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义正严辞,对西北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此时周总在谈判桌上,也开始发挥了其出色的能力。
“抱歉,这件事不是我所能决定的,你们应该也知道,终止对日本的石油供应,便意味着我国将直接承受日军可能存在的攻击。我国不能因为对贵国的同情,便让美利坚处于不利的位置。”坚持美利坚利益高于一切的杜勒斯耸了耸肩。
南京,平津,石家庄,徐州,上海,都是在日军的猛攻之下几个月半年不等的时间陷落,稍长一点的武汉接近一年的时间。便撤至了湖南,现在连长沙都沦为第一线战区。自从武汉陷落之后,日军在豫北,豫东,豫南打了这么久,屡有斩获,也攻掠了一些城市。虽然姜立亲坐镇的中原战区一直屹立在现在。但在美国人眼里,还不太有讨价还价的资格,至少美国那边能很清楚的意识到一旦对日本实现石油禁运,那便意味着对日本宣战了。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骄狂无比的日军。
“既然如此,那便没什么好说的了。虽然我方是弱势的一方,但还是要郑重提醒贵国,在贵国吃了日军的亏以后,西北也会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哪怕是牺牲贵国的利益!”
周总起身淡然一笑,在杜勒斯诧异的目光中,结束了这次谈话。也许美国人在民国的外交上,还是第一次遭受到这样的待遇。而此时西北具有的实力,让周总心里有了一定的底气,这种第一次在洋人面前开始谈条件的感觉也让周总心里暗爽不已,难怪那些洋人平时总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这种背后有实力撑腰的感觉着实不错。可惜的是,现在西北的实力仍然还不算强。那种在与洋人谈判时的自信与底气,不仅仅是个人外交官的艺术,更是对背后政府实力的自豪。
“美国之前可一直是咱们的有力外援,这样子对美国,会不会不太好,万一后面美国中断了对咱们的帮助,岂不是得不偿失?”这场交谈结束之后,很快有其他人提出心里的疑问道。
“美国不仅是民国的外援,同时也是日军发动战争的能源支柱。他们对民国进行支持,只是担心亚洲的局势失衡,超出他们的控制。再说现在滇缅公路与滇缅铁路都已经封闭了。从美国那边的器械暂时也运不进来,这个时候不跟他们提条件,什么时候提?”
周总解释了一句,心里却是有些担心,他已经按照和姜立商议好的做了。在两条路被封闭的短暂时间,在苏联交通繁忙,因为急剧变化的欧洲局势,暂时也顾不上西北的时间,在这段最不需要美国的时间,逼迫美国人一把。
杜勒斯虽然没把周总的话放在心上,毕竟此时的西北政权虽然有一定的实力,但在西北有意韬光养晦的情况下,看上去比起日本都要差上不少,更不用跟美国这样的庞然大物相比。谈条件,那也得够格才成。
不过西北的态度显然有些超出杜勒斯的预料,第二天,关于周总与杜勒斯的这番谈话就在西北见报了。当姜立在洛阳也看到报纸上有关的报导时,会意一笑。相信此时的日本人也看到了这样的报纸,还有街道上游行的一些市民与学生。西北与美国不睦的消息很快就会传播开去。
借此进一步打消日本海军的担心,西北并没有与美国合流,西北军的航空兵,更不会同美国搅到一起去。而日本海军在初期之所以敢跟美国叫板,除了太平洋舰队的实力比联合舰队要差上一些外,最主要的也是此时的美国海军航空兵实力相对低下。此时的美国服役的各种飞机,在日军已经出世的零战面前,根本不够看。
仅管此时的日本因为与西北军的大战,无论是规模大为壮大的装甲部队,还是因为航空部队的油耗。因为满足战争中间运输的油耗,日本比起历史上更加缺油。但就算知道这些,姜立也要尽可能打消日本人的顾虑。让其尽快走上南下这条不归路。同时也要让美国跟日本在东南亚互啃一段时间。
“截至目前为止,西北各兵工厂的水冷式重机枪悉数停产。主要用于生产火蛇通用机枪与仿捷克式轻机枪。由于火蛇工艺简单,制造周期短,目前火蛇通用机枪月产量已经上升到2330余挺,成为现在产量最高的机枪。仿捷克式机枪是其次,目前月产量为1760余挺。不过参谋部那边考虑到未来在南方的作战,火蛇通用机枪由于其气冷式的特战,恐怕不太适合于高温的南方,因此参谋部建议另外再生产出一种机枪,作为将来西北军征战南方,甚至东南亚之用。”
冯占海作出这样的建议道。
“嗯,南方湿热高温,火蛇通用机枪的射速过快,上热过快。在东南亚确实不是太合适。”姜立点头道,“这点上你们要加以改进。允许降低机枪一定的射速,达到其长时间火力输出的目的。”姜立点头道,到现在姜立不准备再拿出后世一些跨过这个时代的武器设计。毕竟一国的军工产业不能单靠一个人,眼下西北的军工已经成长到了一定的规模,应该给那些技师,技工,或者是军队中的士兵一定的发挥空间。事实证明,直到现在,这些研究人员,还没有让他失望过。
“除了火蛇与仿捷克式之外,西北生产的12.7MM大口径机枪,还有7.92MM航空机枪,以及湘江系列直升机上用的机枪,一个月加起来,也有1210挺左右。以上合计,西北每年生产各式机枪约六万余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