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搜刮到的食品还有药品都被军队集中起来,50岁以下的老人被要求加入军队,所有的医生都被集中,甚至教堂里的神职人员都被统一编进了部队,做一些为伤兵死人祈祷的工作。妇女和孩子统统被登记,变成了斯大林还有他的将军们眼中的“预备队”。
莫斯科城市里很多的部门都已经空无一人,婚姻登记还有社区服务等边缘职能机构一个月前就停止了运转。运送粮食和蔬菜的卡车经常遭到哄抢,一些暴力事件和抢劫案件也没有人过问——警察都被征召成了士兵,维持治安的都是一些七老八十的老爷爷,实在对不法之事缺乏震慑力。
整个城市里似乎只有军队还在正常的运转,在斯大林全民皆兵这样疯狂的命令下,整个莫斯科已经成为了乱成一团的巨型堡垒,除了以自我毁灭这种形式来对抗德国部队进行垂死挣扎之外,已经丧失了其他的功能。
几乎是没有后路的垂死挣扎,大家都知道苏联领袖斯大林同志这是在玉石俱焚,因为就算这一战最终苏联侥幸获胜,官僚体系以及档案文件管理的崩坏也会让苏联失去驾驭地方的能力。换句话说,无论怎样,苏联这个庞然大物都在这场自我毁灭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和虽然战败但是后劲十足的德军比较起来,丧失了动员优势的苏联现在的压力更加庞大。双线开战让整个苏联的部队首尾不能相顾,国家动员能力已经损失得七七八八,再也不能用压倒性的国力来抵消掉前线那恐怖的损失。
列宁格勒守军被迫全线后撤,芬兰还有德国的E集团军兵不血刃的占领了这座“用前领袖名字命名的城市”。德军在城市里推倒列宁的雕像,到处悬挂上扎眼的德国万字国旗,新闻记者将这个胜利大书特书,恨不得以此来抵消别尔哥罗德被苏联夺回的尴尬。
苏联似乎又一次被打了脸面,好不容易从别尔哥罗德州找回的场子在列宁格勒之战中丢了个精光。至于说为什么准备抵抗到死的列宁格勒最终会以不战而降的结局落幕,这就要从另一个作战计划说起了。
☆、965莫斯科的变数
在朱可夫和斯大林决定让苏军主力部队南下展开库尔斯克会战的时候,斯大林就瞒着朱可夫拟定了另外一个作战计划。?苏联的高官还有将领们和斯大林想的一样,那就是斯大林格勒是重中之重,但是莫斯科是根基也不能轻易舍弃。
这个想法无可厚非,所以南下之战拉开序幕,斯大林倾尽全部家当要力挺朱可夫打一场命运之战。但是莫斯科空虚的防御无疑是所有人心头的阴霾,所以斯大林开始想办法增强中部地区的防御。
就地动员老少妇女自然是必要的一环,可是谁都知道依靠这些虾兵蟹将是挡不住伦德施泰特这只孙猴子的。思来想去,既然南部的斯大林格勒不能轻易舍弃,中部的莫斯科又必须尽力保住,那只能舍弃另外一个方向了。
所以斯大林决定放弃列宁格勒,放弃这个“用前领袖名字命名的城市”。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光棍精神,苏联北方集群3个集团军57万步兵卷起铺盖开始了自己南下驰援莫斯科的撤退之路。
斯大林的想法很简单:北面的那些地方老子我不要了,莫斯科有了这几十万大军,就能在支撑一阵子!而突然南下的苏联北部集群,也确实让伦德施泰特还有克卢格两个德军指挥官感觉到压力山大,毕竟凭空多出来的步兵确实增加了莫斯科会战的变数。
一旦放北方集群的5o多万大军集结到莫斯科周边,那么很可能让莫斯科成为下一个斯大林格勒德国可没有那么多的盟友资源再打一次大规模城市巷战了,现在斯大林格勒后遗症还在德国的占领区以及盟友那边沸腾呢。
几十万年轻生命被德国人有意填了巷战大坑,闹出的影响可不会轻而易举的平息,要是再来一次,估计乌克兰白俄罗斯甚至是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地区,就都成了游击队温床了。任何一个所谓的聪明人的计划,都不是毫无破绽的,至少那种一石二鸟的计策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不错,事实上后遗症并不少。
德国是打着削弱占领区,并且可以减少自身损失攻占斯大林格勒这两个根本目的去准备的计划。动员了乌克兰等地区的青壮,有意识的去消耗这些地区的力量,这个计划听起来不错,也完全符合德国的利益。不过细细研究一下就不难现,这个看似一举多得的计划,无非是透支了乌克兰与白俄罗斯等地区仇俄的情绪,以及对第三帝国的好感罢了。人员兵力是依靠动摇地区情感换来的,这么一说也就说得通为什么德国正在拼了命的援建乌克兰了。
整个东线的德军正在补充兵力,整训军队。接收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卡车等装备,为接下来的夏季攻势积蓄自己的力量。在库尔斯克会战结束之后第1o天,g集团军就收到了71辆虎王坦克的补充。
差不多两个装甲营的坦克让第1装甲军终于缓出了一口生机,原本已经几乎全灭的第1装甲师第1装甲团,终于在领了17辆坦克之后,略微恢复了一些建制。可惜的是装甲车还有反坦克炮的损失一时间难以得到弥补,毕竟瞬间产生的损失不可能立即被产能填满。
同一时间内大约有4万名刚刚结束了训练的国防军士兵跳下了火车,加入到损失惨重的g集团军序列。古德里安都没有想到自己可以立即得到如此多的装备和人员,他还以为g集团军恢复到能战的状态,至少要半年的时间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