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闻言,忍不住失声叫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口?”
田丰道:“冀州本来就是富庶之地,人口众多。袁本初在此地经营数年,使得整个冀州变得更加繁荣。”
“子龙强行迁徙两郡人口,有这么多人亦是情理之中。”
陈旭再次问道:“难道子龙在掠夺人口的时候,这两个郡国的国相,没有出兵骚扰么?”
在文昭看来,赵云能够在短短时间之内,纵横两个郡国,简直令人觉得有些不可置信。
在此期间,只要赵国以及常山国的国相,能够派遣郡国兵骚扰一下,并且将百姓转移到城中,赵云根本不可能获得如此大的战果。
田丰微微一笑,道:“由于子龙将军威名在外,威震冀州。再加上关中兵曾经化妆成百姓,赚开过几座城池。”
“故此,这两个郡国国相,惧怕子龙故技重施,将士卒混在百姓中进城,居然下令各个县城紧闭城门,不得接纳百姓。”
陈旭听到这里,目瞪口呆。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两个郡国的国相,居然会如此奇葩。
田丰亦是苦笑两声,道:“我也没有想过,居然会出现这种事情。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国相荒谬的举动,子龙才能取得如此大的战果。”
其实,这件事情看似有些不可思议,细细想来,却也不难理解这两个国相的心思。
赵云乃是冀州常山真定人氏,师从枪神童渊,名声在外。他投奔文昭以后,更是屡立战功,名震天下。
常山乃是赵云故乡,赵国亦是与常山国相邻,他们对于本地人的英雄事迹,自然是更加了解。越是了解,赵云在这两地官吏、百姓心中,就显得越加神话。
征服匈奴,北击鲜卑,远赴塞外,纵横大漠,以及他麾下的骑兵屡立奇功,这些事迹都好似传奇一般,令人仰望。
赵云本人的威名,再加上两个郡国国相,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思,这才会有此举动。
想通了里面的关键,陈旭再次问道:“文远出兵幽州,战果如何?”
田丰迟疑了一下,说道:“文远将军出兵代郡,却是遭遇到了河北名将张郃,两人战得难分难舍,互有胜负。”
陈旭揉了揉眉头,喃喃自语:“张郃。”
要说袁绍麾下,只有两人令陈旭十分忌惮,一人乃是沮授,另一人就是张郃。沮授之才不必多说,张郃却是一个,才能完全不在张辽之下的名将。
历史上的张郃,战功显赫,当初官渡之战张郃被迫投降曹操,曹操的第一句话居然是:“昔子胥不早寐,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曹操将张郃遇韩信相提并论,可以看出他对于张郃的重视。
至于张郃其人,不止是一员武将,更是一位儒将。他虽然乃是领兵大将,却喜好读书,并且愿意与儒士交往。
事实上,张郃投降曹操,却很少有独自领军的机会。曹操去世以后,张郃却先后得到了曹丕、曹叡的器重,数次大破蜀军。
三国鼎立之时,整个蜀国都对张郃十分忌惮,刘备、诸葛亮亦是如此。特别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是绞尽脑汁,想要除去张郃,好断魏国一臂。
不仅是诸葛亮,司马懿心怀不轨,亦是十分忌惮张郃,想要置其于死地。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再次被司马懿、张郃击退。那个时候,诸葛亮就在退兵的时候设下计谋,想要杀死张郃。
当时司马懿见诸葛亮撤兵,就让张郃领兵追击,张郃却是说道:“诸葛亮极善用兵,虽然一时撤退,也会沿途布防。”
“且附近一带山势林立,地形复杂,一味追击,必有凶险。”
然而司马懿毕竟乃是主将,张郃虽然反对领兵追击,却也知晓军令如山,不得已带兵追击。
结果张郃膝盖中箭而死,这不由再次让人浮想联翩。
张郃说什么也是魏国首屈一指的大将,受伤之后肯定会得到最好的医治,膝盖之伤想要伤及性命,恐怕也不太容易。
当然,由于那个时代医术不发达,也有可能是张郃膝盖中箭,而后伤口感染而亡。
只能说,张郃很不走运,很悲剧。或者说其中有些内幕。
可是这个悲剧名将,却被曹操比为韩信,被司马懿、诸葛亮、刘备所忌惮,他的才能却是毋庸置疑。
第592章 程昱进谏
建安四年,文昭府邸之内。
沉默了半晌,文昭终究没有再询问幽州战局,因为他对张辽有信心。
哪怕张辽的对手乃是河北名将张郃,凭借张辽手中的精锐关中士卒,也不会落入下风。最多也只是,战局僵持在那里罢了。
最让文昭担忧的一个地方,却是武安。
哪怕有王延、高顺,以及三万关中士卒,还有攻无不克的陷阵营驻守武安,可是他们所要面对的,却是袁绍率领的冀州大军。
收回思绪,陈旭向田丰问道:“元皓,君阁可有发出求援书信?”
田丰道:“王延将军把武安守得水泄不通,袁绍屡次攻城都未得寸进,并未向关中发出求援书信。”
听到这里,陈旭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只要王延能够拖住冀州大军,就可以大量消耗袁绍的钱粮,并且为赵云、张辽争取时间。
而这一次,贾诩制定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最主要就是看武安之战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