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在广州城下,民盟军攻打只有六七十米高的越秀山时,死伤超过了千人,而刘铭传大营背后的山头高达近八百米,面积更大,地形也更复杂,强攻这样的山头又要损失多少兵力?
从古代到现代,攻山始终都比攻城困难医骄。上甘岭战役就是生动的一课,一般都是采用围困的方法,围到敌方弹尽粮绝。自己走出来,可是桐柏山与信阳和刘铭传大营连为一体,围困根本是不可行的,王枫只能让周彦器领两百人兜个圈子,趁着淮军疲累不堪,归心似箭之时。偷偷把山头占了。
江忠济率着第十六军从侧面上山,淮军五千在督战队的监督下。从正面上山,两支军队都在抢时间。而在淮军阵地前方,民盟军的近百门122和152加农炮也展了开来,这两种火炮射程远,可以掩护小山炮展开,最后再由步兵去攻打阵地。
随着新式火炮的大量装备,如今不管是谁构筑营垒,外围必然要挖掘数里宽的壕沟阵地,这样既能起到掩护作用,也能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被对方火炮直接攻击营垒。
信阳城包括左右两个大营,淮军利用了几个月时间挖掘,壕沟的纵深普遍在五公里左右,如此一来,即使自家的火炮阵地被摧毁,民盟军要想发起进攻,也必须逐一占领壕沟,把其中的一部分填平,才能把火炮继续向前推。
“咚咚~~”加农炮率先开火,光点一阵阵的洒向淮军阵地,虽然黑烟滚滚,一蓬蓬泥土石块被掀飞到半空中,却没有炸出太多的尸体,显然,淮军根据了拼火炮拼不过民盟军的这一残酷现实,在掩体工事方面下足了功夫。
也许在阵地下方,就有密密麻麻的地道,当初在上甘岭战役中,解放军正是依靠地道才打退了美军的一次次进攻。
不过民盟军方面完全不在意炮弹空放,只需要压制住淮军的火炮让小山炮展开就可以了。
十分钟之后,小山炮依次展开,淮军残余的火炮开火,但起不什么作用,比之前密上数倍的炮弹射向了淮军阵地,淮军只能眼睁睁看着炮位被彻底毁灭。
不过纵深五公里的壕沟光靠火炮难以摧毁,需要步兵逐层占领,担任正面强攻任务的是第四军,苏三娘并不急于求进,而是稳扎稳打,只有完全占领了一道壕沟才会去攻占下一道。
密集的交火声响起,果然,淮军构筑的工事发挥出了作用,双方均是小心翼翼的交火,手榴弹裹挟着迫击炮弹漫天飞舞。
而王枫关注意的重点是淮军对山头的争夺,夺不回山头,淮军只能是束手就擒,所以他特意交待苏三娘部不要过于急燥,给淮军保持着压力,不能肆意对山头增兵就可以了。
毕竟抽调人手过多,会严重影响到营寨的防守。
刘铭传等人心急如焚,但他们也都明白山顶才是关键,均是转头望了过去。
山坡上可以看到有很明显的两支部队,一支是淮军,另一支是民盟军,在正常情况下,民盟军绝不可能抢先上山,人来的再多也没用,可目前的问题是,现在山头已经被民盟军的一支小队抢占了,而这支小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现出行踪。
“砰砰~~”山上也传来了隐隐约约的枪声,虽然被打死几个人,不过刘铭传与周顺波均是暗道一声好,因为只有开枪才能判断出山顶民盟军的大概人数与位置,再做出针对性的布置。
一时之间,营里的淮军高层纷纷把眼睛凑上望远镜,紧张的向山头看去。
“砰砰砰~~”火力点越来越多,还伴着爆炸声,一蓬蓬的浓烟从山坡升起,偶尔还有黑点从山顶腾出,带来更猛烈的爆炸。
片刻之后,周盛波放下望远镜道:“我敢肯定,在山顶的短毛不会超过两百人,只要把这两百人消灭,那边的近万人只能是有来无回,传令,调火炮逐一打击,配合攻山部队!”
炮兵赶忙调转炮口,向山顶瞄准,不多时,一蓬蓬火舌喷出,山坡上炸开了密集的火光。
第六六八章 倒戈
在火炮的轰鸣声中,淮军的攻山部队暂时停止了向上行进,却又分出约两千兵力横向移动,去阻截逐渐靠近的民盟军第十六军,双方很快就交起了火。
在山脚下可以看的很清楚,沿着一条歪歪曲曲的线,两边都是火光不断,伴着硝烟,爆炸一阵接一阵,民盟军虽然占有人数上的优势,但占据的地利与高度比淮军要稍差一点,很难大量消灭对方,同还需要顾忌到刘铭传大营的火炮,太过于接近,会成为对方火炮的活靶子,所以战局暂时僵持了下来。
在营地外围,民盟军以炮火摧毁大而显眼的目标,以步兵攻击小而隐蔽的目标,慢是慢了点,却稳定有力,不知不觉中,第一层壕沟即将不保,战火已经燃烧向了第二层壕沟。
刘铭传与周盛波急的一头一脸的汗,不停的嘶吼,在攻占山头的希望破灭之前,只能尽最后的努力拼死一搏,而且场面还不能太难看,否则军心会浮动,甚至阵前倒戈都有可能。
两个人紧紧盯着山头,一道道命令发布,寄期望于炮火能给山顶的民盟军予重大打击。
炮击在五轮后暂止,淮军继续向山顶行进,只不过,刘周二人瞬间就心头拨凉,因为枪声与爆炸声再次响了起来,很明显,民盟军不会呆在一个地方不走,而是在炮击之前转移了阵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