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巡按御史了,他早已不是皇帝的耳目,而是被皇帝耳目关注的人。皇帝恨透了把宫廷砖头搬去盖自家房子的赵文华,对胡宗宪也没什么好脸。
日子一天天拖下去,见嘉靖连胡宗宪的面都不见,严府连门都不给他开,忠义之士们多年呛在喉咙里的吐沫,终于找到了继赵文华之后的第二个突破口。
劾书,再次像雨点一般砸来。
即便,假设皇帝是一个聪明人,能分辨出这些告状的真假成分,明辨是非,可皇帝也是个人,是人就会烦,每天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告胡宗宪的状,连理由都大抵相同——受贿、通倭。
时间长了,是会烦的,要么让搞胡宗宪的人闭嘴,要么让胡宗宪闭嘴。
搞胡宗宪的人太多了,而胡宗宪只有一个,皇帝有多聪明不好说,但他至少知道搞谁更省力。
至此,整个朝廷,三司六部,内阁首辅,全部站在了王本固一边,忠义爱国,慷慨陈词,与倭寇和胡宗宪势不两立。
夜晚,胡宗宪独坐房中,垂垂老矣。
他想问问徐文长,这样的境况,还能不能解。他想问问夏正,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可他谁都问不到,只有与罗文龙书信往来安排事宜。
如此简明的道理,如此难得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
洋洋中华,就没有一个脑子明白的人了么?
胡宗宪怒而捶席,数年之功,当真要毁于一个王本固了么?
冤,冤啊!!!
突然,他神色一滞。
众口铄金。
简单的道理,没人愿意看懂,没人帮你说话。
心血败在一个蠢人的嘴上,含冤而死。
这,不正是张经曾经的遭遇么?
“哈哈哈……”胡宗宪绝望地大笑起来,“没有傻子!全是聪明人!!全是!!”
这是善恶到头终有报么?
自己就是那恶么?
胡宗宪笑累了,趴在桌子上,口水滴到桌面上,他才发现自己已经有些老了。
他缓缓支撑起身体。
我付出了很多,不仅是时间、精力、才华,还有尊严和气骨。
我不能倒下。
胡宗宪重又提起纸笔。
不过是再一次牺牲尊严罢了,我的忠魂,终有昭告天下之日!
一文落于纸上,胡宗宪颤颤放下笔,回露望自己身侧一个并不存在的虚影。
“天下,也会记得徐公。”
第179章 神仙难救
浙江杭州,某人心中惴惴。
几个月来,徐文长不知去向,夏正在岑港毛海峰船上,朝廷舆论一边倒,总督胡宗宪在北京东奔西跑不见起色,幕下第三号人物罗龙文心里也开始打鼓。
昔日搞别人通倭卖国的胡宗宪,如今自己也要被通倭卖国了。
而帮他实施通倭卖国的人,自然就是他罗龙文没跑。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他娘的徐渭,果然还是你高明,又一次想到别人前面了。
可如今的罗龙文就是想跑怕是也没机会了,指挥使已命官兵“保护总督府”,谁也别想溜走,老老实实做事,这位指挥使翻脸可真够快的。
郁郁之时,有徽州同乡求见。罗龙文正愁得发慌,刚好有老乡来听自己发牢骚那是求之不得,可当他见到此人之时,着实慌了。
多次往返于九州,他对这人再熟悉不过,正是汪直幕下老秀才苏恢,与东南往来的书信,多是出自这位老秀才手下。这位应该在九州安心养老的,怎么出现在杭州了?不要命了么?
罗龙文立刻关紧房门,回头狞目道:“这种时候来,你不要命了么?你不要命我也管不着,可你要害死我么?”
老秀才轻哼一声,沉声道:“船主的命都要没了,你我的命还算什么?”
“哎呀……”罗龙文焦头烂额安抚道:“胡总督还在努力,再等一等。”
“等不得了。”苏恢将一封书信扔在桌上,“你自己看。”
罗龙文只好擦了把汗,拆信来读。
这一阅之后,受惊不小。
“这这这这这……”罗龙文瞪着眼睛,说不出整话。
“不必多言,只说做与不做。”
“苏老,这事可真是……太……太大了。”
“不做也罢,我现在就出去亮明身份,抓了我与船主一起死就是了。”苏恢大笑道,“放心,我若是初一死,你最多也就能拖到十五。”
“嘘嘘嘘……”罗龙文连连做出收声的手势,“我再想想,再想想。”
“好,我在这里等你想。”
罗龙文见他心意已决,只急得在房中左右踱步。
胡宗宪大树一倒,投靠汪直倒不失为一条出路。
只是他们要自己做的事,实在太大了,光想想就叫人发抖。
依照他的性格,冒险发财是可以的,但不能摊这么大的事。被逼成这样,上策应该卷铺盖逃走才是,可如今被人盯得紧,连逃都逃不出去。
看着左右踱步的罗龙文,苏恢会心一笑,罗龙文的性格谁都看得出来,现在他犹豫不决,只是价码不够罢了。
“萧山县外,千两黄金已经备好。”苏恢低声道,“事成之后,你可取了黄金自行离去,亦可去九州,二公子不勉强你。”
黄金千两,依汪直的财力,拿出这些真不算什么,可对于罗龙文来说,挥霍几辈子都够了,相当于他当幕僚黑道白道几百年的收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