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事馆内,众人各怀心思,谁都不吭声,气氛颇为憋闷,上海夏季的炎热更是让人难以忍受,罗伯逊就忍不住道:“文咸先生,请问您有何打算?”
“哎~~”文咸叹了口气,苦涩道:“这一战是由我一力促成,不论惠什的指挥是否有失偏颇,首要责任仍然由我承担,我将向外交部递交辞呈,辞去一切公职,并回国接受处罚。”
罗伯逊其实还抱着一丝由文咸接手这一堆烂摊子的奢望,但文咸光棍的很,直接甩手不管了,于是不死心的劝道:“文咸先生,我认为在外交部的决定未下达之前,您应该坚守岗位,尽快着手与民盟军进行释放战俘与归还俘获舰船的谈判。”
这话一出,对王枫有所了解的几名前领事都是暗暗摇了摇头,之前那百名战俘,王枫都狮子大开口了,虽然最终是无条件释放,却在各自的国内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被释放的士兵,都不出意外的成了亲华反战人士,发动力量,宣传中国的各种美好,呼吁政府采取对华平等外交政策。
如果说,那只是一小撮人暂时翻不了大浪,可这一次被俘的英军士兵据粗略估计,达到了恐怖的两千多人,即使王枫不提任何条件,只需要洗脑之后释放回国,说不定都能影响到英国的对华政策,进而影响到欧洲列强!
其实站在他们的角度,他们宁可王枫把俘虏全部杀光,这样可以激发出国内民众的仇恨,但王枫不是,他善待西方俘虏,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想感化,培养亲华势力,这一手,让人头疼的很。
至于舰船,很可能是讨不回来了,总之,与王枫谈判是谁摊上谁头疼,因为这一次是一整支舰队的全军覆没,这在英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发生过,它将震惊全国,震惊女王陛下,甚至震惊全欧洲都不是不可能!
民盟军算是打出了名气,以文咸的禀性,及时抽身而退是个不意外的决定。
果然,文咸摇摇头道:“罗伯逊先生,我已经没有资格处理亚洲事务了,我会先去一趟苏州,见见我的侄女,然后立刻回国,不过,我得提醒您一句,民盟军总司令王枫是一个很难缠的谈判对手,诸位,我先走一步。”
文咸戴上礼帽,拿起文明棍,正准备离开,却似是想到了什么,回头又道:“罗伯逊先生,经此一役,东印度公司将面临巨大的麻烦,不可能再有力量组织对民盟军的第二次作战,同时,由英国本土派兵风险难测,毕竟民盟军不是十几年前的清军。
所以我认为,您应该建议驻北京公使宝灵先生,尽快与清国达成训练武装清军的协议,清国有迫在眉睫的灭国危机,而我们不能坐视民盟军统一全中国,我想,这个协议应该不难达成。
平衡清军与民盟军的力量,让中国陷入永无休止的内战当中,以华制华才是当前形势下的最好选择。”
说完,文咸头也不回的快步而去,这是作为一个中国通,一个英国公民对英国政府的最后忠告,至于英国政府会不会采纳,采纳了能不能成功,他已经全然不放在了心上。
通过送来的艾娜公司财务报表,其盈利能力令他吃惊,虽然由于战败,文咸对王枫的三分之一股份绝了心思,可是他仍拥有六分之一的股份,他觉得,最时候尽一个董事的义务了,也该为自己的幼子积攒些财富了。
第三六五章 我们不打第一枪
其实说起来,文咸并不能承担最直接的战败责任,毕竟指挥战斗的是惠什,全程策划的也不是他,而是东印度公司,对民盟军的作战计划则是由英国议会批准,文咸顶多在里面起个居中协调的作用。
如果文咸真的坚持,未必不能留在殖民地继续为当局效力,可是他看的很清楚,民盟军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与民盟军为敌,除了一次次的失败,还有什么意义呢?以他的性格,也不可能断然改变立场,为中英友好奔走活动,倒不如把余生的精力用在经营方面,为下一代置一份产业。
所以说,英国人确实很懂得审识度势,绝不会一条道走到黑!
只不过,文咸的保密工作做的不错,别人并不知道他在艾娜公司占有股份,都为他的离去作出了英雄末路的诠释。
阿礼国就忍不住叹道:“文咸先生一生为殖民当局服务,立下了卓著功勋,却想不到,到头来竟然要引疚辞职,他的离开,显然是殖民当局的重大损失,就拿他刚刚提出的建议来说,我觉得可行性较高,至少不用再拿我们的士兵去冒险,罗伯逊先生,您应该认真面对文咸先生的忠告。”
“不错!”辣厄尔点点头道:“事到如今,谁都能看出,要想消灭民盟军,除了从本土派出精锐军队别无他法,但我们法国与英国,正协同撒丁尼亚与奥斯曼土尔其对俄作战,这一场战争,没个三年五载休想取得胜利,因此就目前而言,本土根本不可能为发生在远东的事端影响到对俄作战。
而文咸先生的提议正是解决了这一难题,清国的军队差就差在士气涣散。装备低劣,只不过,如果有我们西方各国替清国训练军队。理当能扼制住民盟军的发展势头。
毕竟清*队人数众多,我们不求清军打败民盟军。只求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使中国陷入长期内战,一个分裂混乱的中国,才最符合西方的利益,敏体尼先生,我建议您写封亲笔信递交给北京的布尔布隆先生说明情况,与英国方面协同运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