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降贞观_东篱泽【完结】(667)

  李世民点点头,道:“决定了”

  “那什么时候动手”赵云泽又问。

  李世民道:“这就要看颉利何时进犯大唐了。朕和众爱卿都料定,用不了多久,颉利必然会进犯大唐。今日朕召集你们,就是提前做出预案和部署,只要颉利一动手,大唐便立刻发动,给予突厥雷霆之击。”

  “太好了”赵云泽和苏定方都兴奋起来了。

  李世民笑了笑,道:“今日召集前来的,都是朝中重臣,他们的眼光,也都是从大局出发,看问题在细节上难免有不到之处。你俩却都是底层带兵的武官,不妨一起参议一下,也好查漏补缺。”

  “陛下,您与众位大人商议的是国战,某和赵大人,职位低微,参与这种事情,合适吗”苏定方疑虑道。

  “朕说合适就合适。”李世民说道。

  “臣遵旨”赵云泽和苏定方应下。

  随后,他俩也围上那个沙盘,看了起来。

  也许是大臣们争论的累了,也许是他们的争论到了关键的环节,此时,他们都在围着沙盘默默的看,却没有人出声了。

  大唐的官制,虽然文官和武官的职位是分开的,可是,文武官员的界线,却不是很明显。文官调为武官,或武官调为文官,都是经常的事情。遇到涉及到国家大事时,无论文官还是武官,也都有发言权。像房玄龄和杜如晦,一直任文官,可调兵遣将,制定出兵战略的事情,他俩却一直唱主角。

  可是这次的大战,战争规模却胜过大唐以往任何一次的大战,所以,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很谨慎。他俩一直在听别人的意见,根本就还没发表意见。

  房玄龄见赵云泽来了,就对赵云泽说道:“鹏羽啊,方才,我们已经商议了用兵的数量,并达成了共识。我们认为,大唐出兵十万,就够用了。可是,对于如何出兵,却还没商量好。你有什么看法”

  第525章 运筹帷幄(中)

  对于大唐灭‘东’突厥的这场大战,赵云泽期盼已久了。

  身为一名军人,无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赵云泽都对打仗有着浓厚的兴趣。穿越之初,他赶上了渭水之战。之后,他就再没经历大的战事了。但对于唐初的历史,尤其是战争史,赵云泽却是相当熟悉的。

  还在读军校时,他那个战术教员就是隋唐迷,经常拿隋唐时期的经典战例,来给学员们上课。一来二去之下,赵云泽对于隋末唐初的那些经典战例,也都无比熟悉了。

  渭水之战后,大唐最大的一场战争,就是灭‘东’突厥之战了。穿越后的这三年,赵云泽闲暇时,也经常回忆这场战争的一些细节。此时,虽然战争还未爆发,可对赵云泽来说,这场战争,早已结束了。他对于这场大战的前后经过,也了如指掌。

  虽然,因为自己这个穿越客带来的蝴蝶效应,历史发生了一些改变。可是,对于大唐来说,却是变得更好,反过来,突厥却因为赵云泽的几番闹腾,变的更弱了。

  也就是说,大唐只需按原先历史上这场大战的部署,胜算就比原先历史上还要大。

  房玄龄问完赵云泽,赵云泽就盯着沙盘看了起来。

  “这是代州,东北就是杨政道占据的定襄……”赵云泽边看沙盘,边顺手拿过指示棒,在沙盘上指点起来了。

  此时,原先历史上大唐在这场大战中的出兵部署,已经变成了文字,全部展现在了赵云泽脑海中。

  无意识的,赵云泽边指点着沙盘,边把展现在他脑海中的文字小声读了出来:“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主管,吴国公尉迟敬德为副将,再加苏定方,率军两万兵发定襄……”

  众人一听赵云泽居然直接点兵排将起来,都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房玄龄刚要出声提醒赵云泽,他说这些话不合适。可李世民却摆了摆手,示意别人不要打扰赵云泽。房玄龄只好不言语了。

  赵云泽此时,已经陷入了原先历史上唐灭‘东’突厥之战的回忆中,把周围所有人都忘了。他此时的眼中,只有那个沙盘。

  “莱国公并州都督李绩为通汉道行军总管,代州都督邹国公张公瑾、岷州都督高甑生为副将,由东路率三万主力直接进攻‘东’突厥腹地;华州刺史霍国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翼国公秦叔宝为副将,在西路率军一万五,顺黄河前进,与李靖、李绩遥相呼应……”

  只一会儿工夫,赵云泽就点出了三路大军了。随着赵云泽的叙述,众人也都目视着赵云泽的指示棒,跟着思索了起来。

  此时整个偏殿内静悄悄的,只有赵云泽那低沉却清晰的话语声。

  赵云泽仍然没有意识到他做出的惊人之举,依然指点着沙盘,继续叙述他脑海中回忆起的出兵部署网游之弹痕。

  “礼部尚书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甘州刺史张宝相为副将,率军一万五从灵州往西北挺进;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宿国公程知节为副将,率军一万镇守燕云地区,防止突厥军队东逃;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大将军樊国公段志玄为副将,率军一万借道东北出击突厥后方,监视突利可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