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武凌凯倒是对巡警腰间的9毫米左轮手枪究竟是军队淘汰的旧枪,还是警察局购置的新枪,没有多少兴趣,他之所以会觉得的意外,却是因为过去巡警几乎从不配枪,只有那引起骑着自行车或骑马的巡警才会配枪,而这种在市镇巡逻的“巡脚”往往不配枪,但今天他们为什么全配枪?
显然,那两名巡警能够感觉到武凌凯视线中的好奇,面对好奇的眼神,他们甚至显得有些得意,若非是有装备条令的限制,恐怕他们都恨不得把枪套装在腰前,以便让所有人都看到他们腰间的转轮枪,这可不是他们自己添置的,而是局里配发的武器。
警察们的得意,或许很少有人能够注意得到,甚至即使是一些驻东北的各国领事官员也不会注意到这一细节,但对于武凌凯而言,他却敏锐的意识到这一变化背后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对于记者而言,这秘密就是一个大新闻。
“编辑,我敢说,肯定出了什么大事!”
一进报社,武凌凯便冲进编辑的办公室里大声嚷喊起来。
“来的路上,我碰到的巡警都带着枪,我问了其它人,其它地方也是,昨天那巡脚都还只是拿棍,今天可都改拿枪了!肯定是出什么大事了!”
记者的敏感使得武凌凯意识到警察配枪背后的新闻。或许,东北有新闻管制,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新闻、自由,至少那报纸一直都还有“监督”之责。
“警察原本就有枪啊!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不待武凌凯把话说完,抬起头来的方之镜扶了下眼镜,瞧着武凌凯似乎是在怪他有些大惊小怪,全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难道他不知道这是作为记者的大忌吗?
“怎么会不奇怪,咱们东北的治安这些年一年好过一年,警察过去都不配枪,怎么现在配起枪来了?编辑,这背后肯定有新闻!”
武凌凯说的是到是实话,在城市中有巡警日夜巡逻,在乡下有壮丁团配合警察负责村落安全。加之对地痞流氓动辄课以沉重劳役的重罚,从而保证了东北的治安环境日趋良好,很多地方甚至多年未闻匪盗,如此一来,警察自然没有配枪的必要了。
“新闻?”
取下眼镜,用布擦了下。方之境的唇角微微一扬。
“我估计警察局那边肯定会说,这几年财政充裕,所以才会给警察配枪,好了,这不是大新闻!”
相比于武凌凯的敏感,方之镜却完全没有任何反应。有钱了总会改善装备,就像报社一样,如果现在报纸能多发行几万份,没准。他也会添置一些新的设备,比如新晋刚刚推行的打字机。
“编辑,你给我两天的时间,我敢肯定这背后……”
总编的话并没有让武凌凯放弃,他依然相信配枪绝不仅仅只是改善装备那么简单。有时候,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往往会隐藏出很多大新闻。
“好了,子南。你还是先把眼前的新闻抓好再说……”
武凌凯的坚持并没有任何作用,至少对于总编来说。完全没有意义,可编辑的阻止并没能阻接他对背后大新闻的渴望,在随后的几天中,武凌凯一边忙着报社里分配的采访,一边还尽可能的去探究警察配枪背后的大新闻,而随着调查的深处。他却发现自己似乎直在触及到一个大秘密。
这是秘密会是什么?
每每想到那个秘密,武凌凯就会感觉呼吸有些急促,尽管随着调查的深入,使得他意识到也许自己应该收手,但是记者的好奇心。却趋使着他一步步的查下去,一步步的触及一个不为人知的真相。
“男儿肩负家国任,从容往赴沙场行。短衣匹马出乡关,喇叭铜鼓民欢送。沙场之上临大敌,战袍滴滴胡儿血。祈战死,自问生平博荣声,头颅一掷为国轻……”
歌声于饭店中激荡着,数百名相貌显得有些稚嫩的军官生们,于饭店中不顾一切的嘶吼着,以至于饭店的掌柜伙计无不是神情紧张的瞧着这些军官生,生怕这些喝醉的军官生会起了酒性,把他的饭店给砸了。
不过这显然属于多余的,无论是军官生亦或是军人,畏惧军法以及宪兵更甚于百姓畏惧法律和警察,他们至多也就是在这酒醉之后放声高歌,而不会如泼皮一般打砸。
耳边传来的歌声让一路查到陆军学校的武凌凯略微一愣,他从楼上看去,可以看到那些年青的军官们生似乎都喝醉了,他们或是站着,或是坐着,用他们那沙哑的嗓子高唱着,恰在这时,原本激昂的歌声却又变得有些低沉。
“阿娘牵衣向儿语,吾儿为国勿恋汝。爱妻结发劝夫行,慷慨送夫往一程。沙场冲杀陷敌阵,战死荣声万里扬。祈战死,军不凯旋归何颜,切勿偷生把国误……”
传入耳中的“祈战死歌”让武凌凯的神情微变,他没有当过兵,但并不意味着他不能理解这些军人歌词中的悲壮,尽管他们似乎都醉了,虽说他们的歌声有些沙哑,甚至可以说走调,但是却难掩其间透出悲壮与绝然。
“阳春三月桃花灿,国民祀我归祠灵。公园铜像巍巍尊,世人铭记忠烈魂。大好男儿忠名显,丹心汗青把名留。祈战死,舍身只为家国存,男儿当如是……战战战!祈战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