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日,被董卓军当头棒喝,他才晓得自己小觑了天下英雄。
这时的他,才知道孙子兵法为何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场之上无小事,需要谨慎再谨慎。哪怕一个小小的疏忽大意,都可能葬送全军的性命。
好在这次董卓军只是逃跑,并没有给黄巾军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不然的话,陈旭真的要追悔莫及了。
猛然听到张梁的问话,陈旭没有马上答应,而是看着地图,仔细思考着。
像演义中所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每个谋士、将领,他们在思考计策的时候,都要经过仔细推敲,等确认这条计策可行之后,才会实行、或是献给自己主公。
这不是优柔寡断,而是谨慎。
这一次,陈旭把自己带到官兵的位置。他仔细思考着,若自己是官兵,会怎么做?
良久,当他突然想到暗渡陈仓的典故以后,浑身上下冷汗淋漓。他猛然睁大眼睛,说道:“失策矣!”
众人见陈旭一惊一乍的样子,以为出了什么大事,都大吃一惊,七嘴八舌的向陈旭询问,是否有什么问题。
陈旭对众人说道:“董卓带领他的部下撤走,我等无需追击。”
“自他领兵以来,屡战屡败,这次更是丢弃数万官兵,独自逃跑。洛阳那些达官贵人,肯定会参他一本。如此,董卓及他的部下,不足为虑!”
“况且,董卓帐下全是骑兵,我等以步卒追击,先不说追不追得上,哪怕能够追上,亦是很难战胜。”
“董卓这一路人马,我并不在意,我所虑者,唯曲周尔!”陈旭指着曲周,对众人说道。
王延皱了皱眉头,问道:“可是有何不妥?”
他以前在众人面前分析过,曲周城可谓是固若金汤。现在陈旭却说他很担心曲周城,这种说法,无疑是推翻了王延以前的分析。
其余人等,亦是一脸不解。
陈旭没有理会众人不同的表情,继续说道:“韩信曾经两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获得巨大的胜利。”
“若是官兵之中有智谋之士,派兵佯攻曲周桥头,吸引曲周守军注意。而后让人在其他河段,暗暗伐木渡河,则曲周危矣!”
众人闻言,都是心中一凛。
陈旭继续说道:“好在官兵没有行此计策,将军可派人前往曲周送信,告知曲周守将,密切注意漳水上下河段,易于渡河之处。”
张梁不敢怠慢,虽然他不认为官兵之中,有人能够想到这个计策。但是为了保险,还是派遣了两千黄巾军过去,并且送了一封书信,让曲周守将小心行事。
董卓的意外撤退,使得威县官兵只剩下两万出头。
这几日,城中流言四起。先是有人说城中无粮,官兵以后会杀人就食。
这条流言,使得威县百姓人心惶惶,有很多人想逃出城外,都被官兵抓了回来。
第二条流言,却在官兵中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条流言中说,董卓把威县的官兵当做吸引黄巾军的诱饵,自己却率领亲信弃城而逃。
才开始,并没有人相信董卓会这么做。但是,随着时间越推越久,前去攻打丘县的董卓仍是杳无音讯。
再加上董卓自己的亲信,果真全部不在城中,官兵们更是人心惶惶。因为军中缺粮,他们的伙食越来越差,现在已经无法填饱肚子。
于是,城中开始产生暴乱。那些官兵已经认定自家主将弃城而逃,纷纷要求撤退。
好在几个将领有些决断,将那些叫嚣最严重的一些人枭首示众,这才镇住了骚动的官兵。
城中百姓家中,粮食早就被抢劫一空。
这段时间,有很多百姓已经坚持不住,纷纷饿死。有些饿得眼红的百姓,已经开始把那些饿死之人的尸体,拿去吃掉。
第84章 水淹
这一日,威县之中又有一条流言传开。
说是北上的皇甫嵩部,在渡过黄河的时候,被黄巾军半渡击之。官兵折损大半,被迫退守濮阳城。
这条流言的出现,就好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失去希望的官兵,更是人心浮动。
很多官兵长久无法吃饱饭,真的开始杀人就食。他们心中恐惧不已,每日更是四处强掳妇女,而后将她们带到军营,玩弄致死。
才开始,官兵中的将官还试图制止他们的行为。但是面临已经渐渐失控的官兵,他们也是有心无力,最后只能放纵行事。
他们的这个举动,无疑让本就受尽压迫的威县百姓,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抗。
在饥饿、欺压、死亡的三重压迫之下,百姓们赤手空拳,向官兵发起了进攻。
战斗是惨烈的,结局是悲惨的。
这些官兵,都是整个大汉帝国的精锐。他们纵然现在已经濒临崩溃,也绝对不是这些赤手空拳的百姓,所能撼动的。
鲜血染红了街道,整个县城都笼罩在悲痛与恐惧之中。
在官兵的屠刀下,百姓们再次沉默了,只是心中的怒火与仇恨,已经更加浓烈。
就在此时,丘县的黄巾军也已经赶了过来。
统兵主将乃是陈旭,他带领七千黄巾前来支援,其下还有一个渠帅。而张梁,却带领了三千兵马亲自驻守丘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