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的朝阳_无语的命运【完结】(670)

  复进机系利用气体吸收后坐力之一部分,待后坐结束时,被压缩之气体,因其伸张将后坐体推至原位。这样,通过制退复进机这个中介,炮管和炮架实现了弹性连接,既有利于减轻火炮的重量,又为提高发射速度创造了条件。”

  话声微微一顿,提及射速时甚至有些得意的说道。

  “之前最先进的管退火炮——也就是我们参照阿姆斯特朗速射炮缩小口径制成的75毫米速射炮,一般每分钟发射3到4发就算非常不错的了,而采用水压气体式制退复进机的野战炮射速提高到每分钟15发以上,这是近四倍的增长,如果与克虏伯行营炮每分2发的射速相比,就是提高了五倍……换句话说,一门新型75毫米野炮可以对付五门炮,而在精度上,由于无需每次炮击以后,重新退回校对,可以参照之前的落弹点进行修正,它的精度大幅度提高,这是之前火炮绝对无法相比的。”

  他的话让唐浩然的脑海中不由的浮现出一门历史名炮——法国75小姐炮!一种划时代的陆军野战炮,可以说其一出现实即改变了战争,其采用的液压式制退复进机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科学成果,解决了火炮的后座问题,大大提高了射速和精度。安装了过制退复进机和没有安装的火炮相比,几乎后者所不能正面对抗的!在其发明以后,之前所有的野炮就全部过时了。

  也正因如此,唐浩然才会坚持发展速射炮,海军是如此,陆军同样也是如此,只不过早在3年前,阿姆斯特郎就发明了成熟的4.2英寸管退速射炮,而各国陆军用速射炮的研发却极为落后,依然是一色的架退炮,甚至管退炮不过只停留在想法的阶段。

  如果说后世给予了唐浩然什么经验,那恐怕就是对新技术的重视。他相信新技术的使用可以弥补中国在各个方面与列强的差距,在工业生产上是如此,在军事上更是如此!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告诉唐浩然。谁抓住了技术变革的优势,谁就有可能赢得战争。

  现在听说他们已经解决了速射炮的问题,唐浩然又岂会不高兴,所以这才会兴致勃勃的顶着风雪于半夜朝靶场上赶过来,随着距离靶场越来越近,远处已经可以隐约听到隆隆的炮声。

  绚丽夺目的炮焰映亮了夜空,在那炮口喷吐的炮焰中。唐浩然与一行人来到了靶场,这靶场并不是专用的炮兵靶场,只是一座试验场。仅只能供火炮如步枪打靶一般于此用高膛压弹进行检验,正如同现在的那门轰鸣的野炮一般,尽管其不时的喷吐着炮焰,但远处高达十数米高的护墙处却没有炸开焰火——其发射的炮弹为实心弹。仅只是用于火炮的验收或者试验。

  “415……”

  人还未进入地堡。唐浩然一行人便听到从地堡中传出的有些激动的话语,进入地堡的瞬间,便看到几名技术人员正在那里激动的数着数。

  已经连续射击415发炮弹,火炮制退复进器仍然没有发生漏液等困扰多月的问题,甚至就连同那炮管亦未发生断裂,这一切怎么不令豪内森感到骄傲,他甚至能够想象,这种火炮对全世界造成的冲击。恐怕冲击之大将不逊于当年的克虏伯钢炮。

  “制退复进器正常?什么?没有炮弹了?”

  就在激动之余,一个从炮位上打来的电话却让豪内森等人无不是一愣。尤其是豪内森更是激动的说道。

  “快,立即想办法解决炮弹的问题,现在生产肯定不够了……”

  正在为试验被打断而心恼不已的豪内森寻思片刻,又接着说道。

  “陆军的仓库中不是有很多实心弹吗?与其让他们打靶,还不如在这里进行试验,先问陆军方面要过来,还有再把空弹壳收集起来,换上新的底火,装上新的发射药……”

  其口中的实心弹实际上是缴获自清军的钢质实心弹,那是用于攻击城墙等物的“穿甲弹”,不过在东北军中其更多的是用于炮术训练。现在豪内森自然想到了陆军军需仓库中的炮弹,至少其弹头可以用于试验。

  “我们现在去炮位上看看……”

  转身想前往炮位的豪内森不过只是一转身,便看到了地堡入口处的唐浩然和,虽然对于大帅极为陌生,但他还是认出了眼前的大帅,毕竟在东北的许多场所都能看到这位大帅的画像。

  “元帅阁下!”

  如其它的欧洲人一般,豪内森同样将唐浩然称之为元帅,在他鞠躬施礼时,唐浩然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

  “豪内森先生,你要去炮位上吗?好的,我们一起过去!”

  在这个间接射击刚刚诞生,野炮仍以直射为主,交战距离在4000米以内的时代,野战炮实际上就是大号的“步枪”,其作用就是使用榴霰弹直射轰击敌军,从而掩护已方进攻。即便是东北军炮兵战术亦不比列强强过多少,甚至就是在迫击炮的运用上,也是采用类似的战术——在“东北战役”期间新军的迫击炮多次使用“狂风”战术下,迫击炮必需能够在发现敌人的瞬间──无论对手是一群步兵还是一个炮阵地──以最高射速发射3-6发炮弹去“窒息”敌军。包括唐浩然在内的新军将领都相信这样猛烈而快速的射击,可以软化任何敌人的底抗意志,从而使接续蜂拥而来的步兵可以轻松占领阵地。而事实证明,由铸铁迫击炮炮弹组成的“暴雨”足以瓦解敌军的意志,尽管迫击炮部队无法作到发现的“瞬间”开火,但在东北战役期间,当迫击炮以最大射速轰鸣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清军的崩溃——一支支清军正是被迫击炮弹炸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