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 李四光两人倒抽了口冷气, 只是第一批投资便高达近三百万。 后面每年的投入都不低于百万。 宁夏并不是什么大地方, 地广人稀, 能投入这样的治水资金绝对是大手笔投入了。
“如果南京能有这个决心, 今年也不会数十万人死于水灾了。” 李四光不胜唏嘘地道, 今年长江沿岸, 单是受灾的人便高达五六百万, 直接死于水患的更是多达二十于万, 而缺粮饿死, 病死的更是不计其数。
“不说南京了, 有些事总要人去做, 也总会有人去做, 咱们没能力改变现在的恶劣局势, 但要为以后变好做努力, 宁夏, 青海。 我跟黄司令的打算可不仅仅只是屯田, 实业, 铁路, 军工全方位的发展才能为日后的抗战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宁夏是有煤矿的, 贺兰山一带还不少, 只是长期以来都被马家, 还有一些沾亲带故的人所控制, 采煤的规模小, 方式原始, 使得宁夏这边的煤炭产出十分小, 完全称不上工业化, 这次从奉天省迁来了大量的采煤机械。 李教授, 你先跟苏老这个地主交流一下, 了解一下这一带的大体情况, 第一要务是把煤矿资源找出来。 只有找到足够的煤, 我才能在银川, 兰州建规模不等的火力发电站, 为西北的工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另外也能解决民众在冬天生火取做, 取暖的问题。 当下最主要的是煤, 铁。”
姜立说道, 至于石油, 姜立大概知道几处地方, 先解决兵工厂那边的需要再说, 至航空汽油暂时可以从外面再买一些, 需求量并不是那么大。
“ 姜军长带过来的采煤机械有多大产能?” 李四光试探着问道。
“日本在抚顺, 本溪矿区一年采煤量超过千万吨, 我把那边的人和机械大多都拉过来了, 李教授认为这些机械够不够用了?” 姜立嘿然一笑道,“日本人就算占领了奉天, 想恢复抚顺, 本溪矿区的开采, 也不是一两年的事。”
“够了,够了!”李四光抽了口冷气说道, 对于姜立的作法李四光从心底是很认同的。
“黄河的危害很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对上游植被破坏太严重, 各种支流, 干渠每年都在风沙的侵蚀下变下, 大量泥沙随雨水进入黄河, 使得黄河河床每年抬升, 河堤又年久失修, 一发大水往往就酿成惨剧。 如果能让民众用煤取暖, 每年可以节约下来大量被砍伐的树木, 再适当种植一些, 今后根治黄河水患也不是没有希望。” 苏芳眼睛一亮, 很快想到了扩大用煤带来的好处。
治理黄河水患 , 可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点手段, 眼下也是手头上没有足够的人才, 暂时还只能求助于洋人, 姜立也就没把打算在兰州至银川段的黄河上建几座水力发电站的打算说出来, 这事后面还得找洋人去谈。(未完待续。)
☆、168章 建设任务2
“ 苏老跟李教授都有了差事, 原本我是打算过来修桥的, 不过陕北那边的桥暂时修不成了, 姜军长不会让我闲着吧?” 茅以升开玩笑地说道。
“怎么可能没事做,就怕茅教授到时候嫌太累。 ” 姜立轻笑一声说道,“ 等平定了宁夏, 青海的马家军之后, 到时候得麻烦茅授亲自操刀, 主持建造兰边那边的跨河铁路大桥。 不过这恐怕得等到几个月后, 茅教授是搞土木工程的, 对于修筑公路恐怕不陌生吧?” 姜立问道。
“ 不是专长, 不过修公路不算太难, 只要姜军长提供足够的水泥, 钢筋, 还有人力, 我做得起来。” 茅以升想了一下说道。
“那就好, 生产水泥的设备我已经遣人快运到石嘴山, 后面还会到银川,两头同时开工, 铁路的建设周期太长, 但交通不能停滞, 就先从公路开始。 ” 姜立说道。
“ 姜军长,这又是铁路 , 又是采矿, 还要组织大规模屯垦, 购买农具, 种子都是一大头, 没三千万打不了底子, 更何况还有水利方面的建设, 后面还有发电站, 东北大学的投入,近十万军队要养, 摊子会不会铺得太大了? 这么大一笔钱, 若是从长计议, 相信可以做更多的事, 这些工程也做得更加稳健。”苏芳虽然他对一些建设上的投入乐见其成, 但有句话叫过犹不及, 就是饭吃多了也能把人撑死, 姜立一下子铺开这么多建设, 单是帐面上算, 消耗的资金就至少在四五千万上下, 这对于过惯了苦日子的苏芳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就是李四光, 茅以升两人看来也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苏老说得不错, 建设上的事急不来。 还是相对稳健一点的好, 否则这些建设一旦展开,后续资金投入不足, 建到一半就停了。 白忙一场不说, 还浪费了大把的人力, 物力与财力。” 茅以升也凝重地点头道。
“钱上面的事我会解决, 把奉天城的积蓄搬空了, 维持一年是绰绰有余的。 一旦明年的收成上来, 那些实业工厂陆续投产, 终归是能把日子过下去的。 投入这么多资金上去, 基本上都用来采买物资, 至于人工上面暂时还不用太操心, 我从奉天带过来了几十万吨粮食, 可以支撑一年多, 那些劳工也是用的以工代赈, 现在是国难时期, 在满足每个人生活所需的同时。 都要贡献出一部分力量出来支援战争需要。” 姜立叹了口气说道,“ 困难相当大, 但需要克服, 日军现在已经攻占了奉天, 三五年之内会全面占领东三省, 另外南下的脚步也不会停, 咱们这边的速度要是慢了最多工程建不下去, 但沦陷在战区内的百姓, 在前线跟日军对抗的战士可是随时会送命的, 只要西北稍微稳定。 我就要把那些战士源源不断地送向战场,在奉天城我见了太多战士的死亡, 好几万人就那么没了, 我不希望他们在跟日军拼命的时候 肚子填不饱。 衣穿不暖, 用自己的身体去抗日军 的飞机大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