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手抱头,老实点知道吗,今天你们要是不老实就送你们去修路。”一名警察出言教训道。
这话在一些老移民耳力可能不会当成啥事,但是方可为和郑森是两个新人,立马就慌了神,自己这要是被抓了怎么对的起恩公的举荐,此时此刻方可为才感觉到自己似乎有些太不顾后果了。
做事不顾后果很严重啊,这种情况将会给自己带来吧少麻烦,郑森此时也感慨自己有些鲁莽了应该拉住方可为不参加这样的事情,现在说什么似乎都晚了些。
只不过他们二人看其他人那种面无表色的神情,顿时感觉有些不一样,难道说这些人已经死心了,做好了打算去修路的准备,那自己可就真的太冤枉了,和他们这样的人一起参加这样的事情真是亏。
不过到了jg之后做完了部分笔录之后,随后便有人给他们说可以走了,只是叫他们俩以后别瞎起哄否则后果很严重,澳洲政府将会考虑遣返他们二人可能性。
有了这次的教训之后,两人又在一次认识到了澳洲国内很多事情并不是向他们想象的那样。
第366章 富商移民
随着时间进入到1643年元旦,大明的局势已经越发乱的不可收拾。
无论是关外的后金还是关内的闯王李自成,都已经完全超出穿越众所认知的范围内。
皇太极这位颇具雄心的汗王已经不甘心在窝在关外的苦寒之地继续做他的后金之主,而是不停的扣关掳边,不断的将大明的财富劫掠到关外,有了充足的人口和财富,后金的就能源源不断的买来新式的武器。
尤其是澳洲的26磅小炮,这种从福建郑家手里购买的小炮在战场所发挥的威力简直让人难以置信,配合火炮一阵强攻,接着骑兵冲锋,几乎一座城市就被完全攻破了。
守边的明军在没有咖啡磨机枪的情况下,想要对抗后金的骑兵简直不可能,甚至只有等待原地挨宰的命运。
郑家已经像澳洲人明确的说出了自己转卖火炮的事宜,但出人意料的是澳洲人并没有多大的意见,他们只是每门火炮提高了一百元左右,这样小的费用对于郑家来说根本就是没有涨价,甚至他们可以直接从祖家手里获得。
祖家负责采购事宜,购买到了全新的十门26磅小炮回去之后,自然是获得了皇太极的一番奖励,虽说没有加官进爵,但金银财宝女人是必然少不了的,这也是皇太极向来利用笼络归附汉臣的计量。
获得了26磅小炮的后金军。在1643年元旦发动了对大明的再次进攻,这次掳掠的程度一点也不比上一次少的哪去,根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山东被掳掠人口至少二十万以上。
可以说这是最大一次的规模掳掠,这其中包括当地士绅富豪数不数胜数,这也给山东各地的士绅富豪们敲响一次警钟要么直接带着家眷归附后金,要么就是逃往两广,听说现在整个大明也就两广颇为平静。
至于京师和河北一代,那就更不能去了,说不定在路上就被农民军给抓住直接咔嚓了。所以最理想的地点还是南方,当然福建也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看准商机的郑家。知道山东各地士绅富豪急于离开故土,便派出了大小海船数十艘在山东各地沿海口岸招揽生意,只要你付得起足够的银两,郑家的船保证你安全到达目的地。
郑家在海上的势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别说朝廷的水师都不敢轻易与之抗衡,一般的小海盗根本不敢轻易招惹这只庞然大物,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引来了烧身之祸。
山东赵家是张店一代有名染坊驻,虽说成功躲过了后金贼兵,但在山东这个地界他们也是不敢在待下去了,这后金隔三差五的就来那么一次掳掠,真的让人受不了。
即使能用钱财消灾,但又有几个富户经得起这般折腾,多来几次几代人的积累就完全没有了。
所以赵家老家主决定。举家南迁,至于去哪,听说两广之地比较安稳。不过要想在两广扎根,恐怕并不容易,像赵家这种外来户肯定会受到本土豪强排挤,这种事情在任何地方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两广并不是理想地方,到是那香岛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地方,那里目前被澳洲人租借。据传澳洲人向来规矩的很,法度有序官吏也不会乱收苛捐杂税。对商人的保护程度相当高,最主要的原因是澳洲以商立国。
何为以商人立国,就是商人在该国有着崇高的地位,他们并不分士农工商这样的等级。
商人可以参与国家的管理,和条例的制定,至于你信不信,那么香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说早期几家迁入到香港的富商,在香港的管理上可是有着很大的权利,他们提出的很多建议都被采取。
赵家变卖了家产带着银两乘坐上了郑家海船,先把全家老小安顿在了广州,赵家老爷子是一个谨慎的人,他不能光凭别人说就确定是否属实,他需要亲自去验证。
所以赵家老三,一向就是以吃喝玩乐为主的这位三公子算是派上了用场,被老爷子派到香港去调查清楚,是否值得举家迁入。
赵老三兴冲冲的走了,到了香港才知道自己有多土包子,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没见识过的,那街上的店铺的橱窗用的都是琉璃,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嘛。
这澳洲人也奢侈了吧,赵家咋张店也是有名的富裕人家,可是家里也的窗户也是用纸给糊的,根本不敢用琉璃,这澳洲的商人就不怕晚上别人把这窗户给偷走了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