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泽家里本就男仆过少,秦安又一出仕,家中平时就只剩下秦平一个男仆了。
赵云泽只好让秦平去人市,买了五个年龄在十三四岁左右的男孩进府,跟随秦平做事。
本来,赵云泽还想着亲自去人市挑人的,可是秦平却劝他说,郎君是个软心肠,怕是见不得人市中的那些苦命人。别到时候心一软,买回太多人来,把家里开成善堂了。
赵云泽听了秦平的话,也只好像鸵鸟一样将头埋在沙子里,不去看这繁华的长安城背后的阴影了。
国不强,民难安,天下可怜人太多,自己也真的救济不过来。还是做好本分,让大唐早日强盛,才是济民之本。
这五个男孩,秦茉儿为他们起名为赵温、赵良、赵恭、赵谦、赵让。他们以后便是赵家的家奴了。
腊月二十八,朝廷放了年假。贞观元年就要过去了。
这一年,大唐可谓祸福并行。关中、山东、河北遇涝灾;罗艺谋反、李幼良谋反、王君廓谋反、李孝常谋反、青州、泸州少数民族叛乱;重臣封德彝六月薨,民部尚书、八十岁的老臣裴矩腊月薨,这些,都不是福事。
但因为有了赵云泽提议的开中法,设立了常平仓、义仓,关中、山东、河北三地百姓没有因灾受太大损伤;各地的叛乱,也都很快被平定;讲武堂设立、护龙会改组,开中法、活字印刷术、玻璃等举措和新事物又为朝庭聚敛了财富。大唐大部分官员也都兢兢业业,维持着行政机器的运转。这些,又都是福事。最为令人欣慰的是,贞观元年这一年,境外的异族也都很给李世民面子,没有入侵的。这与往年一年到头各地都在打仗,有着天壤之别。
对赵云泽本人来说,贞观元年算是大丰收之年了。封爵、升官、迁居、添子,可谓喜事不断。
贞观二年的新年钟声终于敲响了,大唐,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正月初六的新年第一个朝会上,李世民依例发布新年诏令,调整官员职事。
今年的调整幅度很小,高层官员几乎没有变动。但去年七月才接替封德彝当上尚书右仆射的长孙无忌却被免职,调整为了民部尚书,只领开封仪同三司的虚荣。宇文士及补了尚书右仆射之衔。
长孙无忌的降职,并非是他犯了错误。而是朝中有人说他职权过大。长孙皇后也劝长孙无忌主动辞去宰相之职。长孙无忌听从妹妹劝告,向李世民述情。李世民这才应准了他的请求,让他补了年前刚离世的老臣裴矩的民部尚书之位。
另外,讲武堂马周的本衔也被李世民调整为了从七品上的朝散郎。马周这升官的速度,除了那些勋贵子弟,也就赵云泽可比了。
正月十六,大唐讲武堂开学。年前被分配到长安城各军营实习的学员们,又都回到了讲武堂。
正月十八,讲武堂申明亭中贴出一份布告,曰:讲武堂欲成立一支特殊作战分队,拟从学员中招收一百名学员加入。条件只有两点,一是不怕死,二是死不怕。欲加入这支特殊分队的学员,在各自队正处报名。
这份布告,就是赵云泽欲成立特战队的招兵公告了。
公告说的很模糊,可学员们一看那两个条件,实际上就是一个条件“不怕死”,大家就都知道这支特殊分队的性质了。这就是要招收敢死队呀。
特战队成员,自然不是光不怕死就能胜任的。还包括政审和个人才能、技能等很多条件。但不怕流血牺牲,却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赵云泽可不想训练出的特战队员,在关键时刻因为怕死而拉稀。
至于其他条件,讲武堂的学员本就是经过层层挑选才招收的,赵云泽倒是不太在意了。再说,特战队也是要经过考核才能进入的,别的条件完全可以通过考核来检验。
先把“不怕死”这一条直接提出来,也是最直接的一道考验。
一开始,报名的学员还不算多。虽然当兵就意味着打仗,可战场上拼杀之时的舍生忘死,和平时的“让人去死”是两码事。那布告上直接说招收特战队员的条件就是“不怕死”,这让很多学员犹豫了。
不过很快,学员们就都纷纷报名了。既然有不怕死的人报名,那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也不想被人骂懦夫呀,就算硬着头皮,也得报名。
最后,八百名学员,无一人不报名。而且,连警备队的人和后勤的辅兵也都凑热闹,全部报名了。
第331章 大比武(上)
当赵云泽得知讲武堂的学员和基层兵士全员报名参加特战队之后,无奈的苦笑了。;这下大条了原先的制定那些考核规则已经不好使了,得了,来次新学期大比武吧。
赵云泽把自己的想法跟李靖和李道宗一说,李靖和李道宗都很支持赵云泽这一想法。
新学期嘛,就该有新气象。来一次大比武,刚好振奋一下士气。
于是,赵云泽又成立了大比武筹备组,忙了两天,制定好了大比武的细则。
大比武分为六个项目:队列操典、负重长跑、马术、射术、拳术和军政理论。在成绩排名上,既评个人成绩,又取集体成绩;既评单项成绩,又评综合成绩。
赛制采取预赛和决赛两个步骤。预赛以各旅为单位,选出二十名队员参加决赛。
讲武堂现在的编制,所有学员和警备营、后勤营的共被分为了十三个旅级单位。也就是说,最后参加决赛的,将有十三支队伍,共二百六十人。特战队选拔的队员,也将从这二百六十人中产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