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土耳其通史_哈全安【完结】(67)

  现代化无疑是土耳其共和国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凯末尔时代诸多改革举措的宗旨在于推动土耳其共和国的现代化进程,而极权政治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土耳其现代化改革的客观需要和推动土耳其现代化进程的有力杠杆。凯末尔之作为土耳其国父的个人魅力和绝对权威,构成极权政治得以实践的重要条件。凯末尔作为共和人民党的领袖和克里斯玛式的统治者,具有不可替代的绝对权力。凯末尔主义之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则是凯末尔时代极权政治的产物和表现。苏丹制度的废除和哈里发制度的终结以及其后的一系列世俗化举措,无疑包含着宗教政治衰落和世俗政治强化抑或从神权向俗权转变的历史内容。然而,土耳其共和国的世俗化进程与政治民主化进程并未表现为同步的趋向。凯末尔主义的世俗化政策,不仅损害了传统教界的既得利益,而且导致官方思想与民间信仰的严重对立,进而在意识形态方面切断了连接国家与民众的重要纽带。所谓的世俗主义和国家主义旨在服务于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的政治需要,而革命主义则集中体现凯末尔时代土耳其共和国的剧烈政治变革。政府、共和人民党与凯末尔的三位一体,构成凯末尔时代土耳其共和国的政治模式。凯末尔时代一党制的政治实践与共和主义之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大相径庭,所谓的共和主义和民众主义可以说徒具虚名,只是凯末尔美化个人的政治口号抑或土耳其共和国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并非“凯末尔主义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各地视察的凯末尔

  作者点评:

  土耳其共和国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风雨飘摇和战火纷飞的民族危亡之际,西方列强的凌辱和希腊军队的入侵激发了土耳其人的民族情感。凯末尔主义作为土耳其共和国早期的主流思想和官方意识形态,根源于凯末尔时代的特定历史环境。民族主义无疑是凯末尔主义的核心内容,异常尖锐的民族矛盾赋予凯末尔主义之民族主义的鲜明色彩。共和主义、平民主义、世俗主义、国家主义和革命主义作为民族主义的逻辑延伸,则是新兴的土耳其共和国摆脱奥斯曼帝国遗留的传统阴影进而实现土耳其民族复兴和推动土耳其共和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模式。

  * * *

  [1] 卡尔帕特:《当代中东的政治和社会思想》,陈和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70页。

  [2] 路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第371—372页。

  [3] Aksan, A., Quotations from Mustafa Kemal, Ankala1982, p.33, p.37, p.39.

  [4] 路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第491页。

  [5] Aksan, A., Quotations from Mustafa Kemal, p.34.

  [6] 路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第267页,第490页,第492页。

  [7] Ozbudun, 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urkey, New York 1979, p.38.

  [8] Shaw, S. J. & Shaw, E. K., Histo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 Modern Turkey, vol.1, p.347.

  [9] 路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第434页。

  [10] 路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第276页。

  [11] 路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第431页。

  [12] Atasoy, Y., Turkey, Islamists and Democracy, London 2005, p.38.

  [13] 路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第301页。

  [14] 路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第496页。

  [15] 卡尔帕特:《当代中东的政治和社会思想》,第511页。

  [16] 卡尔帕特:《当代中东的政治和社会思想》,第462页。

  [17] 路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第508页,第391页。

  第十三章 威权政治的终结

  一、伊斯梅特与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伊斯梅特(İsmet İnönü)1884年出生于伊兹密尔,毕业于伊斯坦布尔军官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军团司令。土耳其独立战争期间,伊斯梅特出任安卡拉军队的参谋总长,于1921年两次率军在伊纳尼击溃入侵安纳托利亚的希腊军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1934年,土耳其政府推行新的姓氏制度,议会将伊诺努作为伊斯梅特的专用姓氏,以表彰其在土耳其独立战争期间特别是在两次伊纳尼战役中的卓越贡献。1923年,伊斯梅特作为外交部部长,代表土耳其政府与协约国签署《洛桑条约》。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伊斯梅特长期担任内阁总理。1938年11月10日,凯末尔在伊斯坦布尔病逝。次日,大国民议会选举伊斯梅特继任总统,他成为土耳其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伊斯梅特于1938—1950年担任总统期间,土耳其共和国经历了威权体制衰落和民主化进程启动的深刻变革。如果说凯末尔是土耳其共和国的缔造者,那么伊斯梅特可谓土耳其共和国民主化进程的开创者。

  伊斯梅特

  凯末尔时代是土耳其共和国威权政治的典型阶段,共和人民党作为唯一合法政党垄断了国家权力,议会选举流于形式,民众的合法参与缺乏必要的政治空间,反对派政党在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安纳托利亚东南部山区的库尔德人武装组织成为仅存的反政府势力,持不同政见的保皇派、自由主义者、伊斯兰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只限于在遥远的巴黎、索菲亚、大马士革和开罗发出微弱的声音。1939年6月,共和人民党召开第五次大会,实行政党组织与政府机构的分离,尝试推动执政党内部的改革进程。然而,土耳其共和国的政治生活依旧沿袭凯末尔时代自上而下的威权模式,总统凌驾于社会之上,操纵共和人民党和大国民议会,控制内阁政府,共和人民党、大国民议会和内阁政府构成威权政治的御用工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