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军的初步军事行动中,有3个必须占领的据点:新 加坡、香港、菲律宾。此三地的作战计划,原则上是先为其 难;马来西亚作战,成败难决;所以必须二十五军在马来西 亚奇袭登陆成功,第十四军及第二十三军,才可以用”正攻 法”对菲律宾及香港开始进攻。
进攻香港的主力,是隶属于第二十三军的第三十八师团, 另外配属步兵联队及炮兵队各一;当然也有轰炸机及兵舰分 自海空支援。 12月8日清晨,九龙半鸟的餐厅内,绅士淑女正悠闲地 在进早餐,一面饮果汁,一面看报;报上并没有日本奇袭珍 珠港的消息——因为同盟社的通讯稿送到,报纸已经上机器; 总编辑也在看完大样后,回家睡觉,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 条超级大新闻。
突然之间,传来巨响,震得门窗戛戛作响;于是大部分 的客人都奔到窗口去观望,但一无所见。有人指着《南华早 报》上的记载说:”是英军在试炮。”
这个说法很快地被否定了,电话中传来的报告是:启德 机场被日本飞机所轰炸;日本已经对英国宣战。街上人来人 往,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尤其是家住香港的,更为焦急,因 为香港政府在毫无任何通告或暗示之下,停驶了香港、九龙 间的渡轮。
这突如其来的大变化,引发了一连串的恶性反应,商店 关门;公共汽车停驶;电话有时通、有时不通;而整天空袭 警报不断,以致于香港到九龙,或者九龙到香港的人,如果 当地没有亲友可以投靠,便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窘境。
最狼狈的是短期逗留的旅客,无端成了断梗飘萍。刘德 铭就是如此:从离开上海到香港,辗转到达内地,那知运气 不好,跟”组织”上联络的两条线,阴错阳差,都没有能接 得上头。于是东飘西荡一年多,终于在昆明”归队”;立即领 受了一项任务,重回上海。三天前由昆明飞到香港,要等候 一个素昧平生的”女同志”到达,扮成夫妇,一起坐船到上 海,不想失陷在香港。
他住在九龙半岛酒店;旅客都是高贵的绅士淑女,但大 部分已失去了平时雍容优雅的风度,一个个愁眉苦脸,神情 惶惑,到处打听局势。据说日本陆军已经由深圳向新界进攻, 英军设了两道防线,第一道在边境;第二道在沙田,那里群 山屏障;山上分布了许多炮位,可以长期坚守。
“香港是英国的东方之珠,不会轻易放弃的。”有个坐在 刘德铭身旁,神态非常乐观的洋人,说得一口很流利的上海 话:”上个月,有大批英军,从加拿大派来增援;据所知,停 泊在新加坡外海的’威尔斯皇子’号跟’却敌’号,已经决 定移防香港。海陆两路的防守实力,都很坚强;香港九龙,起 码可守半年。”
正当他高谈阔论时,大厅上扩音其中播放的轻音乐已经 停止,到了播报新闻的时间:第一条就是”威尔斯皇子”及 “却敌”号为日本飞机炸沉的消息。
那洋人的脸色很难看,有点坐不住的模样;刘德铭伸过 一只手去,亲切地按在他的膝头上,”不要泄气!”他说:”日 本人是一时猖狂;最后胜利属于你我。”
刘德铭的友好态度,对于解除他的难窘,极有帮助;他 从皮夹中取出一张名片,递给刘德铭说:”通常英国人是不作 自我介绍的。”他说:”不过,这一次是例外。”
刘德铭接过名片来看,一面中文,一面英文;中文上印 的头衔是:”英商卜内门洋行视察”;中文名字叫做”费理陶。” ”你叫我费理好了。” ”我姓刘。”刘德铭已改名刘汉君,掏了张在香港新印的 名片;又看着费理陶的名片上的地址问:”你一向住在上海?” ”我是生在上海的。” ”怪不得说得这么好的上海话。”刘德铭问道:”到香港几 天了?” ”前天才到,我是陪我太太来度假的。”费理陶问:“你呢?” ”我从昆明来,预备回上海。”刘德铭说:”看来仍旧要回 昆明了。”
刚说到这里,一香风扑袭;刘德铭转过脸去,顿觉眼前 一亮,站在面前的那妇人,年可30,长身玉立,艳光四射,费 理陶为刘德铭介绍,是他的妻子苏珊。
刘德铭起身招呼;听她口音带些南京腔,别有一种他乡 遇故的亲切感。苏珊的感觉,亦复相似,开口问道:”刘先生 是哪里人?” ”南京。” ”果然!”苏珊笑道:”口音总是改不了的。”她向她丈夫 说:”我跟刘先生是同乡。” ”这样说,更有缘了。可惜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否则可 以好好庆祝一下。”
话虽如此,费理还是叫了威士忌,举杯定交。然后,谈 到彼此的处境以及今后的动向。 ”我已经失业。”费理陶说:”今天中午听到广播,在日本 势力所能达到的中国地方,英美的产业,都为日军所接管了。” ”还好,你们夫妇并未成为俘虏。”刘德铭说:”费理,请 原谅我,对于香港的前途,我不像你看得那么乐观;既然已 经幸免作为日军的俘虏,应该珍视这份运气,想法子离开香 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