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子到了一定程度,士兵会丢出带有抓勾的绳索勾住墙头,然后攀城,这是面对高大城墙的办法,所以很多金兵都是腰间缠着麻绳。
但是城头的八角弩是不会给他们机会的,完颜宗翰脸色难看地注视着墙头射出地如铁枪一般的长箭,将自己的手下士兵们像串着糖葫芦一般地穿在一起,而且那些可怕地弩箭没在战场上留下半点死角。
这样的攻击,哪怕后面有女真族地督战队,这些士兵也受不了可怕的心理压力转头逃跑,再一次攻城宣告失败。
但攻下汴梁,让完颜宗翰缴获过很多地攻城器械,所以两边休战了两天之后,从汴梁运来的大批云梯等攻城器械就到位了。
集中幕僚们分析了宋军的武器后,完颜宗翰的再一次攻城分了梯队,抱着哪怕只剩下百分之一器械都是胜利地金兵终于陆续将云梯靠上了潼关城头。
随着城头开始近战,越来越多地金兵陆续加入登城的队伍,此时的守城战才是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但好在潼关附近的山头上还有宋兵,他们的弩炮将几乎所有的金兵投石机都消灭地干干净净,后来转而开始攻击其他目标,为城墙的守军减轻了巨大压力。
张浚知道这算是金兵最后一次的强攻了,再想找出这么多地攻城器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指挥着手下的士兵在清理登上城墙的金兵们。
很多宋兵由于这一年云翼自上往下的爱国和主战教育,都带上了军人该有的血性,有不少受到重伤地兵士抱着敌人一起翻滚跌下城墙同归于尽,这些金兵中的女真族很少,大多都是汉人,所以宋兵这种不要命的样子把他们吓住了,士气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带着这样情绪地潼关守军最终靠着狭路相逢地勇者姿态赢得了城头攻防战地胜利。
这算是潼关之战中决定成败地一场战斗,失败之后的完颜宗翰很自觉地将自己的营地后退了三十里,与潼关遥遥相对,再也不进攻,等着其他两处战场地消息。
而张浚明白对方的意思,也没逼人太紧,将潼关的防御暂时丢给自己的部下之后,回到长安城内与得知消息地刘锜等人设宴庆贺。
此时地金兀术已经在庐州城内住了三天,好在一些百姓埋藏地粮食被找了出来,才不至于让部队挨饿,虽然也还是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在哪里。
他也想过回头,但那些奇怪的道路让他头疼,另外他猜测对方应该已经将淮水切断,否则自己的步兵们早就该来了。
“中计了,这些狡猾的南蛮子,看来只有到大江边,与自己的船队汇合才行,这些可都是金国的中坚力量,可不能坏在我的手里”,叹息归叹息,兵贵神速的道理谁都知道,不想在庐州等死地金兀术带着部下们向着大江附近而去。
第十九章 十面埋伏
更新时间2016-3-19 8:59:13 字数:3195
南方最好找地就是渔夫和船工,这些本来的平民们经过训练很快就会成为能形成战斗力的水军,这是南方的优势。
如今拥挤在淮水当中,准备通过运河和其他水路渗透进淮水之南的一百多艘金国船只塞满了淮水中下游的水面,这个时代除了火箭、撞角之外,水战的手段不多,大部分时候都是接舷战。
所以,数量上占着优势的金国水军几乎无视了韩世忠治下在远处飘荡着地几十条船。
但等那二十多艘奇怪地船只出现之后,一切都变了,指挥这些新式战船的也是韩世忠,原来的那些老式舰船是他手下在指挥,迷惑着敌人。
一般地大型江船在淮水是无法转头地,但这种新式战船结束了这个时代,漂亮地复合风帆让它们在淮水流域这个多风的平原地带如鱼得水,可以三百六十度射击的弩炮已经不需要八角弩协助进攻,就光靠着它就能将一艘艘地金国船只烧成一团团焦炭。
韩世忠受到过多次来自云翼地警告,不得轻易近战,所以他牢牢地记着,只是以自己船只的优越性放风筝一般地逗着那些笨重而又缓慢地老式船只,再把它们一个个地沉入水底。
“一边倒地屠杀,殿下真是天人下凡,我朝有此利器,何愁金虏不平?”,梁红玉这些天一直陪着自己的相公在观战,甚至亲自为那些上去接舷战的老式战舰中的兵士擂鼓助威,所以对新战舰的威力是赞叹不已。
韩世忠起身对着南方江宁方向行礼之后,“殿下乃天子,神人下凡,岂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比的,起先我觉得只有二十艘太少,如今啊,我看其实十艘就可以将金国的水军打得再也不敢出来”
“相公,康王殿下尚未登基,不可乱说,当心祸从口出”
“你个婆娘知道什么?我看只有康王才合适坐那个位置,换成其他人,第一个不答应地就是我老韩”
水战的一边倒,让淮水水域被宋军彻底掌控,大型船只到不了的上游也被犀利地弩炮和八角弩给封锁了水面,完颜晟虽然着急金兀术的安危,但也无计可施,总不能从江面上飞过去吧?
其实完颜宗望的中路军更惨,要知道他面对地可是云梦泽附近的水网,仿佛延绵不绝般地大小湖泊、水潭、水洼、大河、小溪等差点让那些北方来的骑兵们发疯,而且由于他们这边不是主攻方向,所以只有一些小破船,要知道他们攻下江陵之后,几乎百分之八十的荆襄家族都跑路到了荆南,哪里有船留给他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