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为鲁王,藩兖州,升兖州为府,隶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复置嵫阳县为兖州府治所在地,辖济宁、东平、曹、沂四州二十三县。
李啸记得前世读过的历史中说过,明代的兖州,是由嵫阳县改建而成。城池位于泗河拐弯处,凭依着北部防山余脉而建,清澈的泗水河从城池的南面折向东边流过。整个兖州城,呈东西长而南北短的形态,经历年扩建改制后,整个兖州城的城墙长达十四里又两百步,成为山东数一数二的大城。
最让人称道的是,兖州城的城墙高达十米,全部包了厚实青砖,城墙宽度是达到了近七米,可并五马而行。上面女墙,堞垛,箭楼等防御设备一应俱全。全城共开了三座城门,分别是东、西、南门,每个城门都建了瓮城,大大加强了府城的防御力。
全军向着兖州城直行而去,王爷朱寿镛一脸喜色,急急向正在沉思观望的李啸走过来,他手指着城墙上的明军旗帜,连声说道:“我军来得及时,现在敌军应该还正在济宁州一带烧杀掳掠,尚未来到此处,我军速速入城要紧。”
朱寿镛一口一个我军,让李啸心头喀碜得慌。他随即点头同意,全军绕向南门,渡过那座泗水大桥,准备由南门入城。
行过泗水大桥时,李啸仔细观看了这座座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的泗水大桥。
整座大桥长约200米,宽8米,桥身有15孔,纯以巨石砌成,气势宏伟,造型优美,有‘鲁国石虹‘之称。桥面两边石栏及护板雕刻精致,两端还有石狮水兽等装饰。据记载,此桥建筑耗银数十万两,历时五载方建成,在当时为全国二十四名桥之一。数百年中此桥都是南北交通的要冲。
李啸记得历史有记载,清代康熙、乾隆、光绪时及1957年的大洪水中,该桥均有所毁坏,历经重修改建,基本上尚保持原貌,在他的前世,为兖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啸眼神复杂地看着这座精美的桥梁,没有人知道他的内心在想什么。
虎啸军前头,忽然喧哗不已。
李啸等人正惊疑中,忽听得南门瓮城之上,一个炸雷似的声音猛地响起:“狗入的李啸!竟敢带兵来此,尔等休逃,且吃我军一炮!”
第二百零六章 见面冲突
李啸心中猛地一惊,这个声音,似乎有些耳熟。
纵马向前赶的李啸,远远地听到前头自家甲部将领张行猛怒吼回道:“娘个X!哪里来的狗东西,老子千里迢迢来此救护兖州,你他娘的不开城门欢迎我军入城,还敢辱骂我家大人,还想向我军开炮!你们这些肮脏泼货,莫不是活腻了么!”
李啸正欲说话,旁边的泰兴王朱寿镛却已急急纵马地掠过了他边,行近南门外,一脸急色地对着城头上喊道:“城上可是徐州卫的来援将士么?万万莫要开炮!都是大明官军,岂可无端自戡!李啸之军乃本王亲请,还请将士们速速开门为是!”
城头一阵喧哗,随即楼上一个峻刻的声音响起:“在下不知是王爷回来,还望恕罪。只是我军与那李啸往日有重大怨仇,心中之愤着实难平。既王爷您这般发话,在下如何敢不遵,日后再与那李啸计较便罢!”
随即此人立刻发话:“打开城门,迎接王爷入城。”
李啸心头一颤,原来,这兖州府竟然还去南直隶的徐州卫援请了兵马,难怪他们对我军这么熟悉。
想起当日李啸全军,在碑廓百户所与徐州卫的兵马那番大战,杀得徐州卫军兵尸横遍野,主将大败溃逃的情形,李啸心中满是感慨与无奈。
唉,这世界怎么这么小,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城门轰然大开,李啸全军与朱寿镛、李懋芳等人一并入城。
李啸眼见得一行人脸色阴沉地从城墙上下来,他定睛一看,发现走在最前面的两个人,竟原来是徐州卫指挥使刘知俊与其家丁队长董茂。
李啸心想,难怪刚才的声音这么耳熟,原来正是董茂这厮这般喊叫。
刘知俊董茂两人快行至朱寿镛面前时,欲下跪行礼,被朱寿镛赶紧扶起。
“刘老将军,莫要来这般虚礼了。你来带徐州卫将士来援我兖州,本王不胜心慰矣。”朱寿镛一脸感动之色。
“鲁王亲派郡王前来相邀,在下安敢不从。我等得到鲁王大人的援请后,便立刻出兵赶来。总算于昨天赶至府城,今日方接管了这城池防御。”须发皆白的刘知俊拱手而答。
李啸心下暗想,历史上说,鲁王朱寿鋐无子,刘知俊所说的郡王。应该是泰兴王朱寿镛的长子朱以派。
按真实历史的走向,鲁王朱寿鋐于崇祯九年去世,继任鲁王者,为朱寿镛,朱寿镛继位三年多后便死了,随即又由其长子朱以派于崇祯十二年任鲁王。
这位朱以派,更是命途多舛,仅仅只当二年多鲁王,便在崇祯十五年之时,因清兵入寇山东攻克兖州后。为不落于清兵之手,自缢身亡。长子朱弘及弟朱以衍、朱以江一并殉难。两年后其弟朱以海嗣位。后来,成为了明末著名的鲁监国。
刘知俊董茂两人,参拜完朱寿镛之后,又向一旁的山东巡抚李懋芳致礼。
李啸一直保持沉默,冷冷地看着两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