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战之钢铁风暴_搞个锤子【完结】(520)

  张学良毕竟还是想东北军跟日本人打的,而眼下为止,无疑只有西北军跟日军打得最凶,而往日对上日军一触及溃的东北军这次也脱胎换骨了,这也是张学良所愿意看到的。在认识到自己如何鼓动。张学良也不会彻底与姜立对抗,在认识到姜立对西北的执掌程度之后,带着这样的结论,戴季陶有些遗憾的离开了兰州。不过离开兰州的时候,戴季陶心里也有些庆幸,庆幸的是北面至少还有这样的一个强人,也许只有这样一个极度自信且强势的人,才能将北方整合成一块,牢牢的将日军挡在北面,避免华北与华东两个方向的日军成功会师。西北对于南京再是威胁。毕竟还只是内敌,比不得外贼。

  平绥支队还有伪军在绥远西部遭遇的惨败让日军高层再一次的侧目。而汇聚了一个师团,两个混成旅团还有大量伪军随从的蒙疆军团竟然在李杜第5集团军面前接连受挫。甚至由于平绥支队的惨败,导致在归绥立足未稳的日军甚至被赶了出去。使得归绥成为第一个在日军占领之后。还能被民国成功收回的省会城市。民国士气大受鼓舞,而带给日军的自然是更大的震动。

  西北在河北与华北方面军主力苦战,给华北方面军带来巨大伤亡的同时,竟然还有能力在绥远发动如此规模的反攻。说到底,还是日军将精绥都划到了华北方面军,配制给蒙疆军团的技术兵种不足。若不是因为空中力量尚且压住西北军一线,此时说不定第5集团军已经踏在打出归绥以东的路上。饶是如此,也足够日军高层惊出了一身冷汗,毕竟若是西北真有这个实力压制住蒙疆军团,若后面还有底牌,一口气打到大同,那么进入山西的十几万日军就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了。好在西北军终究还是主动止步在归绥。并未露出进一步东进的姿态与意图,就算这亲,日军也不得不从华北方面军紧急抽调了两个步兵联队,协同重炮兵,工兵,装甲部队再次组成一个支队临时划到蒙疆军团麾下,才重新压制住李杜的第5集团军。

  不过由于抽调了过多的兵力,导致发动忻口战役的日军人数不足。历史上日军十余万大军在忻口一线拉开了阵线狂攻猛打。而此时由于绥远一线的压力,日军却不得不抽调一支得力部队北上绥远的同时,又预留了一支部队在大同,张家口一带以防绥远形势再起变化,导致无法挽回的恶果。使得日军投在忻口一线的兵力比起历史上缩减了将近五分之一。大为缓解了守军在忻口一线的压力。

  日军数次猛攻忻口未果,伤亡严重,于是派出一支部队迂回侧击娘子关,由于日军行进速度极快,原本在娘子关一线有孙连仲,冯钦哉的26,27路军。不过冯钦哉此时威信还不足以震慑手下各部,再加上通讯不便,未能及时协调各部之间的联系,军队互不统属,在日军大军压境的同时,指挥极其混乱。阎锡山只来得及派17师进行增援。17师仓库奔赴娘子关,未有多少时间准备日军便已经杀到,在娘子关一带尽皆山地,守军只来得用麻袋垒积一些极为简易的工事,利用这些工事抗住日军飞机重炮的攻击。

  日军在雪花山,乏驴岭阵地与守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阵地数次易手。

  赵师长带着第17师与日军在井陉,雪花山,乏驴岭等重要阵地与日军激战,损失极大。曾经几次致电南京,要求紧级补充,南京只是回电其应听从阎,黄两位正副司令全集。(未完待续。)

  ☆、471章 多事之秋

  (呃,这本书的成绩一直不温不火,更新也一样,半年多了,一直是每天两更。之前按照增加一名执事,加更一章的惯例也没坚持了。锤子深感抱歉。不过作为一名上班人员,有时候会有点忙,一直到现在没断过更,已经是在坚持了,书的数据惨淡一点。但锤子会坚持着把这本书完本。嗯,预算至少还有一两个月吧。

  嗯,废话不多说了,现在开始说重点,五一期间,锤子利用假期,存稿积蓄了一点。明天小爆发一下。嗯,爆发的时候0点过5分开始。半个小时内至少6章。全天看情况,是否更多就看明天的爆发了。敬请书友们关注。)

  而阎锡山对于此时赵寿山的补充命令也一再推脱,一方面阎锡山确有私心在内,另外也是此时山西的局势确实太过窘迫,所有阵线的守军都在日军的狂攻猛打下损失惨得。各支部队都在伸手找他这位战区司令要弹晌,要粮,要补充兵员。阎锡山也有些难以为继。

  赵寿山带着第17师与日军激战九昼夜,一万三千多人的整个师,打到包括伤员在内也只有三千人的地步,已经无以为继,只能带着残部向后撤退,至此,娘子关陷落,整个忻口战线震动。

  在付出了近4万人的伤亡之后,终究是拿下了忻口。至此,太原已经彻底朝日军洞开了。

  “多事之秋啊!”接到电报,在包头亲自迎接姜立的李杜此时一身军大衣,还裹着长长的披风。十二月份的北国,寒风已经是颇为凛冽了。就算裹着西北生产出的毛呢大衣,穿着军靴,在这寒风之下,身上也没有多少暖意。

  “现在是冬天了,来之前,兰州那边还下了一场小雪呢。”

  姜立说话时,嘴边上直冒白气。用不了多久,北国就会变成一片白雪皑皑的冰雪之国。李杜说的多事之秋,是在最近的一个月里,先后是忻口会战失败。淞沪会战失败,然后杨虎城,赵铁树等两个集团军,还有宋哲元,孙殿英的部队也相继撤出了保定。沧州一带,退往了石家庄。李杜领导的第5集团军与日军大小战斗不下百次,最终也先后放弃了归绥,暂时西撤。归绥会战,以日军的胜利告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