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微微点了点头,对于一个腹黑、狠辣的谋士而言,杀人灭族只不过是间微不足道的事情罢了。
两人又聊了一阵,文昭忽然说道:“太尉杨彪居然也看不清局势,对于天子如此忠诚。只杀孔融一人,恐怕难以震慑所有公卿。”
“吾欲再杀杨彪,不知仲德以为如何?”
听见文昭这些话,哪怕在寒冷的冬天,程昱也感觉后背差点被汗湿了。
他急忙说道:“明公万万不可,杨氏乃弘农名门,其先祖杨敞,曾于昭帝时官至丞相;其高祖杨宝,乃名闻天下之大儒,隐居不仕。”
“更为重要的是,其曾祖杨震曾官至太尉;祖父杨秉,官至太尉;其父杨赐,官至太尉、司空,封临晋侯,卒赠骠骑将军,谥曰文烈。”
“杨彪本人更是闻名海内,官至太尉。杨氏四世四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绝非孔融所能比拟。”
“孔融虽然乃圣人后代,祖上几代都未出现显赫人物,杀之无妨;明公若杀杨彪,天下士子必定与明公离心。”
听着程昱这番话,文昭居然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他知道弘农杨氏非常显赫,却没想到居然显赫到了这种程度,四世四公,哪怕比起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亦是更胜一筹。
杨氏数代积累下来的人脉,绝对是一股庞大到不可想象的势力。这股隐形势力,哪怕实力乃是诸侯之首的文昭,也不敢轻易触动。
震惊过后,文昭心中不可抑制涌出了忌惮的心思。
直到此时,他才晓得为何历史上曹操在迎献帝之时,宴席中看到杨彪脸色不愉,就心中害怕了。
他也明白了,曹操为什么会因为鸡肋之事,义无反顾的杀掉了杨修。
杨氏势力实在太过庞大,纵然曹操有信心能够压制住弘农杨氏,却也没有信心自己的儿子,可以压制聪慧异常的杨修。
杨修之死,不仅仅因为他自作聪明,犯了曹操的忌讳;更主要的原因,却是因为他背后势力太过庞大,以至于让曹操都感到了不安。
在屋内来回走动几次,文昭忽然说道:“纵然不能杀掉杨彪,也不可以让其继续在朝中任职。”
程昱听到这里,才常常舒了一口气,他还真怕陈旭脑子一热,非要杀死杨彪。如此一来,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单单将杨彪罢官,也不过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罢了。
敲定了杨彪之事以后,程昱却是说道:“明公此次给孔融治罪,杀掉请愿的太学生,固然能够震慑心怀不轨之辈,可是太学生以及天下士子,也会对此颇有微词吧。”
陈旭闻言,却是满不在乎的说道:“想要解决这件事情,并非太难。你与文和可以筹备晨报,用以操纵舆论走向。”
程昱却是一头雾水,问道:“何为晨报,何为操纵舆论?”
身为一个汉代人氏,程昱自然不了解报纸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这东西用来操纵舆论,引导百姓思维,是个多么犀利的工具。
第663章 游行法
自从天及冠以后,整个蒲坂都动荡不安,哪怕是普通百姓,都感觉到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先有孔融被朝廷治罪,满门灭绝;后有太学生作乱,陷阵营将他们诛杀一空,尸体被挂在了城墙上面许久。
后来这些学员的家人,来到大将军府再三请罪,才把尸体领走。
有两家却是对此感到愤怒,意图谋反,都被关中兵强势镇压,满门灭绝。
还有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那就是海内闻名的太尉杨彪,因为与逆贼袁术乃是姻亲,并且试图和袁绍里应外合劫走天子,差点被诛杀。
朝中大臣再三求情,天子才赦免的杨彪的罪行,只不过将其官职全部罢免。
当然,以上都是官方给出来的说法,私底下却有各种版本议论纷纷,不少士人对于陈旭残暴的手段感到不满。
可是有孔融与太学生的前车之鉴,却再也没有人胆敢公然与文昭为难。饶是如此,现在舆论仍旧对文昭极度不利。
当然,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只知道自己在大将军的统治下,生活得非常之好,绝不会说文昭坏话。
哪怕流言四起,百姓们也只会愤愤的认为,这只是某些人,刻意诬陷他们敬爱的大将军罢了。
为了这件事情,还有不少百姓聚集在一起请愿,要求惩治那些诬陷大将军之人。
对于这些百姓,文昭态度却是极好,不但没有阻止他们的行动,反而让陷阵营维持秩序,确保这些人不会在混乱的情况下被伤着。
不仅如此,中午时分,文昭还专门让官府为这些人置办食物、清水,而且都是免费发放。
如此一来,许多正在观望的百姓,居然纷纷加入请愿的队伍之中。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想要免费获得午餐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力挺文昭的百姓越来越多,他们聚集起来的队伍亦是越来越庞大。
又不少士子当街议论文昭暴政,官府尚且没有出面,他们就已经被愤怒的百姓打伤。对于那些行凶的百姓,文昭亦是不痛不痒的派人斥责了几句。
而那些百姓,却因为维护了大将军声誉而洋洋自得,哪怕在游行的时候也会昂着脑袋。
在文昭的刻意放纵下,百姓自发组建的这群粉丝团,已经有了向脑残粉转变的趋势。只要有人说文昭不是,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会遭致这些百姓们的殴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