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即使子龙不说,我等黄巾军亦不会如此行事。”
赵云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继续说道:“我初来乍到,未立寸功,当不起骑兵统领的要职。云只愿从一介兵卒做起,待他日立下战功,再言其他。”
陈旭看着赵云,知道是田丰刚才的话起了作用。
田丰为了激将,一直说赵云没有什么才能,只是仗着童渊的威名,才有一些名声。
说到底,赵云还只是一个少年,有些心高气傲在所难免。
于是乎,他就想通过自身的努力走上高位,而不是仗着别人的名声,或者是陈旭的喜爱。
沉吟了半晌,陈旭考虑到现在并没有什么战事,就说到:“既然如此,子龙就先在我的帐下担任亲兵,待日后立下战功,再行封赏。”
看到陈旭答应了自己前面的两个要求,赵云舒了一口气,紧紧盯着陈旭说到:“第三个条件,若是将军日后祸乱良善百姓,云自会带着家人离去,将军不得阻拦。”
陈旭却不以为意的答道:“我立志为天下百姓谋求生路,若是果真祸害百姓,纵然所有人离我而去,我又岂敢出声挽留?”
赵云这才大喜过望,以额叩地,大声说道:“云拜见主公!”
“哈哈哈哈!”得到赵云的效忠,陈旭心中无比高兴,当即说道,“我得子龙,何愁大事不成?”
赵云被陈旭扶起来之后,对着夏侯兰以及其余赵家村子弟说道:“我意投效黄巾军,不知你等有何打算?”
夏侯兰看了身后的众人一眼,对着陈旭说道:“我等亦想留于此地,不知将军可愿收留?”
陈旭闻言,更是大喜,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于是乎,夏侯兰与二十几个赵家村子弟,都被陈旭任命为亲兵,暂时交由赵云统帅。
赵云想了一想,终究是没有推辞。
陈旭自得到赵云以后,每日与其谈论兵法,交流武艺。赵云师从童渊,武艺非凡,陈旭与他交流,感觉自己的武艺也是大有长进。
及至后来,陈旭偶然得知夏侯兰精通律法,更是大喜过望。他就让夏侯兰待在田丰帐下,先草创出山寨之中的法律,好约束山中百姓。
大雪虽然已经融化,但是天气依然寒冷。山寨经过众人齐心协力的建设,更是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陈旭带着赵云、吴迪、吴凌三人,在山寨之中巡视着。
“主公,主公,山下有人带着一百多名黄巾军前来投奔。”一个守山的士卒跑了过来,大声喊着。
“哦?”陈旭闻言,眼睛一亮,连忙问道,“领头者乃是何人?”
士卒答道:“他们自称是刘辟、龚都。”
陈旭心中一惊,暗暗想到:“这两人不是在汝南一带么,怎么会来到此地?”
刘辟、龚都虽然没有什么名声,但是陈旭却是知道两人的一些事迹。
历史上刘备背叛曹操逃到汝南以后,刘辟、龚都率领万余黄巾前来投奔。后来龚都被夏侯渊所杀,刘辟为了保护刘备,被高览所杀。
观此二人行径,却是忠义之人。
陈旭虽然心中疑惑,但是听闻两人来投,却也不敢怠慢,急忙带着众人下山迎接。
龚都看到守山的黄巾军不让他们上去,心中有些恼怒,对着刘辟说道:“兄长,我等不远千里前来投奔他们,却不想居然连山寨都不让我等进去,如此行事,又岂是待客之道?”
刘辟看了看防守严密的山寨,却是叹息道:“怪不得渠帅能够南征北战,并无败绩。”
“若是我等乃官兵细作,他们轻易就将我等放进山中,岂不会为山寨带来灾难?若是他们不如此谨慎,反而会让某家轻视。”
“汝休要再提其他,等见到渠帅之后,一切便有分晓。”
于是乎,龚都也不再言语,带着衣衫褴褛的众人,在山下静静等待着。
第154章 转眼半年
光和七年十二月,朱儁回京,卢植返乡。
陈旭率领黄巾军躲入山中,不敢出来,标志着黄巾起义的失败。
是年,汉灵帝改国号为‘中平’,史称中平元年。
中平二年元月,陈静、王延等人率领十数万黄巾下泰山,使得附近郡县官吏人心惶惶,急忙向朝廷求援。
朝廷以为黄巾复起,不敢大意,就再次派遣朱儁前去平叛。
却不想这路黄巾军不攻城,也不掠地,只是每日疾行赶往太行山中。
朱儁听闻这个消息以后,思忖黄巾军必定是想去与太行山的黄巾余孽汇合,料想不会攻城。
他与黄巾军交战不少,深知黄巾军之骁勇,心中难免起了别样的心思,于是他就故意放慢了行军速度。
果不其然,泰山黄巾军一路秋毫不犯,直接横穿兖州、冀州,来到了太行山中。
同年二月,张牛角、褚燕考虑到河间国并非久留之地,于是就率众流窜到泰山之中,占据了陈静等人撇弃的山寨。
至此,历史再次发生了改变。
张牛角没有战死,褚燕也并没有成为黑山军首领。两人占据泰山,号称泰山军,收拢流民,并且时常下山袭扰附近郡县,声势颇盛。
七月的天气,虽然十分闷热,但是戌夫山上,由于海拔较高,却仍旧显得颇为凉爽。
陈静带着泰山的黄巾来到戌夫山以后,山寨之中的人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十五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