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虎啸_遥远之矢【完结】(170)

  “正是。那孔贼之部,皆久战精锐,如齐心合力从登州突围而去,我料朝廷大军定难于阻击。而叛军若突围而去,黄总兵,你说他们会去投谁?”

  “他们…他们会去投鞑子?”黄龙脸上闪过一丝惊色。

  “黄总兵之虑,在下亦有此忧。孔有德等人从登州脱逃后,定然会携带大批精锐部队与火器重炮,北投鞑子怀抱。如此一来,鞑子之势定当愈发壮大,而对我大明江山威胁更大啊。”李啸语气沉重,言毕长叹。

  “当不至于此吧?”

  “此事可能性极大,黄总兵切莫等闲视之。而且下官担心,若孔有德投鞑子后,定会拿金州之军下手。”

  “李千户何出此言?”

  “黄总兵,恕在下直言,金州守军兵微将寡,孤悬辽南,叛军投鞑子后,若与鞑子海陆合攻,则大明官军极难救援。界时,这金州全境,这旅顺孤城,恐难以免于沦陷。”

  李啸说完,黄龙沉默无语。

  密室中一阵让人窒息的寂静。

  “那么,若果如此,亦是天意矣,我等守土之将,决不可弃国家土地,唯有死战报国,至死方休!”黄龙终于抬起头,一脸紧毅地缓缓说道。

  “大人何必如此,以在下之意,若鞑子势大,可暂弃旅顺退守登州,保存实力再作反攻不迟,若强守此孤悬无援之地,纵死何益?”李啸苦劝。

  他还想多说什么,却被黄龙举手阻止:“李千户你不要多说了,在下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的道理,辽东各将可以对鞑子望风而逃,但我黄龙决不可苟且偷生!况且,我若弃守旅顺,金州落于敌手,朝中诸位大臣又岂能容我?我意已决,若国事真到这般糟糕之地,黄龙定与城同殉,不负皇上与朝廷重托!”

  李啸心下黯然,原来他以为,能凭着自已对未来局势的提前判断,让黄龙到时弃守旅顺,保存实力后再做反攻,而不必做无谓的殉死。现在看来,想说动这个极为固执的人,却是极难。

  而且,黄龙说得也有一定道理,在这党争、朝争激烈的明末,已失去最大靠山袁崇焕的黄龙,若果真弃守旅顺,只怕还未来到登州,朝廷便要派人来将他下狱治罪了。

  望着黄龙坚定脸孔上那两个黑色的大洞,李啸心下一阵莫名的难过。大明之亡,其中有多少缘由是因为自已人互不相容内斗不止所造成的啊。

  最终,李啸长叹一口气道:“黄总兵,你既守城之意坚决,下官复能何言。只在下官甚惜总兵之长子黄策,听说黄策只有十九岁,若死于这守城之战,却是可惜之至。”

  “将门之子,守土尽忠乃是本份,黄策能为国效死,也足以史册流芳。”黄龙低头说道。

  “若大明不存,则史册流芳又有何益?”李啸毫不退让地紧接着说道:“黄策少年良将,弓马娴熟,武艺出众。若将才未展,忹死于此地,复有何益于大明?若大人愿意,可让黄策跟随我军,日后定有大用。也可为黄家保留一点骨血。”

  黄龙沉吟无语。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李啸拱手,郑重而道:“请大人三思。”

  黄龙犹是沉默。

  良久,黄龙长叹了一口气,他久久地凝视了李啸一番,缓缓地点了点头。

  “那某家便将策儿托附给李千户,望千户善待之,黄某在此谢过。”

  “大人您放心吧,李啸定不负总兵所托。”

  第一百零二章 满载而归

  一间临时搭成的灵堂里,素香袅袅,白烛滴泪,香案上,摆着两名叛军使者血肉模糊的头颅。

  身着重孝的黄龙领着长子黄策,在此处痛哭祭奠惨死的母亲与幼子。

  祭奠完毕后,两人低声言谈。

  “孩儿不想离开父亲,愿同父亲共守旅顺。”

  “策儿,你的心思为父明白,只是为父仔细考虑过李啸的话,他说的确有道理,旅顺现在兵微将少,若鞑子与叛军合兵来攻,旅顺绝难守住。为父将责在身,为国尽忠乃是本份。但你却完全不必这般和为父一样,最终只落得个为国殉难的结果。”

  “父亲,孩儿不怕去死,只要能与父亲在一起,纵战死沙场,孩儿亦心甘情愿。”

  “胡扯!金州守军五千多人,不缺你一个!为父让你跟随李啸,不是没有原因的。想那李啸年少英雄,不足500之人,便敢渡海进攻鞑子海堡,竟还大获全胜。真真英勇了得,让为父也得刮目相看。此人如此有勇有谋,前景定然远大光明。你跟随此人,可以更好地建功立业,光耀我黄家门楣,若能如此,为父纵战死旅顺,亦含笑九泉。”

  “孩儿放心不下父亲……”

  “男子汉大丈夫,四海为家,征伐八方,有什么放不下的!策儿,你不可作此小儿女态,你要知道,我们黄家将门起于微末,绝不可在你手中衰败,希望你跟随李啸后,要更加忠勇奋进,为国立功,为已立名,方得不负为父殷殷之盼,方能对得起你祖母与糼弟在天之灵!”

  “那孩儿谨遵父命,孩儿去后,父亲大人请多加保重。”

  …

  经过一番长谈后,黄龙带其子黄策从灵堂中出来,将其带到已在客厅饮茶闲聊的李啸之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