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从俄国身上咬下一块肉来的机会,历史的改变,使得唐浩然很难再去预测未来,他无法预测15年后的那个冬天,是否会依然想起那声炮响,所以只能将希望寄予现在。
趁着现在俄国的力量薄弱,从俄国的身上尽可能的榨取更多的利益。
“毕竟到时候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关内,而且随着统一步骤的展开,到时候……”
因为无法将内心的想法说与他人,所以唐浩然道出了一个最简单的借口。
“国家的统一,以及统一后国家的建设,都将是压倒一切的课题,至于外部问题,到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通过这次战争为将来的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打出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第226章 鸿章
冬去春来,时值谷雨,在乡间的土路上,晨雾言才散开,一行人马疾驰而来。这一行人骑着的不是寻常见着的矮马,而是一色或黑或枣的高头洋马,若是于相马懂马的人眼中,定会认出这队人骑乘的高大神骏的马匹无一例外都是“东北大洋马”。
所谓的东北大洋马,实际上正是东北强自推行的马政计划育出了第三代杂交马,虽说距离理想中的军马尚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相较于旧有蒙古马其性情、体格都有明显的进步,且因其外形高大神骏于关内马内深受欢迎。
当先的一头黑色的东北马上,满面白须的李鸿章仍是一身官装打扮,他偶尔会把视线投向道路两侧那泛白的渗着盐碱的土地,那显得有些苍白的脸庞显得有些凝重。
自从当年与山东平定“捻乱”之后,这还是李鸿章第一次回到这片土地,他还记得当年平定捻乱时,就是在这里将数万乱匪杀尽的一幕,当时着泛着盐碱的土地,可是被血给染红了。
“哎……”
一声长叹后,李鸿章继续策马前行,李经方,盛宣怀、张佩纶,伍廷芳以及卫队紧随其后。
他们几人的神情显得有些紧张,他们经常着中堂大人的身体,毕竟自从年前中堂大人的身体便是每况愈下,虽说现在春风将暖,若是再受了寒气,那可怎么是好?
现在这北洋,还有这大清国,可都全指着中堂大人在这撑着。
尽管大家的心里有些担心。但谁都没有说什么。似乎大家都很清楚。中堂大人,为什么来这儿,也许这正是人老了的原因,人老了,总是念旧。
正是暖春时节,路两旁稀疏的林木,这会儿已经抽了嫩返了绿,不远处村庄的屋顶升起两三缕炊烟。一只芦花公鸡。跳上村头的半截黄土墙,“喔喔”啼起来。
而在村边的盐碱地上,随处可见正在地理扫地的村民,那些村民是在扫硝,扫硝,熬硝是现在山东省一带最为常见的谋生手段,每年山东各地百姓从盐碱地里扫得的数百万担土硝,都会销往东北,制造成火药炸药以及化肥。
眼前的这片忙碌景象,不由让李鸿章将缰绳一勒。缓辔而行。他后面的人也放慢了速度。
“世人皆知山东省每年土硝出厂值银千万,可有谁知。我北洋机器局所用硝酸等物皆购自东北,东北土地高产,又得硝肥之助,而其全赖山东土产之硝土……”
一声感叹之后,神情复杂的众人,李鸿章长叹一声说到。
“此等盐碱地里的土硝,如果中国存市又岂是三两百年之事?可是数百年间,又有何人将其利用?”
除了唐浩然再也没有其他人,
“与之我内地,诸物大都是废物,而与之东北,却可化作工业原料,此消彼长之下东北焉能不强?”
“中堂大人,这几年咱北洋也是进步极大,别的不说,就说现在,现在可是连东北的唐浩然也要从咱们北洋这里买枪购弹……”
盛宣怀这么说的时候,神情中显得有些得意。可不是嘛!现在正是他主持操办着北洋集团的各种洋务。
打从东北同俄罗斯打仗的那天起,便开始从关内购买了各种各样的物资,小到面粉大到枪炮,可以说只要是能买到的,东北都会掏钱买。
“可不是!父亲!”
李经方连忙与一旁附和道。
“东北工商之强,远超国内,可我北洋这些年却也没闲着,我北洋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可是有目共睹的,父亲您瞧……”
手指着远处的铁路线,铁路上恰好有一列火车疾驰而过,李经方继续说到。
“父亲,您看,这,中国龙,可是咱北洋的唐山机车厂制造的!”
李经方口中的“中国龙”,指的是唐山机车制造厂用美国图纸生产的蒸汽机车,现在在直隶和山东铁路上跑着的,有小一半儿是唐山制造的“中国龙”。
“确实,比之当年强多了,这几年可全赖大家伙,要不咱这地方,岂能比一天比一天强!”
李鸿章点点头,确实,这十几年在北洋衙门的主持下,直隶也好,山东也罢,河南也行,洋务企业,一年比一年多了,就是连道路闭塞的山西,现在也办起了新式煤矿,修起了铁路。
“中堂大人,现在连东北也在咱大沽口造船所,还有胶州湾的船厂订船,造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