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南都后,大臣都上了奏本,劝云翼不要动用自己的资金改建汴梁皇宫,认为这是作为臣民该尽的义务,但是却被他拒绝了。
朝议上云翼看了一眼那些熟悉的面孔之后,“诸位爱卿,你们劝朕动用户部资金修建皇宫,朕明白是各位的忠心表露,甚慰。但所谓‘居安思危’,我大明这些年风调雨顺,但也要准备好面对可能的大灾,到时户部的资金就有了用武之地。这样吧,汴梁的码头上一次全部毁于战火,户部拿出资金,工部督造一座新码头出来”
两部官员齐身应诺,“臣等领旨”
枢密院官员出班,“启禀圣上,那东瀛有派生员前来,欲学我朝的火器和弩炮等工艺,臣等不敢决断,请陛下下旨”
云翼撇撇嘴,“所有东瀛生员和其他国的人员今后要统一管制,颁发护牒,没有的,遣送回去。无论是生员还是其他人等,不得进入我朝关键部门任职,那些工艺是不可能让他们学的,让他们学会了来打我们吗?想得美啊,以后再也此类问题,坚决拒绝,这还用问吗?”
那名枢密院官员抹抹头上冷汗,“是,微臣领旨”
如今的明朝基本恢复了北宋的地盘,而且拿回了长城以南的地域,疆域比北宋大了不少,但这不是云翼的终点,对他来说只是起点而已。
北方那些普通百姓根本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反而因为明朝的统治获得了原来不敢想的利益,虽然不会脱离现实去搞什么人人平均的分田地,但南方、关中、西川等地过去的豪族和退役将士们比早年的那些名门豪族温和了很多,许多被抢占的土地在核实之后都予以了归还,对于明朝的认同感在一种温和的过程中慢慢聚拢,众多北地汉民逐渐都在打心底归附向这个朝代。
没收豪强土地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历史上明朝无法解决的军人退役问题。历史上的明朝将这些退役将士就地改为了军户、马户,囤积在边境的贫瘠土地上,最后那里诞生了一位叫李自成的家伙葬送了自己。
云翼掌控下的明朝,因为众多的土地,解决了将士退役的安排,哪怕是只是数亩而已,也会养育出忠于自己的民众,而不是只知道名门望族,不知道皇帝是谁的愚民们。
然后北方各地的匪患还是比较严重,大多是被打散的金兵、躲进深山的豪强等等,但在子母炮弹和掌心雷陆续增加着库存之后,这些剿灭战斗就当是锻炼新兵了,治安也在逐渐恢复。
第七十章 犯妇
更新时间2016-4-14 9:17:42 字数:3084
随着西夏与明朝的贸易,价格高昂地烟酒、丝绸、瓷器等等成为了这边贵族们的最爱,由于粮食产量有限,他们对明朝的依赖是越来越重。
双方同盟之后,西夏商人由于可以在获取官衙同意之后开店,商品流通随之加快,如同说哪天明朝关闭商贸,西夏国内甚至会出现经济崩溃的情况,这也是云翼多次下达的旨意,故意为之。
为了加快和平吞并,云翼特意叮嘱下面加大烟草、酒类等奢侈品的输出,让很多人对烟丝产生了依赖,其中包括很多的西夏将士,为这边换回了大量金银,明朝的铜钱由于质地优良,被各国民众喜欢,甚至代替了西夏的货币。
明朝早就开始了对西夏大臣们的笼络,西夏许多大臣并不为此担忧,相反在暗中收取了贿赂之后,帮着明朝商人们逃税漏税。
“圣上,不能在这样下去了,我西夏的物资如今全部堆积在仓库里,街上却到处都是明朝的商品,看似繁荣、但却收不到税赋,最后会被明朝完全吞噬地啊,必须加大关税和盘查”,任烨是西夏少数头脑冷静的官员,也拒绝了很多次的贿赂,他看的很明白,明朝这是跟对付吐蕃一样地,在用软刀子割肉。
李仁孝就是西夏的宋徽宗,喜欢儒学、佛学,平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历史上的结局比赵佶要好些,但他死后,西夏陷入了长久的权斗,他在位时候留下的一些权臣,将皇室差不多逼到了墙角。后来金国打着匡扶西夏皇室的口号乘势侵入,最后西夏虽然号称是独立的,但其实是金国的附属。
“任爱卿,不要危言耸听,我那皇妹如今有孕在身,两边关系良好,我夏国得明朝帮助良多,难道你想让双方开战?你考虑能打得过吗?”,李仁孝心里其实一直不喜欢任烨这个自己父亲时代留下来的老臣,这位就像是唐朝的魏征,什么都敢谏言,但他又不能戴上昏君的帽子将他杀了,心里烦恶。
这时数名其实已经可以说拿着明朝俸禄的大臣开始了反驳,其中包括西夏的户部尚书。
“任大人此话不妥,我夏国如今是自己国力有限,不然北部的草原基本都能纳入囊中,这些可都是双方合作带来的成果,国与国之间也像做人,怎么能做那忘恩负义之事呢?”,说话地是西夏兵部侍郎张本拓
没等任烨反驳,户部尚书李亨宗站了出来,“陛下,我国如今与明朝商贸往来实际是繁荣了民间,这也算是藏富于民,而且祖训就是要勤俭节约,有那些矿产足够朝廷开销,没必要加大税赋让两国关系紧张”
李仁孝喜欢听这种话,“李爱卿言之有理,任爱卿不必再多说,我那皇妹有孕,做兄长的岂能没有表示?后日代表朕带领使团去一趟明朝,送些礼物和养胎的药物给朕的皇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