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她所观察到的情况,澳洲工业重镇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其制造和生产能力确实非常强大,工厂里大多设备采用蒸汽机带动,改变了人力不足的难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至于有没有可能从海面上攻打下这座城市,可能性太难,光是港口边的炮台,就有十几门大小口径不一的,这些火炮的威力范迪门在清楚不过,至于其他的想法就更别提了。
澳洲的情报部门相当强大,可以说完全没有可能把情报传出澳洲的可能性,从派出的几批人员就能看出。
更何况澳洲内陆究竟如何,范迪门并不清楚,光是一座小镇就让他惊讶无比,要是首府可不是更加让人惊讶。
所以范迪门回道宾馆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澳洲国力强盛,一座小镇就体现出了蒸汽机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可以说蒸汽机是发展原动力来源之一,这不仅仅是对航海史的改变,而是对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有所改变。
范迪门在日记中多次强调蒸汽机的作用,这也被荷兰后世学者认为,荷兰之所以能在18世纪继续保持在强国之列,完全是因为范迪门总督对蒸汽机的重视,以及当时的政府官员的远见。
至于这次访问,更是被欧洲的历史学家们称为启蒙的蒸汽时代到来。因为蒸汽机技术输入,欧洲各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改变了欧洲大陆的次序,让欧洲大陆的势力进行了一番重新洗牌。
第312章 他乡遇故人
荷兰外使来访的消息在整个曼城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光是这些天街道上巡逻的警力就增加了一倍,就能看出一定是有大人物来了。
不管来的大人物是谁,老百姓们生活确是依旧,只不过是在茶余饭后多了一份新的八卦话题而已。
不过对于那些荷兰籍的移民来说,还是非常高兴的毕竟来的是他们母国的官员,意义可是非同一般。
范迪门来访四天,先后参观了曼城工业园内的大部分工厂,以及合作的蒸汽船制造工厂,参观的感悟给了他很多启示之外,同时也可以确定澳洲人的确没有足够的人力制造出那么多的船舶。
光是从停靠在船坞内在建造的半成品来看就能知道,而且数量只有两三艘,所以澳洲需要从荷兰订购船只来进行改造,有了这个重大发现,算是给范迪门吃下了一颗不小的定心丸,至少能表明澳洲人还是有弱点的。
到了第五天,范迪门的官方访问算是基本完成了一半,接下就是商谈双方之间的合作事宜,以及加强地区防务的交谈。
根据澳洲政府的提议,为了加强双方之间的联系,希望建立起大使级外交关系,邀请荷兰派出一位大使常驻曼城方便两国政府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输。
这个提议范迪门觉得不错,前期澳洲人已经在巴达维亚派驻有大使馆,大使馆的作用他也基本上可以看到。
大使馆除了是证明两国拥有外交关系之外,还是促进两国的政治关系,其次是促进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关系,使馆同时具有领事职能。
当然其主要的职责还是维护本国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向本国公民颁发或延期护照、向外国公民颁发签证。
驻巴达维亚的大使馆虽然受到澳洲本土的航线保密政策影响,很多权利有一定的限制。但随着全面解禁条例出台,大使馆的应起到的作用也会随之增加。
范迪门是一位雄心勃勃的殖民主义扩张者,同时也是一位极其好学之人。澳洲的这一项制度可以说非常好,所以他决定引进这项制度。首先他将任命一位熟知澳洲事务的官员和几名随从到曼城。
大使级外交关系也是代表荷兰与澳洲之间的关系不一般,在来之前范迪门虽然还存在着一探澳洲实力如何的想法,但经过一轮参观下来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与澳洲为敌将会是荷兰末日。
既然不能为敌,索性就成为最佳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就目前而言荷兰与澳洲之间存在的利益纠葛并不大,甚至他们还希望有澳洲的加入能将西班牙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挤压干净。
曼城大道的街头,范迪门与一名随从一身澳洲普通百姓的便装打扮,走在街头。东看看西看看,就像是一个好奇宝宝一样对什么都感兴趣。
“亚当斯船长,”范迪门眼尖还在老远就看到了正在一处水果店内够买水果的前东印度公司船长亚当斯。
那名随从也是一惊,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能认识到熟人,而且看对方的样子似乎生活的非常不错。
虽然范迪门的叫声不大,但因为距离较近,还是让对方听到了有人喊自己,随着声音的来源看去,亚当斯的也是一脸惊讶,居然在这会遇到熟人。
“总督先生。真是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上您,这些天我听说有尼德兰来的外使,没想到却是您。要是知道是您我一定会去钓鱼台馆见您。”老亚当斯的生活似乎不错,看他表情就能看出。
“怎么样亚当斯,生活的还好吗?你怎么在这里。”
“我是曼城学院的海军教师,另外还兼职造船厂的技术顾问,所以在这里一点也不为奇怪,去我家坐坐吧。”在亚当斯的带领下,三人走过两条街区来到一片住宅小区内,亚当斯指着其中一栋两层楼的小别墅道:“那就是我家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