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拓跋部落的首领,顿时恶从心来,就派遣出了自己的心腹,趁着混乱悄悄出去寻找和连。
黄巾军退兵以后,和连刚刚出现,就刚好被拓跋部落的人碰上。他们二话不说,就杀死了和连身旁的几个亲信,而后把和连抓到了拓跋的部落首领的面前。
毫无悬念,和连被拓跋的部落首领杀死。他们把那个,从黄巾军手中抢来的假和连头颅,换成了真正和连的脑袋。
之后,拓跋部落的首领,更是将自己的那些亲信屠杀一空。他却对外宣称,这些人都是在抢夺可汗脑袋的时候,力战而死。
阴差阳错之下,李郭射死了假的和连。但是所有人都以为,他当时杀死的是真正的鲜卑可汗。
哪怕是在后世的史书上,也记载着:光和七年,鲜卑纠集五万大军南下,被黄巾军渠帅李郭,射死于军中。
鲜卑人的内斗,无疑让黄巾军的声望达到了最顶峰。
当鲜卑可汗和连的死讯,传出去的时候,所有附近的百姓们,全部开始欢呼雀跃,称赞黄巾军的勇猛、忠义。
御河东岸的小山村中,一个老者召集了村中的百姓,对他们说道:“我听说黄巾军现在军中无粮,他们派出很多信使,向附近的村落借粮。”
“他们说,我们是否愿意借给他们粮食,全凭自愿;他们还说,只要愿意将粮食借给他们,只需要五日,他们就会双倍奉还。”
“我把你们召集起来,就是想问问你们的想法,到底要不要借给黄巾军粮食。”
老者在村中威望很高,百姓们听到了他的话,全都沉默不语。
第185章 高顺
粮食,对于所有百姓来讲,都是非常重的要东西。没有了粮食,很多人都可能会饿死。
所以听到黄巾军想要借粮之后,这些百姓都犹豫了。
若是黄巾军不讲信义,有借无还的话,这些家中本就没有多少存粮的百姓,生活就会变得更加艰苦。
况且,私自借粮给黄巾军,那可是勾结叛逆。若是让官府之人知道,他们都还会获罪。
但是,也有人心中有其他的想法。在这个粮食极度匮乏的年代,很多百姓家中的存量,亦是寥寥无几。
若黄巾军果真能够在五天以后,归还双倍的粮草,那么纵然有些风险,却也值得一搏。
还有些人的心思非常简单,在他们看来,这次若不是黄巾军,一直在鲜卑人身后追赶他们,使得鲜卑人没有时间四处劫掠。
恐怕他们村落中的粮食,也都会被席卷一空。
纵然他们能够提前躲进山中,但是自己的房屋,恐怕也会被鲜卑人一把火烧掉。所以说,黄巾军是他们的恩人。
对于恩人,他们绝对不会吝啬粮食。
看到众人还在犹豫,一个少年上前,愤然说道:“这些年来,鲜卑人抢了我们多少的粮食,杀了我们多少的兄弟姐妹?”
“如今黄巾军前来与鲜卑人交战,几百人就敢袭击五万人的鲜卑人大寨,只有几十个人活着回来。”
“他们躲在大山里面,好好做自己的山大王,又有什么不好的?人家下山跑来跑去,浴血奋战又是为了什么?”
“人家现在缺粮了,就算不说,俺们也应该尽上自己的一份力气,为黄巾军筹些粮草。”
“不管你们怎么想,反正俺会把俺家中的粮食,都送给黄巾军!”
“说得好!”
一个老汉拍着干枯的手掌,排众而出,高声喝道。
少年急忙上前,扶住颤巍巍的老汉,口中说道:“阿翁,你怎么来了?”
老汉轻轻揉了揉少年的脑袋,欣慰的说到:“我若是不来,怎么能听到你刚才说的话?”
少年低着头,说道:“阿翁,我会给你留点吃的。就算黄巾军不还给我们粮食,我也会进山、下河,帮你找吃的东西。”
却不想,老者一梗脖子,说道:“留什么粮食?你忘了你阿母、姊姊是怎么死的?”
“把粮食都给黄巾军送去,就算咱们饿死,只要他们能够多杀几个鲜卑人,咱也死而无憾。”
少年想起几年前鲜卑人的那次劫掠,想到自己阿母与姊姊当时的惨状,不由眼圈发红。他咬紧了嘴唇,狠狠点了点头。
老汉拉着少年的手,颤巍巍的往家中走去,口中还说道:“别管其他人怎么想,咱们都要把粮食送给黄巾军。俺要是饿死了,你这娃就直接去投奔黄巾军吧。”
村民们望着那对父子离去的背影,心中都有些发苦。
几年前有一小股鲜卑人南下打草谷,村中有很多人,都死在他们的屠刀之下。那个少年的阿母与姊姊,也是被玷污致死。
就连老汉当时也是命悬一线,哪怕后来救活了,身子骨也是越来越差。
所以这一对父子,对于鲜卑人的恨意,就连滚滚的御水河水都无法洗尽。
其实又何止是这对父子,村中其余的村民又何尝不是呢?生活在边境上,他们祖祖辈辈都遭受着胡人的骚扰、劫掠,早就苦不堪言。
若不是如此的话,陈旭等人在西岸逃跑的时候,那些百姓也不会冒着危险,前去救他们了。
老汉与少年的对话,打动了很多村民的心,他们纷纷大声喊道:“俺也要把家中的粮食送给黄巾军!”
“还有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