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的朝阳_无语的命运【完结】(744)

  “现在,刚刚发明的汽车只是一个开始,我相信,很快,汽车就会从工程师的发明,富人的玩具,变成普罗大众的交通工具,到那时,汽车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

  挥动着那双满是油污的手,对于汽车以及汽车工业的未来唐浩然自然是充满了信心。

  “甚至,汽车将会成为我们弥补与列强工业差距的根本……”

  看着那台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没有谁比唐浩然更清楚汽车对国家工业推动以及汽车在未来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国这个地形复杂,并不见得每个地方都适合修铁路的国家来说,汽车发挥的作用将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就在唐浩然为于宝,这位现在中国唯一的汽车工程师和他的学生们鼓劲的时候,侍从官却急急的走了过来,他的手中拿着一份电报。

  “大师,大连急电!”

  接过电报的瞬间,只不过是略微扫上一眼,唐浩然的脸色便猛的一变,连忙吩咐道。

  “立即通知火车站,我们现在就返回大连。”

  在说话的时候,唐浩然不顾手上还有厚厚的一层机油,脚步却已经朝着门外走去,那脸上全是一面焦切、恼悔之色。

  第85章 新的责任

  1893的奇迹是什么?

  无论是在欧美,亦或是在中国,至少在提及这个问题的时候,人们会难得的形成一个共识——沈大铁路!

  对于1893年的世界来说,总里程三百九十六公里的沈大铁路,自其建成通车的那一刻起,其奇迹般地施工速度,立即被全世界工程界视为一个铁路工程上的奇迹,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不到十个月,完成这么长的铁路修建工程。

  一些欧美的铁路专家甚至用一种带着酸楚的口吻言道着“中国人用十个月的时间建成的这条铁路,或许其仍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却意味着他们在工程技术上的进步。”。

  当然更有一些西洋的铁路工程人员甚至吹毛求疵挑着各种各样的毛病,似乎对于他们来说,这条铁路的奇迹般的建成,是全不能接受的,这似乎为推翻所谓的“白种人优秀论”提供了现实基础。

  不过这只是极少数的一种观点,事实上上,更多的欧美铁路专家,已经习惯了东北铁路公司或者说朝鲜铁路公司,在铁路修建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奇迹,而缔造这一奇迹的则是再简单不过一个原理——人。

  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快速完成的!

  这条三百九十六公里长的铁路之所以能以奇迹般速度完式的前提是,其分成了三十九个施工段同时进行双向施工,这意味着其是由三十九个十公里长的路段组成。数万名来自十余个省份军事化管理的劳工参加了铁路施工。军事化的管理使得他们像军人一般。能够严格的按照进度表推进工程速度。

  有时候,一些所谓的工程奇迹非常简单,无非就是投入足够多的人力,而这恰恰是中国最大的优势所在——拥有足够多的人。而作为一个个工程奇迹的缔造者,无论是东北铁路公司亦或是东北重工业开发公司,其发行的债券在欧美交易所中自然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更快的完工速度,意味着更为丰厚的回报,在某种程度上。或许这才是的其不断创造并宣传那些工程奇迹的根本原因。

  当然,至于东北对工业以及铁路迫切需求,则被人有意无意的加以忽视。如果没有沈大铁路的筑通,或许就没有总督府迁往大连之举,也正因为铁路的修通,才使得两地能够通过铁路连汇成一体。

  一列轰鸣着的火车正在铁路上行驶着,与铁路上那些铅灰色车厢不同,这列车火车车厢的颜色是蓝色的,这是美国普尔曼公司生产钢质车厢,从其被购进东北以来。一直作为总督专列使用,由从美国引进的美利坚型机车牵引。

  不过与普通车厢不同。这些车厢无一例外的都加装了厚实的多层防弹钢板为车厢内的人员提供了良好的保护。作为专列其不仅有厚实的防弹钢板,同样还有奢华的内饰,车厢地内部装饰更是充满了欧洲式奢侈。

  在装饰的极为豪华的车厢中,亮着柔和的灯光,此时车厢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在夜幕降临之后的大地上,这列专列在夜幕中留下光亮的残影。当列车“咣铛”作响的前行的时候,唐浩然却无心安坐于沙发上,而是来回的在那厚实的地毯着踱着步子,他的眉头时而皱成了一团,时而松开以似带着一些喜色,而脸上的表情也变得非常复杂。

  “你可真够糊涂!”

  糊涂,确实非常糊涂,完全忘记了静娴的预产期就在这几天,结果自己却跑到了沈阳,万一要是……

  想到这个时代落后的医疗水平,尤其是生育的风险,唐浩然更是紧张的握紧拳头,万一要是有什么意外的话……不,不会的,一定不会的!

  “千万……”

  用力的摇着头,这会唐浩然反倒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学过医学,若是学过医学的话,没准……

  当然这也不过只是一个想法,就这么内心纠结着,列车继续前行着,只不过唐浩然的内心却总也平静不下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