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张天文通过领事馆给沈犹龙准备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是提醒他要做好准备,李自成很可能进京,到时大明的天下将会陷入到一场更加混乱的局面,同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李自成会与吴三桂开战。
这些秘密可以说都是澳洲人通过自己的情报网获得和分析的,沈犹龙对于澳洲人在大明有一张如此强大的情报网感到害怕,如果他们真的对大明有所企图的话,恐怕大明根本没有还击之力。
虽然这些提醒有些骇人听闻,但是根据眼下的局势,的确有这种可能性,而且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可能性。
北方已经基本无兵可调,南方的总兵们也没有渡江北上救援的意思,自己虽然身为两广总督,督军两广军务,但是实际上手里的兵力不多,就是想到去救援也没有这种可能性,所以沈犹龙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了新军上,只有这只部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自己能够调动的。
从澳洲运来的武器弹药已经存放进了军火库,澳洲人对于两广的新军可以说非常重视,这支部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关乎到未来大明的国防军。
南方各地像沈犹龙一样准备着的还不在少数,福建的郑家,据说已经准备一旦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话,立马就扶持唐王上位,这位善于投机取巧的老郑的到是想的挺快的。
不过不管他的想法如何,澳洲已经为他制定了去处,他只能去南越发展,和郑彩一样,南明的未来必须交由沈犹龙来管理,这位具有改革精神的总督大人就是未来的内阁首辅。
澳洲人已经秘密制定了一份扶持计划,计划里还有一份名单,这些人都是未来南明政府所需要招揽的人才。
就在沈犹龙和南方等一干总兵在静观其变的时候李自成的号称五十万大军杀入了京城。一路毫无阻挡之下,只是用了短短的十天时间,便正式入主了京城。
这一年是1644年2月21日,历史记载闯贼入京,崇祯皇帝煤山上吊自杀,历史事态发展到是没有改变,可是时间上却是整整早了两个月,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是否会继续朝着历史的事态发展下去,穿越众们也很想知道,但是可以肯定一点,吴三桂与李自成已经陷入到了敌对状态。
第489章 历史的一刻
1644年3月1日
李自成一如历史上记载所样,入京后先是安抚了一番城中的百姓,接着为了补充军饷,放纵士兵搜刮大臣王公贵族的家,将所抄没的金银财宝充作军饷。
接着又派出几百人前往山海关劝降,其实吴三桂是早有投诚之意,一直没有主动去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手里掌握着大明目前来说最具战斗力的部队,关宁军。
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可以说一点也不低于八旗军,要不然后来,吴三桂的部队也不能一直从北打到南,被封为平西王。
就是这样一支军队统帅,他怎么可能会和其他总兵一样,贸然选择投诚,即使要投诚也要达到自己的心里要求。
不过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李自成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派人抓起了吴三桂的家人,而且把他们杀了,这让吴三桂非常愤怒,劝降的人还没到就直接派出人对李自成的人进行伏击。
面对这种情况,李自成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原本只是想威慑一下吴三桂让其投诚,没想到对方居然这么顽抗,甚至做好了与他一战的准备。
历史上写吴三桂与李自成开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陈圆圆,但真实的原因其实主要还是李自成将吴三桂的家人杀害,所以双方刀兵相见,最后吴三桂引后金军入关。
这段历史其实是为了增加可看性,所以被人给故意加以点缀。
不过现在双方肯定是会发生一场大战,这场大战的最终结局是李自成败走,最后还死在了回去的路上,那张龙椅还没坐热就已经死了,相比于和他一样的张献忠相比。那就要聪明的多了,老实的待在四川不出来。
李自成几十万大军来攻,吴三桂的关宁军虽勇。但也对抗不了那么多人,为了应对李自成。他与多尔衮进行了接触,一直关注中原事态发展的多尔衮,也在近期与吴三桂有过接触。
原本就对鹿鼎中原有很大野心的多尔衮,知道李自成与吴三桂是不可能在一起了,所以派出了人接触,希望双方合作,把李自成击退,而后金入主中原天地无天。对吴三桂的封赏也是非常高。
吴三桂本就投诚之意,加上多尔衮给出的高官厚禄,吴三桂终于在李自成来攻打时做出了选择,开关放后金的军队进来一同抵抗。
多尔衮是一位久经战阵的老将,在加上关宁军的战斗力和八旗组建在一起,自然也就不同凡响了,不是李自成这种完全依靠农民充数的军队所能比拟的,甚至可以说完全虐他数倍。
两支最为精锐的部队加在一起,战斗力自然是更上一层楼,历史的轨迹就是那么惊人的相似。即使你在怎么改变,很多事情还是会照着同样的轨道发展。
李自成败走,多尔衮率领大军迅速入京。顺治在那座百年皇城里举行了登基仪式,一切都照着历史发展。
这让南方的大明官员还没回过神,这皇帝就换了人,接着南方也开始上演了一出争夺皇位的闹剧,鲁王,唐王,等在自己的支持者下登基,继承大统,各自宣布自己是正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