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汉人听到羌人的话,害怕湟中义从羌反叛。田晏却激励士兵,带领众人拼命大战,击败羌人,羌人大败而逃。
后来,段颎派人结木为栅,广二十步,长四十里,阻拦羌人。分派田晏、夏育率七千人,来到羌人附近;又派遣司马张恺率三千人上东山,突袭羌人。
这一战,段颎斩杀羌人主帅以下一万九千人,获牛马骡驴毡裘庐帐什物不可胜数。至此,东羌除了被招降的羌人以外,全部平定。
“然而,那些被朝廷招降的羌人,最终还是成为了祸端。”
说到这里,贾诩幽幽一叹。之后羌人再次反叛,完全是因为皇甫规、张奂,以前招降的羌人,没有被段颎彻底剿杀。他们寻到机会,就再次反叛。
后来,段颎带着满身的功勋回到朝中,虽然获得了无以伦比的荣耀,但得到更多的却是骂名。
皇甫规、张奂,以及朝中的一部分士大夫,不断指责段颎,说他残忍、嗜杀、冷血。
甚至于,因为盗贼挖掘了冯贵人的墓冢,段颎都被陷害遭受牵连。不得已之间,他只能投靠了以前陷害过他的宦官。
一方面,段颎利用宦官的势力,打压那些排挤他的士大夫;另一方面,宦官又利用段颎镇压反对他们的势力。
在相互争斗的过程中,段颎倚为臂膀的田晏、夏育,亦是被人陷害。若不是有宦官王甫从中周旋,也许这两个在凉州立下赫赫功劳的猛将,都会冤死在京城之中。
两人为了将功赎罪,这才贿赂大宦官王甫,让他撺掇汉灵帝向鲜卑开战。这才有了后来的三路大军远赴塞外,却被鲜卑可汗檀石槐一战消灭的事情。
这一战,已成为了两人人生的污点。也正是因为这一战,才有了后来的汤陈、赵煌,以及塞外马贼。
两人的战败,也使得段颎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刚刚接任了桥玄的太尉之职的段颎,以天狗食日为借口自己弹劾自己,交出了太尉印绶,被送于廷尉受审。
就在此时,隶校尉阳球上奏诛杀宦官王甫,牵连到段颎,将他下到狱中。心灰意冷的段颎服鸩自杀,家属也被流放边境。
后来中常侍吕强上疏,追诉段颎的功绩,灵帝才下诏将段颎的妻子、儿女归还本郡。
一代名将段颎,为了朝廷平定羌患,先后与羌人作战一百八十余次,斩杀羌人近四万人。获牛马羊骡驴骆驼,四十二万七千五百余头,战争耗费四十四亿,军士战死却只有四百余人。
这样一个绝世名将,为国家平定了西羌的叛乱,付出了太多、太多。
却不想,就是因为他的铁血手段而被士大夫排挤,最终为求自保投奔宦官,身上背负了洗刷不尽的污点。
就连他的麾下将领,也遭受牵连,不得不铤而走险贸然进兵鲜卑。
讲述完了这一切,贾诩目光炯炯的望着陈旭,说道:“听闻段将军的事迹,主公可知道该如何彻底平定羌患?可还愿意彻底平定羌患?”
文昭微微一愣,略一思量就知道了贾诩的意思。
第465章 六郡叛乱
离开了贾诩的庭院,陈旭仍旧感到有些怅然若失。直到此时,他才明白贾诩前面一系列举动的用意。
给他看那份记录羌人叛乱历史的书卷,贾诩就是想要告诉陈旭:不要妄图以招安、内迁、教化的方式,平定羌患。
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最起码东汉血淋淋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些方式的错误性。
讲诉段颎对待羌人的手段,贾诩也是在暗示文昭:面对贪婪狡诈、反复无常的羌人,只有以雷霆手段将其剿灭,方为良策。
就好像草原上的猎人,他们面对贪婪的狼群的时候,若只是一味的退让,狼群只会得寸进尺;只有用武器与杀戮,才能赶走狼群。
段颎之所以没有彻底平定羌患,不是他本人的原因,而是朝廷招安的政策,为后来留下了祸端。
段颎在边塞征战十余年,屠灭大大小小的羌人部落不计其数,很多曾经强盛一时的羌人部落,都永远消亡在了历史之中。
然而,在他消灭那些反叛羌人部落的时候,东汉朝廷早已招降了两万多落(一落五人)的羌人。及至后来,段颎在凉州杀出赫赫威名,不少羌人亦是畏惧他的声威,选择投降汉室。
段颎在时,这些投降的羌人自然不敢再继续反叛。当他去世以后,安定了十余年的凉州,羌人叛乱就变得此起彼伏。
那些以前对东汉朝廷俯首帖耳,温顺无比的羌人部落,再次露出了他们的本色。
文昭漫步于城中的街道上,想起了临走之前,贾诩对他说的话:“羌人不灭,羌患不息。只有让这个种族彻底消亡,或是将他们赶离大汉边境,凉州才能真正得到和平。”
“想要走上这条路,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成功。当鲜血染红了边塞的荒漠,尸体堆积成一道雄关;甚至就连主公自己,也要背上‘穷兵黩武’、‘屠夫’、‘刽子手’骂名的时候,羌患才会止歇。”
“如何抉择,在于主公自己,还望明公三思而后行。”
文昭驻足,看着初升的朝阳,喃喃自语:“杀戮,真的能够解决问题么?”
一时间,他居然有些迷茫。
当天上午,陈旭再次召见了羌人使者。这一次,他带着羌人使者,观看了威武雄壮的关中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