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这样,赵旭明白了,赵匡胤是这样打算的,让他们去当一个老师呀,怪不得赵匡胤说自己的有点不好意思。
其实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军事将领,赵匡胤能当皇帝多亏了他们这些人,当然是除了几位亡国之君。
说实话他们要去禁军军校的话还是人尽其才的,带兵不让他们带了,可是让他们去教别人,将他们的军事思想,将他们的丰富经验传给下一代,这也算是他们的一种延续。
赵匡胤一说出来这句话的时候,大家都赞同,他们在家清静是好的,但是有时候也很无聊,所以也希望他们能够有点事情做。
上战场是不可能的,去禁军军校里面也不错,起码能够和未来的一些军事将领待在一起,也算是他们重回了军事舞台,赵匡胤一说他们想都没有想就同意了。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当这个“老师”是多么明智的选择,当赵旭当皇帝的时候,朝中的将领基本上都是这些人教出来的。
第1577章 赵匡胤的真实想法
“朕多谢你们了,赵普拟旨封王审琦为琅琊郡王,韩重赟武安郡王,李继勋为陇西郡王,刘廷让为涿州郡王,刘守忠为相州郡王,王政忠为林州郡王,张令铎为棣州郡王汉韩令坤为武安郡王,世袭罔替,忠义魏王赏赐金万两。”
赵匡胤还真的是出手大方,让这些人给自己卖命,这些人很多都是但是义社十兄弟中的人物,按照正常的在他们死后才被追封的郡王,现在被赵匡胤直接封王了。
这也是大宋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这些人都是赵匡胤的要他们去禁军军校里当老师,也要给他们一点甜头。
以前为了自己的加强权力将他们手中的权力给收了出来,让他们去享清福,封的也只是一个公爵,现在用到他们,赵匡胤直接封郡王了。
这可是大手笔,大家都被赵匡胤的这一手给震住了,皇帝真的是牛气,一下子都让他们都愣住了。
“各位王爷还不赶快谢恩?”赵普一看这些人在哪里都愣住了,连忙提醒道。
“臣等多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都是卯足了劲谢恩,虽然大宋的异性王爷没有什么权力,可是这是一个显赫的职位,不是谁都能有这样的机会的。
“平身,以后你们就跟太子好好亲近一下,毕竟禁军军校是太子在负责的,看在太子今天亲自为你们斟酒的份上,你们也应该好好的配合他吧?”
赵匡胤开玩笑的说道,这个时候大家终于明白了赵匡胤的用意,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的,让太子伺候你们,这是多大的荣耀,现在你们要在他的手下干活了。
“臣等遵旨!”
“以后有就有来各位了。”赵旭也出来表态了,这些人以后都是在他的手下了,他们要是不配合的话,还真的不好办。
“臣等以后会在殿下的麾下,为我大宋尽最后自己的一份力。”符彦卿当然要支持自己的女婿了,自己符家的富贵是和赵旭绑在一起的。
“好了,朕还有一件事,钱俶,刘保吉,刘让,李煜。”
赵旭挨个的点名,被他点到的这些人都是以前的皇帝,后来的亡国之君,现在的大宋臣子。
“臣在!”听到赵匡胤的点名他们一个个的都站了出来,恭敬的站在下首。
“朕还真的有事情要交给你们去做,这是一件名传千古的事情,朕决定有你们去完成。”
赵匡胤说出来这么一番话,大家都是很好奇,名传千古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赵匡胤所谓何事。
要说赵匡胤对前面那几个封郡王的人是为了要让他们去当老师,既然如此还为什么请来几个亡国之君呢,这个时候终于知道了,原来赵匡胤还有事情交给他们。
看来是好事,虽然现在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情,但是听到赵匡胤说名传千古的事情,还需要他们几个去完成,这让大家都好奇起来。
赵匡胤看着大家都疑惑的样子,赵匡胤没有立刻解惑,而是转向了赵旭:
“太子,你来告诉朕,现在唐末以来的战乱结束没有?”
“父皇,唐末以来的战乱,在我父皇的带领下已经被平定,中原已经一统,这都是父皇英明,大宋洪福齐天。”
赵旭这没有夸大,五代战乱已经被平定了,这是事实,五代十国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它们又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大宋。
唐代留下来的烂摊子已经被收拾了,这一点所有的臣民都不能否认,即使李煜之流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国家不存在了,自己也是成了大宋的臣子。
“好,唐末以来的战乱给我们华夏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我大宋得上天的庇佑一统海内,这是上天的垂青,李世民说过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朕希望后人能以史为鉴,所以朕决定修史书,将唐末以来出现的国家的历史都写进去,定为五代史,里面包括五代十国的历史,就又你们几个去撰写吧,你们各自负责一块。”
赵匡胤要修史书,是关于五代十国的历史,让这几个亡国之君负责,这可是一个莫大的荣誉。
这可是一件扬名立万的机会,想不到皇帝居然将这个机会让给了他们,真的是了不得。
“臣等遵旨,请陛下放心,臣等一定不辜负陛下的厚望,全力完成这件事天大的事情。”说这话的时候李煜,他真的很兴奋,这也符合他的口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