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1640_铅山汤粉小小人【完结】(16)

  第一次乘坐木头帆船的二人,在上船的那一刻都有些显得担心:“这茫茫大海这小身板真的不会被风浪吹翻吗?”

  不过与他们比起来,赵德等明朝船员的表情就显得淡然多了,赵德好心的安慰两人:“赵先生,刘先生,您二位就放心吧,这船虽然没有你们大铁船大,但绝对安全。”

  九天后,赵德的船终于抵达了巴达维亚,不得不让赵世杰感慨风帆船和现代船舶真的是没法比,这次回去一定要让工业组的加紧弄出一艘蒸汽船来,至少那个要比风帆快的多。

  上岸后与赵德商定了三天后离开的时间,两人就迫不及待的打听现在是哪一年,不过谢天谢地,现在还好是17世纪1640年,至少这是一个自己等人知晓历史进程的时代。

  打听清楚之后赵世杰与刘云便开始了他们17世纪巴达维亚游,走在三辆马车宽的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走着的各色人种。

  “这就是17世纪的大都市吗,就这规模和后世国内某乡镇也比不上啊。”刘云笑着有些不屑的说道。

  “你可别瞧不起现在的巴达维亚,在17世纪它在东南亚绝对是属于国际性大都市,看到没有,这里不当有荷兰人,中国人,西班牙人还有其他欧洲冒险主义者。”赵世杰手指着穿着各色不同服装的人种说道。

  “好吧,接下来该干嘛,我们是不是找一家中餐馆吃上一顿。”

  “提议不错,就那家吧”

  两人朝着一家叫聚得楼的饭店走去,饭店的外观和名字都明显带有东方风格。小二恭敬的将两人迎了进去,并在一旁像两人介绍起本店的特色菜。

  “二位客官,你们想吃点啥,咱这店都有,只要您说的出,没有咱们大厨做不了的。”

  “恩,这样,把你们店里的那个,炸、烹、煎、溻,四个特色菜每样来一个。在来一壶绍兴女儿红,你们这应该有吧。”刘云笑着朝小二问道。

  “有,有,二位客官稍等片刻,酒菜马上就上。”

  “看,发现什么没有。”刘云朝着四周坐满的食客看了一眼问着身旁的赵世杰。

  “这里中国人很多,而且来的大多是沿海省份的,客家话,闽南话,广东话,从穿着打扮来看应该混的不差。”

  赵世杰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这充分说明巴达维亚城的商业及其繁荣,这也间接说明历史书本上的没错,这一时期中国人在巴城拥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话语权,并不受荷兰人排斥,相反他们还很喜欢中国人,所以未来对我们很有利。”

  “两位客官这是你们要的菜。”小二将打断了二人对话,将菜上来之后并没有急着离去,而是热情和他们俩聊了起来。“二位客官不像是大明人,诉小的冒昧请教两位客官乃何许人也。”

  店小二从两人一进门就想问的问题终于还是问了出来,观他二人的衣着打扮甚是奇怪,但说的确是广东话,所以在上完菜之后才会这样问道。

  “不错,我们的确不是大明人,乃前宋遗民,居住之地距离此处千里,非巨舟不可及,久别中土已有百年,衣着风俗自有改变,就是语言也有所出入。”

  “二位客官是前宋遗民,难怪如此。”小二一脸惊讶的回道,随即又开始打听起二人来到巴达维亚的目的。

  “两位客官此次来巴城是为进货还是卖货,若是要进购南洋土特产小的到是能帮你们介绍一二。”

  “即要进货又要卖货,下船之时听那些红毛夷人总督大人有一面能将人面容照的清晰可见的玻璃镜子,不知道你知道此处哪家店铺有售,我们想买上几面回去。”

  听到赵世杰的话,店小二黝黑的脸颊先是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随后似乎又想通了啥,表情变得正常了起来。“想必二位客官一定是久别中土还不知这镜子是万金难求吧,听我家掌柜的说,这镜子的产地在那个什么威尼斯,就是红毛夷人的国度,而且产量极低,往往是万两白银也难求得一块巴掌大小的镜子。”

  “这么值钱,”刘云小声额嘀咕一句,心道难怪这个赵德连原本打算回航广州都放弃了。

  店小二走后,刘云不经大叹亏本了:“胡西静居然将一面价值万金的镜子半送给了赵德,这可是多少人口粮啊。”

  “呵呵,你就别叹息了,胡西静这么做一定有她的道理,就那姑娘的精明你觉得能干亏本买卖,再说不让赵德得点好处他会运物资到澳洲去吗?”

  第13章 高价的镜子

  第十三章高价的镜子

  到达巴达维亚之后,赵德的神情就变得有些紧张起来,时不时用警惕的眼神看着周边的人,弄得他的船员伙计们很是不解,都不知道船主这是怎么了。该不是中啥邪了吧,船员们在心里嘀咕道。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赵德警惕的原因,要是换成他们任何一个人身怀一块价值万两白银的镜子肯定也会如此。

  赵德进胡西静房间与她谈了什么,船员们一概不知,只知道船主突然放弃了回大明,而是准备到巴达维亚进购一批物资运到曼城,也不知道船主是怎么想的,怎么就好端端的放弃了回去,不过作为船员,船主做出的决定他们也不好反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