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
他看了看杨丰,语气凝重地说道:“元首阁下,这个问题我们会认真考虑的。”
那还考虑个啥,杜鲁门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紧接着向麦克阿瑟发去了命令,而且为了防止这个越来越让他恼火的混蛋不听话,米国政府就在同时通过广播公开了这个命令。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之前,美军不会越过分界线,因为联合国当初的决议,就是恢复南高丽的和平,并非进入北高丽作战,所以联合不会越过分界线,当然南高丽军队自己的行动,他们也是无权干涉的。
紧接着李同志那边也做出回应,新华向东北大规模增兵,只是国内的正常调动,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难民无意干涉南北高丽之间的战争。
杜鲁门的命令发出后,不知道多少人气得跳脚骂呢,尤其是在知道这事儿是杨丰在幕后撺掇后,不论史达林,麦克阿瑟还是李承晚,都在用他们能够想象的所有词语,在心里默默问候杨元首的祖宗八辈。
麦克阿瑟甚至亲自蹿回米国,在参联会串联那些将军们,要他们一块儿向杜鲁门施压,但明白这场交换的海军所有将领一致支持杜鲁门。
海军作战部长谢尔曼,甚至给高丽战区的海军第七舰队直接下达了命令,如果麦克阿瑟有越权行为,不准为他提供任何支持。
上蹿下跳活动了好几天,老麦最终还是无功而返,可怜纵横沙场数十年的麦大帅,居然就这样输给了一部弹射器,联军在米国政府的严令下,止步于分界线。至于李承晚,他并没有停止进攻的脚步,这对他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错过了恐怕就别指望再收拾金大胖了,原本配属给美军作战的高丽军,在空中掩护下最终还是越过分界线,向平壤方向发起了进攻。
当然,这对杨丰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反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只要美军不越过分界线,李同志那里是不会出兵的,不过他也明白,这种状况维持不了多久,现在只是杜鲁门求着他而已,一旦弹射器技术到手,那时候会是什么情况还不一定呢!
无论史达林还是麦克阿瑟,都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
尤其是前者,估计这时候正在挖空心思地研究怎么才能让联军越过分界线呢!折腾一圈最后空欢喜一场,而且让李同志和杜鲁门建立起了联系,史达林恐怕鼻子都快气歪了,接下来要说他不搞点小动作鬼都不信。
更何况还有麦克阿瑟这根搅屎棍,现在他被硬压了下来,接下来李承晚的进攻顺利还好说,如果进攻不顺利,甚至被金大胖重新暴打,他是绝对不可能忍住不出手的,实际上这时候,驻高丽的米国空军,就依然在对北高丽境内城市进行轰炸,这一点是杜鲁门默许的,只不过他严令不准轰炸鸭绿江沿线而已。
但轰炸这种事情…
不还是有个误炸嘛!
总之接下来斗争是不会停止的,逐渐累积起来,最终是否还会变成真正的战争,这个他也不好说,这局势千变万化,而且早就跟原本历史偏出十万八千里了,他现在哪有那本事能猜出以后的事情。
不过至少可以预见的短期内,双方是肯定打不起来,对他来说这就足够了。
第二四八章 战火重燃
“报复,这是赤裸裸的报复!”
穿一身绛红色礼服,站在一众宾客间的杨丰,挥舞着一张电报纸,义愤填膺地喊道。
他期待已久的爪哇战争终于打响了,就在他访美的第四天,赤军向白军控制的万隆,发起了凶猛地进攻。
标准的苏联式进攻,铺天盖地地炮火覆盖,甚至都动用了喀秋莎火箭炮,然后紧接着装甲部队快速推进,钢铁洪流势不可挡地冲锋。最后面是仿佛机器一样,不知死亡不知恐惧不知疲惫的士兵,端着sks和莫辛纳干混杂的步枪,迎着密集的炮火一刻不停冲锋!
很显然这就是史达林的报复!
不过时间上推算慕梭也的确该动手了,尼德兰军已经基本完成了撤退,编制上只在巴达维亚保留了一个师,但却从这个师里面又抽出了一个加强营,去高丽给米国老大捧场,目前剩下的总兵力只有一万多一点,填补他们离开后空缺的,是哈达扩军后的新兵。
而杨丰扩充的三十万明军,依然在婆罗洲整训。
可以说这是慕梭最好的时机。
“元首阁下,请您放心,米国人民将永远和您站在一起!”
麦卡锡一脸庄严地说。
其他那些受邀请而来的政客们,也纷纷用各种语言表现着自己对大明人民的友谊,这里面有不少人,那都是从杨丰那里秘密领工资的,虽说不至于真正被他收买,但在米国渲染一下明美友谊还是没问题的。
杨元首在米国,可一直都是极富争议性的人物。
不说别的,光迪士尼的横死,就已经足够让很多米国人对他记忆深刻了。更何况这些年死在他手里的,还不只是一个迪士尼,去年宝洁也步了迪士尼后尘。佳洁士,帮宝适。海飞丝等十几种品牌全在杨丰旗下的汉风集团呢,这还怎么让宝洁活?一开始好歹因为距离远,数量少,售价高,再加上还有汰渍支撑,宝洁凑合还能混下去,可自从他的加拿大工厂建成并投产碧浪后,宝洁就只有死翘翘了。
好在和迪士尼不同的是。宝洁破产后,汉风集团收购了宝洁,这家公司并不是大明的,而是一家尼德兰公司,只不过是杨丰开的而已,收购宝洁后,不但没有裁员,反而开始建设帮宝适生产线,所以对米国人造成的冲击并不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木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