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就是为了多挣些钱,除了早些吧贷款还清之外,还可以改善一下家里人的生活水平,现在全家人基本都没有添加过新衣服。都在缩紧财政努力还钱。
不过似乎天不遂人愿,他听说在远些的海域上有那种更值钱的大鱼,可是曼城气象局的工作人员明确的告诉他们,从明天开始会有为期五天的风暴,所有需要出海作业的渔船最好都不要外出,以免影响发生不必要的人生和财产安全。
老李一想到这就有些心情郁闷,你说好好短短休息五天那得损失多少钱啊,不打鱼在家里玩咋行。
私底下找公司领导说有点风浪怕啥,咱打鱼的哪个没遇上一点儿风浪呢,这要是有风浪就不出去,还不饿死啊。可是公司领导明确的告诉他,这是为他们的安全着想,
“你说这些澳洲人到底是咋想的,”把鱼搬运完毕,准备回住的的地方老李,有些不明白的问着身边的同伴,对于不让大家出海打鱼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这些人最少的也拿过六个月工资的专业渔民,已经知道自己的收入其实和每天的打鱼数量是挂钩的,不出海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所以难免有些不满。
“就是,你说有个风浪有啥要紧的,休息五天可是好几十块钱啊,原本还打算这个月给我家婆娘买几件好看的新衣裳,看来只能下个月了。”老李的同伴也跟着附和道。
对于这次国家气象局给的预报他们一点不相信,也很在乎,不就是一次小风浪,渔民出海碰到是在正常不过的了,又怎么可能因为有分了就不出海。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次的风浪可是不小,根据国家气象局得到的气象报告研究,海面风力有可能最大达到八级以上,虽然还不能肯定准确与否,但提前的预先安排还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可以避免人员和财产的伤亡减小。
只是他们这些来自大明的渔民根本不能体会澳洲政府的用心,只是以为这是一场小的海上风浪,根本没有什么大事,出海作业也没有多大危险。
就在当天傍晚时分,一股强对流空气在曼城海域西北五十公里形成,正在急速的朝曼城吹来。
第225章 搜救行动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管你身处何处,澳洲都是你坚强的后盾。
这是澳洲共和国每一位国民入籍时所宣读的誓词的一段,似乎看起来有些眼熟,很像是后世那个在网上流传的美国护照本上的那段话。
不管如何,穿越众已经将这段话加入了澳洲共和国入籍额誓词里,每当新入籍的移民读到这段话时虽然不能感觉它真正的含义,但时很快他们就能知道这段话的含义所在。
老李当天晚上回到家中越想越不对劲,这风浪说是白天才会来,那晚上总是没有了,那么自己就晚上出海捕鱼了应该是没有问题吧,于是把想法和几个工友一说,没想到大家的想法都一样。
这一合计就决定带着煤油灯,趁着风浪没来,晚上在多扑些回来,于是一行五人提着煤油灯悄悄的进入了港口码头,摇着公司分配给自己的渔船就出了海。
因为远东渔业旗下的的扑鱼船队实行的的专人专船制度,所以每个人在获得分配的渔船后,这艘船的的所有行驶权都归操作他的工人负责。
这就给了老李等人拥有了很大的自主使用权,如果是将船每到下班时间由公司统一看管他们就根本出不了海。
只是他们都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了双眼,一心想着多挣些钱,完全没有将国家气象局的预报放在眼里。
当他们的船驶出码头,随着越划越远,此时已经距离岸边大约有几十海里,老李等人开始娴熟的操纵着渔网等扑鱼的工具。撒向大海,希望能在今晚有一个大的收获。
就在几人刚将网撒下没多久捕获了不少大鱼,甚至是比白天还多,一连几次操作船舱也越装越满,实在装不下时,这时候才准备回航。
可当他们准备回航时候,突然感觉有一阵大风吹过,随后风浪越来越大,五人都是老渔民,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就是将所有船用绳子拴在一起,增加受力面积,以免被掀翻。
而在另一边,曼城远东公司负责每晚巡视船舶的工人,发现五艘渔船不见了,立马将消息汇报到了公司值班领导,值班领导通过对比编号额统计发现了五艘的船的使用者,立马派人前往这五人宿舍询问。
一询问才发现所有人不在,最后得知居然出海了,这可把小领导给吓坏了,这国家气象局可是说了,要起海风,不准出海,现在出海不是找死吗。
情况一级一级反映,最后反映到了曼城市政府那里,市长郭立,立马将情况汇报给了海军部门,寻求他们的帮助,因为此时曼城已经可以明显感觉到吹过来的海风在变大,已经不是曼城市政府不能解决的了。
此时五人的家属也感觉到了情况似乎不对,自己的家人很可能就要没命了,死在海上,一个都哭的稀里哗啦的跪在地上求着市长,一定要救他们家男人,只要能救回来,保证不会在犯错了。
市长郭立此时也不敢答应,能不能救人不是他能决定的,得看海军部门,那不是他能调动的了。
王将军,现在远东渔业的五名工人生死未卜,您给个说法吧,是救还是不救。郭立一脸焦急的问着王铁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