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于全铁箭的成本提高,而且连弩箭矢不能加羽毛,射程一远精准度就会下降。因此,连弩箭矢也只能使用木制箭杆。
箭矢没有羽毛,也就制约了连弩的射程。
连弩虽然持续射击能力强,能够形成密集火力。但是精度低、射程近、结构复杂的缺点,也注定不能大规模使用。
建安元年文昭与袁术的战争之中,陷阵营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却也伤亡惨重。
这一年以来,高顺都忙着训练那些,新招募的陷阵士卒。
由于连弩箭矢制作困难的缺点,不可能大规模装备军队。因此,陈旭首先想到的就是,给陷阵营装备上连弩。
虽然他们也可以用弓箭伤敌,但陷阵营的人数毕竟太少。纵然每人都是神射手,也不能给敌人造成有效的杀伤。
然而,若是装备了连弩以后,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可以想象一下,上千人拿着八连发的连弩,一轮射下去,会是怎样的场面?
那密密麻麻的箭矢,完全可以遮住天空的太阳。
纵然杀伤力小,也架不住射出去得多啊。
战场之上,不一定非要杀死敌军,只要能够能够将敌军射伤,他们就会失去战斗力。
除此之外,文昭还为自己的亲兵营,以及麾下重要谋士、武将的亲兵,都配置了连弩。
若只是这些倒也无妨,再多的话箭矢就有些供应不上了。
更何况,连弩属于精密仪器,非常容易受损。
一旦受损以后,想要修复也是非常困难。这也是为什么,连弩不能大规模装备了。
一年以来,张辽率领的参狼骑兵也在凉州以及塞外,闯下了赫赫威名。历史上的这个绝世名将,更是绽放出了万丈光芒,被羌人称为‘西北狼’。
这一日,陈旭让人召来司马朗、司马懿、典满。
他看着已经长大的司马懿与典满,脸上的欢喜之色越来越浓。
转过头去,文昭对典韦说道:“国辅,阿满今年也已经十九岁,也是时候该出仕了。我想将他带在身旁,先让其担任亲兵职位,不知兄长以为如何?”
典韦闻言,自然是大喜过望,急忙点头应诺。
他可是知道,像徐晃、郝昭这些被陈旭器重的人才,都曾经担任过自家主公的亲兵。
让他们担任亲兵,一方面是培养忠诚,另一方面也是让他们熬资历、学知识。
只待他们有所成就以后,就会得到提拔重用。
第441章 三大发明
典满虽然年仅十九岁,却也是长得身材高大,虎头虎脑。
这个时代,由于典韦教授典满的时间不少。因此,典满哪怕现在尚未及冠,却也是个当之无愧的猛将。
在典满心中,对于典韦一直又敬又怕。然而对于文昭,他却是非常崇敬。
典满从小,都可以说是听着文昭事迹长大的。今日能够成为文昭的亲兵,他自然是大喜过望,满口同意。
处理完了典满的事情,文昭再次将目光放到了司马懿身上。
如今的司马懿,已经十八岁,长成了一个翩翩美男子。
虽然与历史上,司马懿的际遇已经有所相同。然而,有好几个顶尖谋士轮流教导,现在的司马懿,不见得弱于历史上的那个人。
看着一表人才的司马懿,文昭自然是越看越喜欢。毕竟,这个是一个,能与诸葛亮比肩绝顶人才。
而司马懿的眼光,甚至连诸葛亮都比不上。若是能够将司马懿培养起来,对于文昭日后征战四方,绝对会是一大助力。
转头看着司马朗,文昭说道:“伯达,阿懿已经十八岁矣。以往我征辟他为书童,你觉得阿懿太过年幼,这才让他先去学习。”
“如今阿懿学业有成,深得几位军师称赞。我想要将其带在身旁,先历练几年,伯达以为若何?”
方才一进屋子,司马朗就已经猜到了文昭的意图。特别是征辟典满以后,他更是确认了此事。
以前他还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希望自己的弟弟司马懿,能够寻早另外一个有前途的诸侯效忠。
然而,这些年他跟随文昭以来,见证这个势力的发展壮大,也见证了这个势力朝气蓬勃,亦是十分看好陈旭的前途。
特别是陈旭认祖归宗,联合颍川陈氏、东武阳陈氏,建立宗族祠堂以后,更是摆脱了黔首的身份。
更为重要的是,司马家族这些年来,受到了陈旭许多恩惠。文昭对于司马懿的培养,亦是不遗余力。
滴水之人,当涌泉以报。更何况,士人都讲究士为知己者死。假如司马朗拒绝陈旭,倒是有些过分了。
微微叹了一口气,司马朗上前说道:“阿懿已经成年,此事还需先征求他的意见为好。”
此时的司马懿,早已没有了往年的冲动。
经过几年的成长,他的养气功夫亦是越发出众。历史上那个隐忍不发,喜怒不形于色的司马仲达,现在已经有些初现端倪。
“阿懿,我欲征召你为大将军府别部司马,不知你可愿意担任?”
陈旭的一番话,使得屋内众人全都惊骇莫名。哪怕司马懿自己,脸上也都有些动容。
别部司马乃大将军府下的官职,秩比千石。
其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并不固定。但凡能够担任别部司马之人,几乎都是大将军的亲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