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等等,开炮?”一名随从似是想到了什么,连忙道:“亲王阁下,那艘军舰没有对我们开炮,难道是要活捉我们?”
对呀!孟列夫亲王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否则何必费这么大劲追过来呢,当下咆哮道:“打白旗,打白旗!”
随从们面面相觎,小艇上哪来的白旗?不过还是有机灵的,连忙脱下军服,解下白衬托狂挥起来。
果然,这艘军舰渐渐减速,直至在边上停下,在持枪战士们的注视中,扔下一条软梯,以孟列夫亲王以首,几人老老实实的爬了上去。
战士们也没有虐待他们,而是分开关押,没过多久,又送到了另一艘更大的船上,孟列夫亲王被带上了舰桥。
这个人年纪比较大,约五十来岁,与穆拉约维夫一样,虽然也有着发自骨子里的,对东方人的轻视,但他是皇家的人,一般来说,皇室成员性格暴戾,乖僻,狂傲,自私,阴险,却普遍怕死,因为他们生下来就高高在上,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只有尽情的享受,虽然他们也常常走上战场搏取战功,却身边总是有密密麻麻的大军守护,不是情况恶劣到了极点,没有哪个皇室人员愿意去死,因为他们还要留着生命去尽情享受。
孟列夫亲王就很好的掩饰住了这份轻视,带着丝谀笑,腰背也略微弓了一些,望向身前几人。
陈老大问道:“我是中国民主同盟军东海舰队司令陈归德,你是什么人?”
孟列夫亲王自我介绍道:“我是俄国远征舰队司令亚历山大.孟列夫亲王,也是联军舰队的副司令。”
“嗯?”陈老大几人的眼神亮了起来,亲王,俄军舰军司令,联军舰队副司令,这可是条大鱼啊,综合身份相当于大清朝的奕訢!
张天锡连忙问道:“星加坡的布置如何?现有多少军舰?对了,你为何会回星加坡?”
“星加坡是联军的补给基地,联军的所有战舰都已开拨,只留有英国海峡舰队守护几百条商船,,这个舰队的实力不强,只有一艘巡洋舰与四艘护卫舰,以贵军的实力可以轻松击败,驻扎的英军加当地土军约有五千人,对于贵军也不是问题,但岸炮有百门左右,贵军如果不能把舰队引出星加坡港,应该会有些麻烦吧....”
孟列夫亲王立刻就猜出了民盟军海军必然是为奇袭星加坡而来,倒是老老实实的把星加坡的情况和盘托出,毕竟人他在民盟军手上,如果交待的情况与事实不符,第一个死的恐怕就是他。
至于第三个问题,他自然不好意思提他是被赶走的,只说由于攻打香港损失惨重,心灰意冷,也有感于中国的强大,于是自愿辞去联军总司令职务,带着剩余的船只经星加坡返回欧洲。
在孟列夫亲王说完之后,舰桥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没多久,冼云英问道:“如果这个俄国佬没有骗我们,以我们的实力歼灭海峡舰队确实不成问题,可是他的岸炮怎么对付?在他弱我们强的情况下,他们的舰队很难被诱离港口,只会依托岸炮死守,这样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你们都有什么好法子?”
第六四一章 请你带我们上岸
冼云英的质疑很中肯,换了任何人,在实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依托岸炮死守,而不是轻易把军舰驶出港口。
张天锡又问道:“孟列夫亲王,请问英军的岸炮口径如何,射程有多远?”
孟列夫亲王老老实实道:“星加坡的百门岸炮,都是英国在近两年来陆续更换的最新型后装线膛炮,口径普遍在八英寸到十英寸之间,最大的几门达到了十二英寸,射程也有六英里左右,射速一般在每分钟三发,口径小一点的可以达到每分钟四到五发。”
八英寸约等于203毫米,十二英寸则是305毫米,六英里的射程大概是九公里半,这除了李光弼将军号上新安装的四门152毫米加农炮,舰队的其余火炮没有一门能打这么远,这也意味着,如果发起强攻的话,会遭受到来自于岸炮的猛烈打击。
难怪英军敢于只留几艘战舰守护港口,这确实很让人头疼啊!
阙六伯想了想,问道:“岸炮一带的守卫力量强不强?中国人有没有可能混入附近?”
孟列夫亲王一听就明白这个黑黑瘦瘦的中国人在打什么主意,当下摇了摇头:“驻守星加坡的英军虽然只有三千人,却至少有一半在守护基地,另外还有两千名马来人和印度人的混合士兵,都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至于华人能否混入基地,我奉劝你们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因此华人在星加坡本就没有马来人印度人更得英国人信任,更何况在战争打响之后。所有的华人,包括世代为英国人效力的英化华人全都被严格限制行动,绝不允许靠近任何军事设施,否则会立刻被岗哨击毙,所以你们最好的选择是放弃袭击星加坡的行动。”
在这种事上。陈老大他们倒不怀疑孟列夫亲王会危言耸听,面色均是变得沉重起来。
冼云英忍不住道:“如果我们趁夜偷袭,会有多大胜算?”
孟列夫亲王知道这不是在问自己,识趣没有接口。
陈老大略一沉吟,便道:“星加坡一带岛屿林立,暗礁密布。而我们对星加坡航道的水情并不太了解,夜袭很容易触礁,况且同样也会惊动岸炮,在黑夜中反而更易引来混乱,夜袭不用考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