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颜却是肃然说道:“败军之将,如何当得起徐将军如此重礼?”
徐晃脸色一正,昂首挺胸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又岂能以胜负论英雄?严将军为巴蜀名将,声威隆重,巴蜀军民谁人不知将军之名?”
“吾虽为关中将领,对于将军之名却早已如雷贯耳,前番冒无奈犯将军虎威,时至今日犹自心中难安。”
细细打量了徐晃一阵,严颜忽然叹道:“心思缜密,进退有度,胜而不骄,徐将军果然无愧于关中名将之称啊。”
徐晃却是说道:“严将军谬赞矣,关中名将如云,似徐晃之人车载斗量,不计其数。”
“若论冲锋陷阵,斩将夺旗,关中诸将何人能敌奉先、国辅?若论长驱直入,奔袭千里,何人能敌常山赵子龙?”
“除此之外,张文远将军运筹帷幄,胆气无双,天下少有人及;甘兴霸将军统领水军,纵横河道,所向披靡。”
“高严正之陷阵营,攻必克,战必胜,天下精锐莫过于此;王君阁乃守城将军,抵御外敌,坚守城池,寸步不退。”
“徐晃蒙主公不弃,才得委以重任,若论自身才能,又岂能与关中名将相提并论?”
听着徐晃一个个介绍关中大将,严颜脸色也越来越严肃,他虽然并不认为徐晃才能,果真要弱于以上那些人。
可是这些关中将领,几乎每一人都曾经立下赫赫战功,威名远播;徐晃如此评价他们,倒也并非太过夸大其词。
强行按耐住内心深处的震惊,严颜忍不住出声叹道:“关中豪杰何其多也,大将军得到这些人辅佐,怪不得能够成就今日之大势!”
徐晃却是摇头说道:“严将军此言差矣,并非主公因我等成事,而是我等因主公而扬名。若非主公对我等提拔重用,善于用人,可能我们现在还都是无名之辈吧。”
“似我等出身不好者,除了主公这等胸襟之人,又有哪路诸侯会重用我们?”
可以说,以上诸将除了吕布,几乎都是被文昭提拔于微末之中。
正如徐晃所言,若是没有文昭这个伯乐,纵然他们都是千里马,又如何能够展露自己的价值与才华?
讲到这里,徐晃满脸崇敬的说道:“关中诸将虽然战功赫赫,可是真要选出关中第一将出来,此人非主公莫属。”
徐晃忍不住提高了自己声音,激昂的说道:“主公起于微末,从东郡开始抵御黄巾,直到后来带着已经失败的黄巾军转战千里,屡破官兵精锐,斩杀皇甫嵩,而以弱冠之龄名扬天下。”
“后又北击乌桓,两征鲜卑,屡破羌人;取关中,夺汉中,败袁术,退马腾、韩遂,破袁绍。”
“这些战役之中,每一场主公都身先士卒,运筹帷幄,从无败绩。此等名将,纵韩信在世,恐怕亦不过如此。”
徐晃情绪显得有些激动,文昭这个年龄还比他小的男人,不仅是徐晃主公,更是他的偶像。
每当提起文昭经历的时候,徐晃都忍不住露出了崇敬的神色。
徐晃时常扪心自问,若是自己站在文昭的境地,面对那些强大敌人,能够获得如此辉煌战绩么?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正是因为如此,徐晃这个关中大将,越加敬佩自己主公,将文昭当成了追赶目标。
严颜聆听着徐晃的诉说,居然也对那位素昧平生的陈文昭,产生了一丝好奇心理。
说完之后,徐晃才感觉自己情绪有些激动了,当即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他真诚的看着严颜,说道:“吾主宽怀仁慈,雄才大略,求贤若渴,将军若肯纳降定会得到重用,岂不好过在刘璋麾下效命?”
严颜只是沉默不语。
徐晃再次说道:“无论将军愿否纳降,日后你都可以随意在江州城中走动,吾绝不限制将军人身自由。”
第677章 拒绝
严颜沉默半晌,仍旧没有纳头便拜。
他微微抬起了脑袋,紧紧盯住徐晃眼睛,问道:“孟达引关中兵进入巴郡,并且一路之上,还有许多东州人氏为你们打开城门。”
“老夫却有一事疑惑不解,不知徐将军为何会怀疑孟达其人,反而将计就计引老夫出城?”
这个问题不仅严颜感到疑惑,就连死去的秦宓与孟达亦是如此。
按理来讲,孟达作为徐晃进入巴郡的引路人,应该得到徐晃完全信任才对。当徐晃得知,孟达会相约在子时打开城门,肯定不会心生疑惑。
更何况,江州极难攻克,导致徐晃不得不退兵返回垫江。此时孟达的出现对于徐晃而言,就好像是干柴遇烈火、久旱逢甘霖。
严颜可以肯定,徐晃当初得到孟达消息之时,一定是欣喜若狂,想要立趁机下盖世奇功。
可事实上,却是徐晃识破了秦宓计策,反而将计就计生擒严颜,占据了江州。
徐晃听见严颜的话,说道:“一开始见到孟达,吾心中自然也十分疑惑,不晓得他为何这么久以后,才出城与我相约,里应外合夺取江州。”
“听见孟达解释,吾心中疑虑才稍稍退去,甚至还有一种欣喜若狂之感。”
说到这里,徐晃苦笑两声,道:“老将军有所不知,其实直到袭城当天晚上,吾仍旧没有对孟达产生怀疑,甚至幻想着能够轻易夺取江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