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元年 九月 武周革命,改元天授
691 天授二年 一月 杀酷吏丘神勣
二月 酷吏周兴死于流放途中
酷吏索元礼死于狱中
692 天授三年 一月 来俊臣制造狄仁杰谋反案 693 长寿二年 一月 来俊臣诬陷皇嗣李旦未遂 694 延载元年 九月 酷吏王弘义被杀
697 神功元年 年初 来俊臣与武毅宗等人制造大冤案 不过她还是要装糊涂。来俊臣被杀三个月后,武则天问后来成为开元名相的姚崇:当年朕也曾怀疑,周兴、来俊臣他们报上来那么多谋反案,难道就没有诬陷不实的?然而派亲近大臣前去审核,又都证据确凿,供认不讳。朕的近臣亲至狱中都不能查明真相,这又为什么呢?
姚崇答:他们自身尚且难保,哪里还敢说真话?
这就是了!女皇非常满意。她说:以前的宰相总是顺着周兴他们,陷朕为淫刑之主。闻卿所言,甚合朕心。[37]
这是有意无意地曲解姚崇。她不想想,就连亲近大臣都慑于酷吏的淫威,究竟是谁之过?但她不会这么想,更不会这么说,因为她是一贯正确的。现在,她高踞于皇帝的宝座之上,慈眉善眼,宽宏大量,俨然一副菩萨心肠,似乎并没发现那笑逐颜开青春永驻的脸上沾满了血迹。
[28]唐代官制,官阶九品并分正、从、上、下。侍御史从七品上,给事中正五品上。正七品下,正七品上;从六品下,从六品上;正六品下,正六品上;从五品下,从五品上;正五品下,正五品上,十阶。见《旧唐书·职官志一》。
[29]以上所述均见《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天授元年七月至九月条,同时请参看两《唐书》之则天皇后纪。
[30]见陈子昂《大周受命颂》,《新唐书·则天皇后纪》。
[31]丘神勣,两《唐书》有传。其死期《旧唐书》称在天授二年十月,《资治通鉴》卷二百四系在该年一月。今从《资治通鉴》。
[32]周兴制造的冤案还有冯元常案、黑齿常之案、韦方质案、泽王李上金和许王李素节案等等。
[33]来俊臣的发迹时间,两《唐书》之酷吏传都含糊其词称为“天授中”,《唐会要·酷吏》记在载初元年九月,《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天授元年七月条则已有“逢来俊臣、侯思止必死”的说法。按该年九月改元,故天授元年七月即载初元年七月。来俊臣应是革命前夕成为酷吏的。
[34]见《新唐书·来俊臣传》所附周兴传,《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天授二年一月条、二月条。
[35]见《新唐书·索元礼传》。
[36]见两《唐书》之来俊臣传,《资治通鉴》卷二百六神功元年六月条。
[37]见两《唐书》之姚崇传,《资治通鉴》卷二百六神功元年九月条。
正义与天良
武则天不承认,不等于历史不知道。
实际上,如果有兴趣将前面的时间表都再看一遍,就不难发现其中规律。首先,所有案件如果有设计,那都是针对上层的,被害人不是高官便是宗室,没有基层官员,更没有一般民众。其次,酷吏的重用和冤案的制造是阶段性和间歇式的,其中垂拱二年(686)三月到载初元年(690)八月案件频发,血流成河,可谓密集区和高峰期。
那么,此前此后,有什么情况?
垂拱二年正月假装还政,载初元年九月武周革命。
很清楚,这一轮大清洗,目的就是肃反,即肃清所有反对武周革命的人。不管他们是公开的,暗藏的,疑似的或者被诬的,一律从重从快,杀了再说,甚至先斩后奏。
没错,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走一个。
这就非重用酷吏不可。同样,兔死之后,便不妨将那些走狗烹了,煲成抚慰臣民的心灵鸡汤。于是,历史进入屠宰替罪羊阶段,一年之内九个月中,连杀丘神勣、周兴、索元礼和傅游艺,感觉就像要将四年的债务一次还清。
其实不然。女皇并未杀光酷吏,来俊臣就留下了。而且他的猖獗较之前期,可谓有过之无不及,竟把魔爪伸向李唐和武周两个皇族。即便如此,女皇也迟迟不肯下手。她对这个民愤极大的家伙,似乎有着不舍之情。
那天女皇在园中骑马休闲,为她牵缰的宰相吉顼(读如需)也是被视为酷吏的打手。陛下看似漫不经心地问:最近宫廷外面都有些什么事情,什么议论?
吉顼答:只奇怪来俊臣的判决书怎么还没批下来。
女皇说:俊臣毕竟有功于国。
吉顼说:国贼一个,杀之何惜![38]
女皇无言。她很清楚,重用酷吏无异于饮鸩止渴,可惜权力斗争却方兴未艾。所以她不能没有这些鹰犬,甚至还要培养长江后浪,比如吉顼,还有堂侄武懿宗。毕竟,她年事已高时日不多,接班人早就是敏感的政治问题。以武则天之聪明过人和经验丰富,当然知道酷吏不能完全没有。
但,捉弄一下龌龊的告密者,是不碍事的。
事情发生在武周革命一年多以后。以弥勒自居的女皇为了表示虔心礼佛,下令禁止屠杀牲畜和捕捞鱼虾。一个名叫张德的小官却因为喜得贵子,违禁杀羊宴请同僚。当时来俊臣之流还很猖獗,告密信便被赴宴的人送达御前。而且为了表示证据确凿,随信附上的还有一块羊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