到了新型臼炮的研制中,次年3月又提交了一份可行性建议书。预想方案中最夸张的部分就是这种800毫米火炮发射的炮弹居然重达4吨。这么重的炮弹当然被军方否定,后者要求重型臼炮最大射程达3千米,火炮进入阵地的时间要小于6小时,而且要装在自行履带的底盘上。

  尽管这些要求意味着莱茵金属公司要彻底改动前方案,但对复杂机械有天然兴趣的德国设计师却因此而热情高涨。1937年8月“4号方案”出台,火炮口径降到600毫米,炮弹重2吨,装药350千克,初速243米/秒。最大射程4千米,高低射界-10°~75°,标准射角55°~75°,采用履带式字型底盘。迫击炮弹为前装式。射击前还要放下驻锄,整个射击准备时间要1.5小时。1938年8月,军方批准了经过改进的第4种设计方案,决定先试制1辆,再加上6辆生产型车。由于在研制的过程中。德国炮兵的卡尔(Karl)?贝克将军竭力促成此事,这项计划被命名为“卡尔设备”。建成后的600毫米自行迫击炮也被称为“卡尔”自行迫击炮。研制的项目编号为040装置。

  底盘是个有争议的部分。设计师曾坚持把火炮拆卸成几部分运输会更方便,但组装时间却不止6小时,所以最终该炮采用了履带式自行底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