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玻璃制品,赵云泽展示了镜子、近视眼镜、老花镜、墨镜、还有一些玻璃器皿。
大臣们对活字印刷术的效率大为感叹,对那些玻璃制品,则是垂涎不已了。尤其是玻璃镜子和眼镜,在大唐还是第一次出现,那是要多新奇有多新奇。有好些大臣,拿到这些东西观瞧后,就再不愿传递给下一个官员了。而那些玻璃器皿,也同样让大臣们爱不释手。
李世民一高兴,竟然说要送与每位大臣一面玻璃镜子和一套玻璃杯。对朝中一些上了岁数的大臣,李世民还说要额外送他们一副老花镜。大臣们都乐坏了。
对于玻璃制品的成本,李世民早就问过赵云泽了,那东西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所以,李世民送的一点都不心疼。
可是赵云泽的心却滴血了。成本低,可售价却高呀。老李同志实在不会过日子,他这上下嘴皮子一动,至少五百贯银子没了。
李世民又宣布要在全大唐招商,将活字印刷术和玻璃的制作工艺放给民间经营。大臣们没有一个反对的。于是,今日的朝会主题便成为了商议活字印刷术和玻璃的经营事宜了。
几日过后,大唐又立了两个新的有司。一为版印司,置于礼部之下,主管大唐的书籍刊印、销售之事。一为市易司,置于户部之下,主管大唐商业交易、监督物价之事。
其实这两个新设的有司,原先的礼部和户部都有相关的职事官员。这次将这两个有司特别立名,只是将其权责更加明确、细化了而已。新的有司,也没另外增设官员,仍由礼部和户部的相关官员充任其中各级职事。
由赵云泽牵头,版印司和市易司官员为主体的大唐招商会,也开始筹备起来。以尚书省的名义拟写的招商会布告,也发往了大唐各地。
第315章 与胡商谈判(上)
已过立冬的节气了。天气一天冷过一天。
九月三十,朝廷沐休之日。似乎天公也作美,今天是个无风的暖阳之日。因了这好天气,长安城中也格外热闹。大街上人来人往,东西二市更是人头攒动。
东市泰康堂的旁边,有一家胡商开的商铺,名为“西珍阁”。
西珍阁主要经营皮货、手工艺装饰品、刀剑、药玉等一些西域的特产。同时也收购中原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
店主年近四十,本名不知叫什么,他倒是有个中原名字,叫范亭举。此人在隋朝时就已经来往于中原和西域做生意了。隋末中原大乱,范亭举的生意停滞了数年。今年春天,他才又回长安,在东市开了这家西珍阁。
赵云泽听说西珍阁的店主名字后,不禁一阵恶寒。挺举,你丫这名字与张根硕、古巨基有的一拼了。
上午,赵云泽在泰康堂店店掌柜宋东莱的陪同下进入了西珍阁。
一踏入店门,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计就一脸笑容的迎了上来。“宋掌柜,您来了。这位贵客是”
显然,这店伙计跟宋掌柜很熟。
“小黑呀,这位是我们泰康堂的东家,赵云泽郎君。”店掌柜向“小黑”介绍赵云泽。
“原来是赵东家当面,失敬失敬”小黑连忙朝赵云泽拱手。
赵云泽微笑着朝小黑点了点头,便打量起西珍阁内的陈设来。前堂很小,连个柜台都没有,只有几张圆桌和配套的凳子。桌凳都是高脚的新式家具。堂后墙左右两侧,各开一道房门,通往后面。
看这样子,这前堂应该只接待客人,要看货买货,怕是要进入后面。不愧是来自的西域商人,这营业方式与中原大异啊。
“你们范东家可在”赵云泽问那店伙计。
话刚说完,前堂后方左侧一扇房门被推开,一个穿着蓝色长衫、头戴璞巾的人就走了出来。此人个子高挺,虽然身穿中原服装,但高鼻深目、满脸大胡子,显然是个胡人。
赵云泽这还是穿越后第一次在如此近的距离上见到西域人,他兴趣大增之下,一句问候的英语脱口而出:“howareyou”
那胡人眉头一皱,似乎没听懂赵云泽的话。
咦,听不懂哦,这人看长相似乎是阿拉伯那旮瘩的。“啊瑟兰姆啊累一库姆”赵云泽又换了阿拉伯语向人家问好。他也就会这一句了。
那人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还不懂那我再换
“这位郎君,莫再说些某听不懂的话了,某懂中原话的。”那胡人却在这时开口了。
此人汉语极好,还颇有秦腔的声调。
赵云泽这下惊讶了,你妹的,关中话比我还地道“郎君,这位便是西珍阁的范东家。”宋掌柜主动为赵云泽介绍。
哦,这位就是挺举兄啊
宋掌柜又向范亭举介绍了赵云泽。
“哦哦哦,原来是赵爵爷。”范亭举连忙朝赵云泽拱手,一脸的热情。
这西域人可以呀,竟然知道我身有爵位。果然是做生意的材料,人情世事精明的很。
“范兄客气了。某此来,是有桩生意想与范兄谈谈。”赵云泽开门见山的说道。
“呵呵,欢迎之至啊子爵大人请入内与某详谈。”范亭举倒也干脆,直接把赵云泽往内室让。
赵云泽与宋掌柜进入了西珍阁的内室。这里却也不是陈列货物之处,而是一间客厅。客厅的家具倒是旧式的,矮几加坐垫的组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