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外交危机还好处理,但如果引发战争的话——沉吟着,唐浩然的眉头一皱,在唇边喃喃着,“合办铁路是不是能,绝不能让他们插手铁路的筑建,请神容易送神难……”
想另一个时空中,沙俄与苏俄,假借着“合办”甚至“合作”的名义,对这条铁路的控制,唐浩然又怎么可能会接受所谓的“合办”。
“商业化,看样子只有这个办法了,先退一步,给你一条轨道用!”
于心底思索着,唐浩然自然想到了后世的“三轨铁路”,紧贴着俄式的宽轨中加一条钢轨,以开通准轨列车,这样的话,无论是准轨列车,亦或是俄轨列车都能与这条铁路上行驶。
“互惠互利,我这边给你加一条钢轨,你们在那边,也得给我加一条钢轨!然后大家互相收过境费,等到了将来……”
将来打过去的时候,也方便一些,火车可以直接开到海参崴,至于自己这边,反正沿铁路建移民点是原定的计划,无非再给铁路两侧的壮丁团加派一个任务——折轨的任务,甚至可以提前把工具下发到各个移民占,到时候一但命令下达,数以十万计的壮丁就会在警察的指挥下,迅速完成第三条钢轨车轨的折除,同时直接装上火车运走。
想到这,唐浩然的唇角一扬。
“无非就是一夜换轨罢了!”
第125章 面对现实(下)
一夜换轨!
这并不是没有先例,在另一个时空中,“中蒙苏国际联运铁路”最初即是俄国宽轨,在中苏关系吃紧后,随着中央的一声令下,在数万驻军和沿线民兵的努力下,一夜之间便将窄轨从集宁延展至二连浩特。
实际上,在历史上这样的先例太多。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换轨、折轨,是再简单不过的任务,甚至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近一千五百公里的铁路,就能从宽准并用,变成仅供中国一方使用的准轨。
当然,完成这一工作这一前提就是沿线安置的移民点,能够按计划完成安置,其壮丁团能够完成组织。对此,自然不需要怀疑,毕竟东北的移民是由政府主导的,未来几年,完全可以将吉林以及黑龙江作为移民的重点省,而沿线地区自然是重点中的重点。
“……还有一个办法,在折轨回收的同时,可以把轨木一端截短,如此一来,即可避免俄人于旧枕上铺设新轨,当然,我想在那里,铁路恐怕已经被破坏了,但这也不失一个办法……”
看着大帅,詹天佑能够体会大帅在询问自己,“三轨铁路”如何避免为俄人所用的无奈,现在俄国人势头正劲,在远东除去英国之外,谁人能够阻挡俄人之势?适当的让步,绝不是软弱可欺。
“另外还可以满洲里以及绥芬河两地借助地形,避免借隧道或深挖取直,而是将道轨铺设成弯道展线,一来可以让火车减速,二来,也可以利用铁道左右高地。歼敌于国门之外,再就是沿线的隧道,亦可于隧道中修建工事……”
作为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自然更多的是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铁路的筑建,实际上在欧洲这种于边界线中,刻意选择地形。降低车速,让列车通过精心选择的设垒地域,都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
“我们可以这么做,俄国人是不是也能这么做?”
盯着詹天佑,唐浩然反问一声。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但在肯定之余,却还有惊喜。
“如果我们攻入俄国境内,除非俄国人彻底毁掉铁路,否则并不影响我们改变其铁路轨距。毕竟,我们用的是准轨比俄式宽轨窄了85毫米,虽说废点事儿,可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就没有任何问题。”
点点头,沉思片刻,唐浩然朝着窗外的夜色看了一眼,而后像是问人又像是问已似的说道。
“这样的让步。是不是很软弱?”
“让步?”
反问一声,詹天佑反问道。
“这怎么是让步呢?然帅。如果俄国人同意您的方案,吉黑两省可以获得新的出海口,我们通过海参崴转口物资,无需支付关税,甚至就连同运费,都是以双方商定价格。皆不得高于对方本国运费10%,如果这是软弱的话,那么什么是强硬呢?再则,横线铁路不能连接出海口,原本就是一个遗憾。现在反倒可以弥补这个遗憾,”
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战争的爆发,至少可以令俄国人暂时满足于这种“商业运营”,为东北,为自己争取时间,“可,说的再好听,也没办法掩饰让步的现实,眷诚,这件事,就由铁路公司去同俄国人谈,全办铁路是原则问题,不能让步,商业运营是基调,只要在这个框架内,都可以去谈,至于其它……”
话声稍顿,唐浩然闭上了眼睛,在过去的几天中,毛瑟手枪的出现,导致他的脑海中,总会不断的感觉到一丝“历史诡异”,甚至生出了其不可逆转的错觉,纷乱的思绪总是不断的在脑海中碰撞着。
对甲午的警惕,随着这一年的即将度过,又变成了,对日本变成俄国,中日变成中俄忧虑。更为关键的是,相比于日本,俄国,这可是有着蒸汽压路机之称的传统列强,甚至这台压路机完全是凭借着蛮力,将刚长出一些肌肉的日本碾压成历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