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灵、布尔布隆与麦莲交换了个嘲讽的眼神,看来这位年轻的亲王殿下搞不清状况啊。
宝灵摆了摆手:“恭亲王殿下,你陈述的事实或许有道理,但目前不是讨论我大英帝国派不派兵的问题,而是贵国打算如何面对,我可以向你透个底,我国与法国已经于今年三月向俄国宣战,未来数年内必须集中精力专注于对俄作战,所以在战事未结束之前,不可能由本土派出作战力量远赴中国,这个时间段,也许是三两年,也许五六年,也许会更久。
我想贵国应该清楚,民盟军是一支很强的军事力量,你们清国的军队一触即溃,他完全有可能利用西方在华军事力量的空档期,一举攻入北京城,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实!”
殿内陷入了沉默,咸丰兄弟俩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对于民盟军的强势,他们没有任何对策,拳头没有人家硬,能有什么办法?甚至民盟军现在就集中力量攻打北京城,能守住的希望恐怕连三成都不到!
见着这二人的神色,三位公使相视一笑,美国专员麦莲从怀里取出一叠报纸,递上道:“清国皇帝陛下,恭亲王殿下,这是民盟军在他们的领地上发行的报纸,其中的信息量很大,我认为你们应该作个充分了解。”
“呈上来!”咸丰转头示意。
“喳!”一名太监从麦莲手里接过报纸,摆上了咸丰的案头。
“砰!”的一声,才看到个大标题,咸丰就气的七窍生烟,猛一击龙案,怒道:“贼子安敢如此辱我?”
“皇上?”奕訢不解的看了过去。
“老六,你过来看看,短毛简直是信口胡言!”咸丰余怒不消的招了招手。
奕訢从侧面登上台阶,探出半个脑袋一看,一个显眼的大标题出现在眼前:康熙是不是被雍正毒死的?
奕訢顿时也是满面怒容,但他比咸丰冷静一些,耐着性子把整篇文章 看完,大体意思是,在隆科多的接应之下,雍正亲往畅春园给康熙灌了毒酒,怎么灌的,隆科多怎么抓住康熙的手脚,还扇了一耳朵,康熙怎么挣扎都写的有鼻子有眼。
虽然大清朝皇室公认康熙是重病而死,可是看了这篇文章 之后,奕訢仍是禁不住的后背凉嗖嗖。
他顾不得失礼,拿起报纸一张张翻看,有庄妃情史连载,有努尔哈赤曾认明朝总兵李成梁为义父,有对乾隆与和绅是否存在断袖关系的推理,甚至还有当朝兰贵嫔的花边新闻,男主角正是他奕訢,望风的则是小太监安德海!
林林总总几十份,奕訢光顾着看清宫秘史了,每一篇都是丑化抹黑啊!
奕訢的脸青一阵白一阵,咸丰也是气呼呼,麦莲不由提醒道:“清国皇帝陛下,恭亲王殿下,我认为你们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小道消息上面,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胡编乱造,用来抹黑丑化你们清国全体皇室成员,你们应该多看看其他类型的新闻,这将加深你们对于民盟军的具体了解。”
“拿几份过来!”咸丰黑着脸招了招手。
奕訢分了一半给咸丰,当然了,与兰贵嫔偷情的那篇他没敢给咸丰看,虽然不是事实,可是被咸丰看到,谁能料到是什么后果?
兄弟二人认真听取了麦莲的建议,跳过那些辣心的文章 ,翻看起了有关苏松太常的新闻。
看着看着,奕訢忍不住惊呼道:“这怎么可能?冬小麦竟然平均亩产两百四十斤?”
一般来说,水稻的亩产可以用石来计算,而小麦只能用斗计量,这从侧面反映了小麦的产量之低,奕訢对大清朝的小麦亩产大概是知道一些,以淮河为分界线,北方平均亩产为一百一十斤左右,南方平均亩产可以达到一百五十斤,而民盟军竟然是二百四十斤?
别说他不信,咸丰也不信。
布尔布隆却郑重道:“在冬小麦收获的当天,民盟军邀请中外各界代表与部分驻上海领事馆办事人员现场观摩,经当场称重,得出了这个数据,这是真实的,当然,目前民盟军仅是在几千亩的小范围内进行农村股份制改造实验,如果推广开的话,我相信,民盟军的粮食产量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奕訢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也是军队作战能力的保证,如果民盟军的粮食产量大幅飙升,这意味着什么?当即转头道:“皇上,股份制改造臣弟是清楚一些的,无非是各家把地凑到一起统一耕种,如果真能提高粮食产量的话,臣弟以为,咱们也可以试一试。”
“嗯~~”咸丰略一沉吟,便点点头道:“交由户部去办,但匆操之过急。”
“喳!”奕訢打千应下。
咸丰又把目光投向了报纸,新闻虽然很少涉及军事,大多数都与民政有关,却仍是把他看的胆战心惊。
第三七三章 拿矿山抵押
林林总总的新闻中,最令咸丰重视的一条是苏州全市去年下半年财税收入达两百六十万两白银!
要知道,苏州一府的赋税历来占到清朝的十分之一,往年平均是四百万两,而民盟军的半年二百六十万两是建立在废除苟捐杂税与各种摊派,以及农业税只收十分之一的基础之上,如果数字属实,这只能说明苏州的经济在民盟军的手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说明了民盟军更擅于治理天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