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的朝阳_无语的命运【完结】(425)

  话音落下的功夫,两个读书人已经跑到面前,其中一个顾不得喘口气,就急声问土匪头子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头领手下的兄弟?”

  “我,我叫许大力,奉的是我们魏四爷旗号。”

  许大力迟疑了一下,见两个读书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睛的,嗫嚅着回答了。

  而其中一个读书人则几步走到行商身边小声说着什么,另一个却缓着脸道:“许大哥,我们正好是来找魏四爷的,还请许大哥引条道!”

  “不成!”

  一听是见四爷的,许大力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岂有生客引上山的道理!绝对不成。”

  那读书人模样的青年倒也没气,而是走近了,同许大力切起口来。站在马车旁的赵尚典瞧着那读书人与土匪切起口来,简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怎么了?怎么读书人和土匪站一块了。

  “哎哟,这可真是自己人,您们是谭三爷派来的!”

  一番切口后,许大力立即激动起来:

  “我大力,这辈子除了魏四爷,最佩服的就是谭三爷,就是四爷,那对三爷也是佩服的紧,您要是早说,咱还废什么话啊!”

  其中一读书人和那行脚商互视一眼,似乎对这转变之快感觉有些诧异。

  “是,我们是谭三爷派来的,这次上山是来给四爷送礼的,您看……”

  许大力连忙点着头道:

  “是,是,四爷前几天就吩咐说谭三爷要派人来,我们在这可不就是在等你们嘛……”

  于是两帮人马合而为一亲热起来,将刚刚剑拔弩张差点火拼的尴尬忘了个干净,絮叨了半晌,可瞧着这古怪的一幕,赵尚典的心却提到了嗓子眼里,这下该不会……

  “几位爷,我这就带你们去找我们四爷。”

  转身要走,那行商中的领头者却喊了一声:

  “慢,他们呢?”

  说着用手一指挤做一堆的赵尚典和他的几名伙计。

  “这好办,让我做了他们!”

  许大力说话的口气就象杀只鸡般轻松,并且说着拔出了匕首。看着那土匪头子提着刀,满脸杀气狞笑着步步逼近,赵尚典顿时吓的双腿发软起来,虽说行商多年,可却没碰着这样不讲道理的。

  “这位爷,这位爷……”

  就在赵尚典想要争下自己的小命时,突听一个声音传了过来:“慢,不要杀他!”

  第145章 杭州城

  夕阳西下,碧阴阴的钱塘江水抹上一道血红色的霞光在缓缓流淌。

  杭州城南通往钱塘江的道路两侧,虽是傍晚却依是热闹非常,自打海运兴盛之后,这钱塘码头便取代了运河码头,成为上下集货所在,而通往码头的道路两侧自然一日盛过一日。

  人群中的陆皓东穿着一身长袍,头上戴着顶皮帽,不过那辫子若是细心查看的话,能看出辫子上全没有一丝油光,似乎像是假辫子,在仁川时他早已剪掉了辫子,这辫子自然是套的假辫。

  现在的陆皓东看起来和这街上的百姓并没有多少区别,除去挺直的腰杆有所不同,整个人完全隐于这街头的人群中,可此时他的心底却有些激动,来到杭州已经一个月的他,成功的“混”进了杭州电报局。

  说是“混”倒也不对,电报局的领班是他于上海电报学堂的同学,只是打了个招呼便进了电报局,而今天凭着熟练的业务,他被委为夜班领班,而这正是他所需要的,夜班领班,这意味着在起义时,电报局将完全为他所控制。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默默的在心里这般想着,陆皓东脚步却加快了许多,继续朝着目的地走去,在那里,几位从香港以及广州来此的朋友正等着他,想到这,他的脸上不禁流露出一丝笑容,他们已经争取到了“黄魂协会”的支持。

  不过作为回报,好友需要在杭州开办一家西医馆,以在起义时救治伤员。对此陆皓东反倒是极为赞同。毕竟大家都是反清的同志。

  钱塘江两岸空阔。河堤上是一排排刻了岁月印记的老柳树。它们的树干早已百孔千疮。枝桠中间有几个老鸦的窝巢,时近黄昏,归鸦呀呀连声聒噪着。

  暮色四起,余晖更暗淡了。钱塘江的江水变成暗绿色。这时的景象颇使人想起唐人杜牧的名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而江畔的书院,这会已经点亮了油灯,这杭州城尚还不通电,实际上此时。若大的中国又有几座城市通上了电。

  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后,书院内亮着灯的房间中灯光昏黄,学生们就着昏暗的油灯翻看书本或是起草着作业。

  在书院后院中杂院之中,东首的一间杂物房内,厚实的窗帘拉紧,房间内的油灯发出微弱的光,房内有一张书桌上,放置着一台手摇油印机,房内的几个人正在聚精会神的印制着传单。

  而在一旁的书桌上,已经放置着十几叠厚达尺许的传单。那传单每日都在增加,印制传单的青年显得极为认真。他们只是偶尔的低低说话。

  忽然,大门上有人轻轻敲门。

  听着三长两短的敲门声,心知是自己人的吴理文还是停了下来。

  “让我去看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