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醇王、庆郡王以及一众军机,这会也是难得的于一旁齐声说道:“这一切全赖老中堂的经纬大才!”
不论是的醇郡王奕譞、礼亲王世泽、庆郡王奕劻等人是否愿意,他们都不得不承认,眼下的局面非得恭王出面收拾,除了恭王没人能真正使唤得了那些地方疆吏,别人不说,就是李鸿章、刘坤一若是来个出工不出力,这事情不知会演变成何等模样。
没准又是一次发逆。而与发匪不同,那谭嗣同可是出身名门望族,且其又直指满汉之别,过去,这是公开的秘密,现今被他这么一挑,地方上的汉人疆吏若是起了异心……就如同当年吴三桂月余横扫西南一般,到那时,谁人能挡得了汉人的兵锋。
现在的皇上可不是圣祖爷,再说,圣祖爷当年也是靠着汉人才平定了三藩!
有了这种想法,众人那里还会计较其他,现在当务之急是在局面糜烂之前,先把杭州起义给平定掉,至于恭王……庆郡王奕劻瞧着似意气风发的恭王,于心底暗自思量着,太后该不会真个叫恭王出山吧!
醇王或许不会担心,人家是皇上的老子,即便是丢了领班军机,那身份也尊贵着那,可他庆奕劻却不同,如果丢了总理衙门的差事,那这事儿……虽说心知自己的一切都与这大清国捆在一起,可奕劻却也明白,恭王看不上自己,他一但出山,第一个就会把自己踢出总理衙门。
心底紧张着,奕劻又想到恭王与太后之间的那些的事儿,若是恭王真个出了山,太后那边将来如何插手国事……以恭王的脾气,到时候,他眼中至多,也就只有一个皇上,那里还有太后!
不成,不能让恭王如意出了山!
可若是不让其出山的话,又怎么能让李鸿章这一往汉臣疆吏,出力剿了杭州的匪乱,若是这乱子当直闹大了,到时候,别说是总理衙门的差事,万一这大清国没了,自己这庆郡王没准要给砍掉脑袋的!
一面是官位,一面是脑袋,就在奕劻内心纠结的功夫,恭王与军机大臣们却是犹如众星拱月般地簇拥着李鸿章,往日安静的只能听到戏声的守寿宫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第156章 国之忠臣
被恭王与军机大臣们犹如众星拱月般地簇拥着李鸿章,并没有因此而飘然,不过表面上看起来神情却是极为激动,可于心底却在这有如“闹剧”般的欢迎中,更加警惕起来,那《布告全国电》虽是一纸,但直接扎到了朝廷那根脆弱的神经过。
或许李鸿章没有考虑过汉或满的问题,至少没有认真考虑过,但诸王的这般做态,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终归是个汉人。
待到走进宁寿宫的时候,表面激动非常的李鸿章慢慢的冷静下来,这时已经有内侍通禀了,的,立刻,里面传出一句女人声音:“叫他进来吧!”
是太后!
李鸿章知道这是皇太后开的金口,他下意识地正了正衣冠,挺直身躯。太监走到门边,嘶哑着喉咙喊:“传李鸿章!”
两个太监打起明黄缎棉帘,李鸿章弯腰进门,走前两步,双腿跪下:“臣李鸿章恭请圣安!见过太后、见过皇上!”
作为汉臣,李鸿章自然不会同样也不能自称奴才,当然内心深处亦不屑称之奴才,而朝廷也有意无意的未将其抬入旗籍。
“李鸿章免礼,赐座。”
这一次是慈禧坐前的光绪,论到治国光绪的能力自然远不及慈禧,这会碰到这种事情,亦也只能求助太后,这本应“颐养天年”的慈禧,这不得不再次出山了。
李鸿章摘下插着双眼花翎的珊瑚红顶帽,将它放在右手边,低下头去。高声说:“臣李鸿章叩谢天恩!”
然后一连叩了三个头。青砖地发出三下沉厚的响声。叩完后。他站起来,右手托着大帽子,向前走数步,在一旁的软凳上虚座着,相比于过去,李鸿章似乎更加谨慎了,这也由不得他不谨慎,先前的旗籍权贵的作派。已经让他的内心生出警惕之意。
片刻之间,这宫内却是阒寂无声。李鸿章额头上沁出细细的汗珠,不过心底却是十分平静。
“李鸿章,事情你都已经知道了?”
分许的沉默后,慈禧终于开腔了。
“是的,太后。”
李鸿章趁此机会抬起头来,向前面迅速扫了一眼,然后赶紧垂下,答道。
“臣已经知道了。”
就这一眼,他已将面前的布局看清楚了。皇上端坐在宝座一旁。身材似乎较瘦弱,面孔苍白。一脸稚气,眼睛望着远远的门帘子,并不看他。一层薄薄的黄幔帐后则坐着太后。
“这事你怎么看?”慈禧太后又问。
“当调重兵剿寇。”
李鸿章用六个字作了回答,便没再有多余的话来。
“这剿是当剿,李鸿章这北洋衙门能调多少兵?”
慈禧太后的声音不大。
“回太后话,三月内,可调万五千人。”
李鸿章直截了当的回答道,他倒是不觉得的这有什么,现在淮军驻防全国,能在三个月内调万五千人往杭州,已经是最大的能力了。
“哦,李鸿章你辛苦了!”
慈禧并没有说其它,对于多年来努力维持各利益集团势力均衡的她来说,现在她需要的李鸿章的态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