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殖场的人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专门种地的,另外一部分是兼职种地,打战的时要去上战场。
大别山开垦荒地的这几个月,虽然条件过的比较艰苦,但也让李自成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自己之所以败的如此之快完全是因为内心膨胀加上不懂重用读书人。最后才有这样的结果。
老李想要读书人给自己效力太难了,他的名声不好,在京城杀了那么多官员,这一路走来被杀的官员不下几百,等于说这家伙是和天下读书人为敌,又加上他逼死了崇祯,所以没有人愿意给这家伙效力美丽人生。
如果可以选择恐怕没有一个家伙愿意给李自成当幕僚,于是他决定痛改前非,要好好的做人,对那些读书人开始礼贤下士。对地主士绅的政策也不在是以前那样喊打喊杀,而是开始学会了拉拢人心。
要想得到天下,光有泥腿子的支持还不够。还需要士绅大家的支持,往往在各地有影响力的还是这些人。
这种转变只是开始,他的另外转变就是对满清宣战,可以说这才是他最终得到了部分人支持的重要原因所在。
随着南京朝廷的解散,他迅速的出兵占领下几座城池,并且以此为据点对满清的军队进行偷袭。
偷袭的战略上来说很成功,而且也可以说值得学习,他基本上采取晚上作战,特别训练了一支千人的队伍进行夜间模式下作战。
满清的军队对于他们是根本毫无办法可言。而且也不知道他们究竟什么时候再来,要想剿灭吧。而且还很难,这家伙只要知道大部队来袭。马上就跑的人影都没有了。
甭管你骂什么他就是要走,等你走了他马上就出来了。
李自成不但学会了打游击还学会了以战养战,从满清的运输部队里抢夺物资过来自用。
所有的举动和一切都证明一个事情,那就是老李变了,老李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他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李自成,现在的李自成是一个爱国将民族大义放在第一位上的人,所以这个时候澳洲不能将他杀了。
老李要是没有野心其实早就解散人员不干了,以他抢到的财宝不管是去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可是他为什么不去呢,原因就是他有野心,他想要再次问鼎中原。
但是这样的机会已经太小了,满清的强势入关,两广新军的威名已经扬名,在加上各方势力,他现在就是最弱小的一个,而且连张献忠都不了。
所以他才会不停的喷张献忠,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个家伙出兵对抗满清,至少也可以缓解一下他的压力。
但是人家老张是个明白人啊,这出兵怎么可能呢,他好不容易才享受一把,这个时候出兵无意于削弱自己的实力。
李自成知道张献忠不会出兵,所以他利用了一把舆论将张献忠推到了前头,但也只是推到了前头,并没有真正让老张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没有实力就没有话语权,这个老李是深有体会,现在可以说他的话基本上没有人会听,就算是说出来了也没有人听。
你实力不够,别人根本不把你放在眼里,而且现在还让他明白一个道理,打游击战还不够,还要有澳洲武器,现在两广和豪格的军队都配备了大量的澳洲火炮作战,这才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败的关键之处。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他就开始四处寻访澳洲武器购买,只是价格上让他有些接受不了,毕竟太贵了,现在他可是在过艰苦奋斗的时期,怎么可以那么奢侈的去买这么贵重的武器。
在经过多次的接触,李自成的人终于搭上了澳洲人的线,买到了一批便宜的武器。
只是武器买了来运输不怎么好运输,而且在这路上风险很大,所以李自成买的也不是特比多,要是想要大规模的购买和武装部队,根本做不到。
就在他为这事烦恼的时候澳洲人给了他一个建议,其实他可以带着人去另外一个地方开出一片天地出来,那里也许会是他重新崛起的地方,而不是在这。
第555章 新的天地
澳洲人给李自成的建议就是就是带着人前往中南半岛发展,那里属于热带丛林,很适合他的部队在那里作战,因为他在大别山的这几个月里已经充分的利用当地的环境进行了作战。
所以在这方面来说他还是有经验的,毕竟森林作战的模式是差不了多少的,而且还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澳洲人说只要带着人去那里,不但给予武器上的帮助,还提供物力上的援助。
从大别山去中南半岛,这一路起码有几千公里,途中要经过几股势力的范围之内,而且还不一定能够从这里获得经过。
作为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必须思考这其中会不会有炸,澳洲人可是与两广的沈犹龙关系甚好,而且双方之间的关系密切,天下没有人不知道澳洲与两广之间的关系。
要想完全的让李自成相信澳洲的话,这必须做出很大的一步。
澳洲人建议去中南半岛的热带雨林发展,并且支持他们在外立国,现在可以说条件非常成熟,澳洲人说了,中南半岛那帮猴子根本就不懂得打战,只要你去,那里就是你的天下,打下多少江山就是你的。
这个提议其实还是很诱人的,那些番邦小国的战斗力如何,李自成不知道,但可以肯定一点的是,自己的军队应该比那些强大不少,这是非常肯定的,至于为什么这样肯定呢,因为他已经熟知游击战的精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