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蔡锡勇的锋头直指,王廷珍却出人意料的为唐浩然叫起好来。
“若是国人皆如子然一般,何愁洋人之患,香帅,在此恭喜香帅喜得如此干才!”
他想干什么?
唐浩然可没有因为王廷珍的几句好话放松警惕,反倒觉得这个人心怀鬼胎,无非献非奸即盗,肯定不怀好心。但他的意图是什么?
“但,在下有一事尚且不明,还须向子然请教一二!”
果然,该来的总会来的!
暗叫一声,唐浩然连忙冲着王廷珍深鞠一礼客气道。
“成理兄在前,小子岂敢称教,不敢不敢!”
虽是虚礼,可这礼也是要行的。
“先前子然老弟所道,皆是开拓财源之道,早在广州时,毅敬兄便已向香帅建言购洋机办工厂,并已购洋机,对此,香帅自然深知,可在下有一点不解!还请老弟不吝赐教!”
王廷珍的请教让他人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同时也暗叫着这王廷珍果然有他的聪明之处,三言两语间唐浩然的主意就成了拾人牙慧,这工厂之功还在蔡毅敬的身上。
好了,又有挑刺的了,一众幕僚只是看着这事态的演变,而张之洞则是笑而不语,虽说信用幕僚,但幕僚的任用就是这般辩出来的,若是唐子然不经那一番讲述,又岂能显出他的才能,现在有人辩驳,自然也有他的道理,就像唐子然与蔡毅敬的争论一般,是没有蔡毅敬的反对,他唐子然又岂会一一道出他的打算,于是便笑看着王廷珍。
“成理,你有何请教子然的地方?”
第14章 请教
“成理,你有何请教子然的地方?”
和着稀泥的张之洞,问完这句话后,便端着茶杯喝起茶来,虽是阵茶,但扑鼻的茶香,还是让他心情一悦,含笑看着王廷珍。
张之洞的这一声问,让众人再次把视线投在王廷珍的身上,而被众人关注的王廷珍只觉得一阵飘然,先前为蔡毅敬解围是因两人间的交情,而现在与其说是解围,倒不如说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引起东翁的重视。
“回香帅,只是些许不解之处!”
冲着张之洞深鞠一礼,王廷珍的语气平缓,全是一副虚心请教的模样。
“这王成理,当真是……”
暗道一声,辜鸿铭又禁不住为唐浩然担心起来,他像自己初回国时那样,说话做事太过直接,全不知已经得罪了许多人……就在这时,王廷珍的话打断了辜鸿铭对唐浩然的担心。
“敢问子然老弟,现今香帅欲于湖北大办洋务,无论是铁厂亦或铁路所费颇大,以湖北之财力尚不能办此两事,又有何余财分办纱丝煤船四事?”
王廷珍甚至都没有给唐浩然开口解释的机会,更直接忽视了唐浩然先前所说的各厂互为挹注之事,而是直接将事事分开各自表述。
“成理兄,创办铁厂需三年,而纱……”
不待唐浩然开口想将工厂分期投资,利用余款建厂的再次说道出,王廷珍语气又是一变。
“子然老弟久居西洋,通晓西洋之策,向香帅建言行以度支,统理一年之财入、财出,但于无助改善湖北财力窘迫之现状,不知子然老弟可有良策,扩湖广之财源、增湖广之财力?”
好!
原本被唐浩然一番逼问问的手脚失措的蔡锡勇暗自为王廷珍叫声好来,这才意识到方才自己的失误之处,完全是以已之弱攻彼之强,他唐浩然既然献了“四策”,自然是做足了文章,而王廷珍现在重提财税,恰好选中了唐浩然的软肋。
使洋十年的蔡锡勇岂会不知,相比于中国,西洋的财税更为健全,但有些事情能学,有些事情不能学,若非如此,他唐浩然又岂会借度支引出四策,即便是“度支”恐亦不过只是其借口罢了,他真正的用意还是纱、丝、煤、船四策,毕竟在中国、在湖北财税政出多门,没有统一的收自然也就没有统一的支,度支如何度之。
“看你这次如何收场!”
心下冷笑一声,蔡锡勇便似稳坐钓鱼台般坐在椅上,端起茶杯,看着神情肃然的唐浩然,等着他的回答。
在王廷珍请教后,包括张之洞和其它人的视线都投在了唐浩然的身上,瞧着受人瞩目的唐浩然,辜鸿铭正欲为其解围时,身边的赵凤昌却像是发现似的,冲他摇摇头,然后端起茶杯,轻声道。
“且观!”
实际上无论是蔡锡勇亦或是王廷珍的先后“发难”,都已经让赵凤昌心头涌起一团火来,谁不知道这唐子然是他赵凤昌“发现”并“推荐”给香帅的,现在他们轮流发难,不就是与他赵竹君过不去吗?
先看有何良策再说!
相比于辜鸿铭发自内心的关切,赵凤昌更想看看唐浩然有没有办法自己解围,所以才会阻止辜鸿铭,更何况他知道,现在香帅同样想知道唐浩然有没有法子解开湖北洋务的“死结”,若是能解开这个结。
望着蔡锡勇等人,赵凤昌心底暗自冷笑道,到时你们又算得了什么?
“嗯……”
果然是刁难啊!
看着王廷珍那张笑脸,唐浩然暗道着,那眉头也皱成了一团,受人瞩目的感觉是不错,可现在的问题是……钱,自己就又不是运财童子,嘴一张银子便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