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拉近距离,苏联的飞行员也终于知道了如果再继续和那架出故障的德军飞机纠缠,他们要不了多久就都要被击落在这里了。于是两架苏联飞机从编队里飞了出来,迎向了远处的哈德曼。
“坚持住!中队长!我来了!”哈德曼用通话器喊了一句,然后他就看见两架苏联飞机一边开火,一边向着自己冲了过来,他嘴角扬起了自信的微笑,因为他相信自己的飞行技术,相信在这片天空之下,没有人能够挑战他的权威。他是这个领域的神,不败的神。
他轻轻一拉操纵杆,让飞机略微向上爬升了一点,避开了迎面打过来的苏联飞机炮弹,然后他没有改平飞机,而是立刻让飞机进入俯冲,又杀回到了两架苏联飞机所在的高度上。他的飞机速度更快,俯冲和爬升也更加灵活,两架苏联飞机一前一后还没等调整好角度,就发现对手已经又回到了原来的平面上。
哈德曼是来救人的,他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中队长摆脱苏联飞机的围攻,所以他并不急着消灭过来干扰他的两架苏联飞机,而是用速度和高度差甩开了对手,迎面冲向了更远处的苏联飞机编队。
“小心!小心!他突破我们了!他向你们那边去了!”一架苏联飞机的飞行员大声的提醒自己的同伴,因为他看见黑色机头的德军飞机已经从他的飞机下面不远处呼啸而过,头也不回的杀向了他身后的苏联飞机编队。
不过他的提醒显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仅仅过了几十秒后,一架苏联飞机就拖着长长的黑烟从高空中坠落下去,而这个时候陷入包围的那架德国飞机,已经彻底没有了危险。因为他的身边,一架宛如黑色死神的德军飞机在阳光下闪着诡异的光芒,让周围的苏联飞机不寒而栗。
两架德国飞机开始恢复高度,没过多久就到了8000米的高度,这里相对安全一些,中队长也开始趁机整理自己的驾驶舱,不过他的耳机里传来了哈德曼的声音,这声音让他的脸上弥漫起难以抑制的喜悦。
“中队长!我下去把这些苏联人都干掉,然后陪你返航!”哈德曼说完,就轻轻的推动自己的操纵杆,让飞机以一个很柔美的角度,俯冲了下去。
一共十二架苏联战斗机已经被哈德曼击落了4架,剩下的飞机除了两架盘旋在低空的I-16战斗机根本没有本事插手战斗之外,能够迎战哈德曼的苏联战斗机只剩下了6架。看样子他们不愿意放弃德国战斗机落单的机会,想要以6架飞机来尝试着击落哈德曼这架飞机。
打开发动机的加力,Ta-152战斗机的发动机更加欢快的轰鸣起来,速度再次提升,哈德曼义无反顾的杀向了迎头赶来的苏联飞机。
看着远去的僚机,中队长的心里突然想起了形容飞行员的一组词汇:壮志凌云!R1148
☆、547故技重施
哈德曼的飞机冲向对手,双方的距离逐渐靠近,就在苏联战斗机飞行员用瞄准器瞄准哈德曼的时候,哈德曼的飞机却突然一下开始了向侧面的机动。
这架新型的ta-152战斗机在哈德曼的手中似乎拥有了生命,灵活的在空中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没有苏联飞机可以抓到他。不过哈德曼可不是单纯在躲避着苏联战斗机的围攻,而是在避开了大多数战斗机的同时,捕捉着自己的战机。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各国空军都在整理着自己的战斗机战术,而这个阶段的战术往往是幼稚并且不成熟的。空中格斗依靠的是个人飞行技能支撑的单打独斗。
进入到战争的末期还有西班牙内战等局部战争得出的战争经验,让各国空军开始发展自己独具特色的战斗机,以及配套的战斗机飞行技术。无疑德国人在总结战争经验还有学习先进技术的方面是领先世界的,他们是西班牙内战的直接参与国,也差不多是最大的受益国。
德国空军在西班牙逐渐否定了自己大规模密集编队飞行的空战理论,因为实战证明这种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编队方法已经过时了。德国飞行员开始尝试灵活多变的飞行掩护模式,开始全面普及更具威胁的“四机编队”。
这种飞行模式在德国内部被称为“四指编队”,因为四架飞机保持距离形成一个倾斜的直线伴随飞行,很像一个人伸出了自己的四根手指头。这种飞行编队比英国人的箭头飞行编队要灵活的多,英伦空战的实战结果也证明了德军飞行编队确实更为先进。
四指飞行编队是由两个独立的双机编队组成的,也就是说德国的战斗机在战斗中是以两架飞机互相掩护为基础的。这也就是长机和僚机之间的联系——长机进攻僚机掩护,僚机进攻长机掩护。大多数时间里德国飞行员的后方都会有同伴提供掩护,这对于空战来说,无疑是非常有效率的战斗方式。
现在哈德曼丧失了自己的长机,变成了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这给他的战斗造成了很多麻烦:他不得不时刻注意自己的后方,避免对手咬住他的尾部进行攻击。他如同走在悬崖的边缘,稍有不慎就会跌下山崖万劫不复。
让开了围上来的苏联战斗机,哈德曼丧失了高度,却没有意思想要爬升起来。他为了避开苏联战斗机的射击,最后选择了俯冲向下这个出路,苏联战斗机飞行员也乐于看见这种选择,至少在低空的时候,他们的战斗机性能差距会更小一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