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让各国观察员们无不为俄国叹息着,也许这片阵地今天就会陷落,这些天他们已经习惯了东方式的血腥与武勇。
“也许东北军能……”
英军观察员威尔斯少校的话声不过一落,山上突然响起了一阵炮声,炮是从俄军后上打出的,在东北军即将夺下阵地的时候,俄罗斯的炮手们,用霰弹向正在厮杀的前方接连轰了数炮,在炮响的瞬间,原本激烈的战场涌出一团血雾,被霰弹撕碎身体不仅有东北军,同样也有俄军。
接连不断的大炮轰鸣成攻的用霰弹把东北军轰退了下去,而威尔斯等的眼睛却在这一瞬间睁大了,喃着嘴唇半晌都未能说出来话。
“俄军的武勇不亚的中国人啊!”
段琪瑞不禁感叹一句,从望远镜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些俄国兵,从一开始的打算就是把占据优势的东北军从火力死角,朝着火力密集的地区引着,炮手们便能用霰弹重创这些威胁到炮台的东北军,同样也会重创那些冲出炮台展开白刃战的俄国兵。
李青云点点头,这半个月,他在心头已经将俄国人调高了几个等级,正像那些老外们说的那样,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唯一的遗憾恐怕就是那些军官了。
相比于那些优秀的士兵,俄罗斯的军官显得有些愚蠢!他们完全不能适应,东北军的进攻方式,在战争爆发之初,他甚至曾亲眼目睹过数千名俄国士兵挺着刺刀,像东北军发起反攻!但却惨遭其机枪屠杀。
那场屠杀完全是一边倒的,就像现在这样,找被霰弹集中攻击遭到重创的东北军退回俄军阵地附近时,及时赶到的俄国增援部队在那里截断他们的退路,从两翼夹上来,试图歼灭东北军,双方立即展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白刃战,几千个穿着白军衣的俄军和穿着黑色军衣的东北军,白色和黑色完全混杂在一起,无论是东北军炮兵或是俄国炮兵,都不再朝这片战场开炮,而在俄军方面,接连开来一批批生力军,很快黑色的身影就被的白色的身影吞食下去了,在黑色的身影将被吞噬时,战争再次被弹雨所笼罩,那是东北军的炮击。
“哎”
在东北军的炮击再次停止时,段琪瑞不禁长叹一声,看着面色铁青的东条教,脸上露出些同情之色,现代战争,就像是一个吞噬生命的绞肉机,即便是,东北军获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这片土地,也必然将被东北军的血染红。
“先生们,今天我们再一次见证了东北军的勇敢……”
美国的威尔金森中校的话只让李青云和段琪瑞两人对视一线,每一次都是这样,这那里是夸东北军,分明是鼓动着东北军继续他们的进攻,继续他们的武勇,继续在这里流血,东北人的血流干了,就不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了,或许这就是威尔金森中校心中所想吧。
清晨开始的冲击在近晌午时结束了,战场再次陷入平静,空气中,只是偶尔传出零散的炮声,在军营里到处都是东北军伤员的惨叫声,更多的人却在掩蔽所或掩体内休息着,也许等入夜之后他们还需要发动一次进攻。
第231章 寻求
一辆外形独特的列车轰鸣着像着大连的方向驶去,这是一列特快列车,只需要看那流线型的车头,便可以识别出来。
在东北的铁路线上,只有大连至天津开设有特快列车,采用大连沙河口满铁车辆厂制造的流线型机车,全封闭式空调车厢。列车编组为6节车厢,机车之后为行李车、两节三等车厢、餐车、一节二等车厢和一节一等空调包厢车以及一节流线型头等展望车。共有两组列车,每日上午由天津和大连对开,完成大连至新京间920公里的运营里程,所需时间仅为12小时30分,平均运营速度高达73.6公里/小时。
这是为了适应东北与天津之间的商贸发展的需要,而特意研制的特快列车,当然,这也是基于东北的柴油机技术进步,与其说其是为了适应东北与天津之间的越来越紧密的商务联系,倒不如说是沙河口机车厂为了实现技术突破,而进行的一次大胆的技术尝试。
当然乘坐这里特快列车的并非只有商人,还会有一些官员,就像此时身于头等展望车厢的金子坚太郎,他就是北洋衙门的外交官员。
与东北总是千方百计的让这些流亡中国的日本官员归化入籍成为中国人不同,北洋衙门似乎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就像金子坚太郎,虽说已经流亡中国十年,可仍然没有归化成为中国人。
当然,这是因为北洋衙门的政策导致,与东北秉持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同,许多流亡中国的日本官员他们只是得到某一些方面的任用。
金子坚太郎多年来几外交才华就没有得到太多的施展,在更多的时候。它是作为一名,教授与北洋大学中教书。
但是现在出人意料的是,他却接到了东北总督府外交部的邀请,邀请其参与外交事务,作为顾问。
一个看似简单的邀请,而且还是私人邀请。却让金子坚太郎看到了一线希望……置身于大事件中的希望。
作为一名外交官员,金子健太郎非常清楚现在对于东北而言,最为重要的实际上并非战争,而是寻求外交上的突破。
“他们会从什么地方突破外交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