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的朝阳_无语的命运【完结】(1273)

  当年谭嗣同和他的民军是自己用来牵绊关内的一着暗棋,如果关内的动作大的话,那么就全力支持民军,但现在看来,这着暗棋却同样也牵绊了自己。

  “陛下,在民军中,有很多是陛下您的学生,他们无一不是真正的忠贞之士!”

  李幕臣的回答让唐浩然默默的点点头,然后平静的说道。

  “朕知道了!”

  一声知道了,实际上也就是给李幕臣开出了放行令,但唐浩然永远都不会承认这一点,不过作为他的学生以及心腹,李幕臣自然懂得揣摩上意。

  “陛下准备在什么地方见他?”

  “就在湖上吧!你着手安排一下……”

  登上楼的时候,谭嗣同看到了穿着一袭汉服坐在窗边的唐浩然,此时他正凝视着鄱阳湖。

  “复生,你来了!”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心知来者何人的唐浩然依然还是未回头来,只是随口说了一句。

  “坐!”

  “是的,我来了!”

  谭嗣同阔步走到桌边坐了下来,然后直接端起床上的茶杯呷了一口茶,茶香扑鼻,绝非寻常的普通茶叶所能相比,端着茶杯,向窗外的湖面眺望,阳光照在湖水上,泛起点点金光。远处,一片片白帆在游弋,远处隐隐可见一团烟雾,那是蒸汽船在航行。

  “好一副太平之世的模样啊!”

  唐浩然感叹一声,这时才转过身来看着谭嗣同,当年京城分别十余年后,这还是他第一次与故友重聚。

  “是啊!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我听说,你到南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祭祀明孝陵……”

  放下手中的茶杯,谭嗣同提及唐浩然抵达南京后的第二天,便率领文武百官去到明孝陵举行隆重祭典,显然他是把自己摆在明太祖的事业继承者的地位上,向“我高皇帝在天之灵”报告“光复汉室”的喜讯。

  “嗯,高皇帝功在民族,凡我国人必须铭记!”

  一句简单的评价看似极为公允,但听在谭嗣同的耳中,他却只是微微一笑,看着唐浩然说道。

  “高皇帝如此,恐兄亦如此吧!”

  政治如从来都是屁股决定脑袋,唐浩然之所以把高皇帝抬高到“民族大义”的位置,实际同样也为了给予自己的权力合法化,高皇帝驱逐蒙元,而自己驱逐了满清,同样的大功于民族,同样的得位之正无人能及!

  当然,唐浩然只是笑而不语,和聪明人打交道,太多的解释,反而没有意义。

  谭嗣同并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谈下去,而是把话锋一转。

  “那李自成呢?”

  “民族之罪人!若非李自成为一已之私降而复叛,满清又岂会入关,奴役我民族两百余年!我已下令于其家乡修罪人牌,铭刻其名于牌上!以供万世唾骂!”

  对于这个回答,谭嗣同并不觉得的意外,在肯定一方的同时,必须否定另一方,对于领导者来说,似乎没有多少中间立场。

  “那我呢?”

  终于,谭嗣同的一句话,把话题引到了正题,他盯着唐浩然等待着他的回答。

  “复生……”

  面对谭嗣同的问题,唐浩然沉默片刻,最终,他还是不愿意面对谭嗣同的目光,而是看着窗外的鄱阳湖缓声说道。

  “复生之将来声名,全在自己,非朕所能决!”

  一句话,尽管没有明说,但实际上唐浩然已经透露出的自己的决心,现在他是中华帝国的皇帝,必须要以国家为重,至于两人间的私谊,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子然,你变了!”

  一声“朕”让谭嗣同的心底一痛,他知道,两人间所有的友情,随着这一声称谓的变化,已经荡然无存了。

  “复生,你也变了!我们都变了!”

  “我没变!”

  谭嗣同用压抑着的低沉的话声轻吼道。

  “我从来没有变,我从来没有背叛我们的事业,我没变,是你变了!是你背叛了我们!背叛了我们的事业!”

  此时的谭嗣同每一个字都带着质问,带着痛苦。

  “不,我从来没有背叛我们的事业,我说过,我要打倒满清,我打倒了,我用了十年的时间去积蓄力量,去唤醒国民,你知道我的中华教育基金会在全国办了多少所学校吗?多少所图书馆,黄魂会资助了多少报社?如果没有每年数以千万计的经费加以支持,你以为会发生这场革命吗?我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哼哼……”

  冷哼一声,唐浩然盯着谭嗣同,所谓的“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正是从民军的《民族报》上传出的,在那个报纸上,自己成为了“野心家”、“阴谋家”。

  “没有我东北上下一心,全力帮助,现在的民族又岂会被唤醒……”

  唐浩然的辩解让谭嗣同试图打断他,可唐浩然却根本没有给他打断自己的机会。

  “复生……你不要打断我!”

  直接打断谭嗣同的话语,唐浩然接着说道。

  “且不说这革命果实是谁缔造的,谁是真正的缔造者,就是现在,我不当这个皇帝,那中国应该实施什么样的政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